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五胡乱华期间中原怎样 百姓纷纷南逃,政权频繁更替

程鹏游戏咖 2023-09-19 15:13:38

历史犹如一条长河,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无数次大动乱,统一的王朝逐渐分裂,最终不受控制爆发大规模战乱,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各自为政,为了利益不惜以刀兵相见。大一统王朝建立后天下也不是一直太平,秦末起义,汉朝王莽篡权,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等,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在战争年代,最苦的人是百姓,除了要被统治阶级剥削外,随时还可能遭到奴役,甚至是杀害。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让无数百姓遭难,胡人(匈奴、鲜卑、羯、羌、氐)以汉人为食,俗称“两脚羊”。

两脚羊并不是指羊类动物,而是在古代战争中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历史书籍中也曾记载了。

如北宋年间名为庄绰的人曾记载:“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大地政权林立,并且更替频繁,民不聊生,西晋统治者软弱无能,导致国家破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自汉朝以来,胡人就开始不断往中原地区迁徙,中原统治者宽容接纳胡人融入中原,于是胡人在华北地区盘踞,并且势力越来越大,直到西晋时期,五胡已经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了包围之势。三国分裂,司马家窃取了天下,司马家族能够窃取政权也凭借的是权谋,靠的是士族官僚的力量,这也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在士族力量的干涉下,晋朝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也意识到士族官僚的潜在威胁,如果士族官僚不断膨胀,很可能威胁到皇权,于是封宗室诸王于各地,以郡为国,并加强地方封国的实力,以此来扼制士族官僚的发展,但司马炎去世后,地方势力不受控制,并且司马炎在选皇太子和太子妃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失误,地方封王不服,最终爆发“八王之乱”,晋王朝内部变乱,胡人趁乱反晋,中原落入胡人之手,汉人遭到严重的打压,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五胡乱华是汉人的一场灾难。

在永嘉之乱后,西晋彻底灭亡,胡人开始了在北方的野蛮残暴的统治,各地区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百姓食不果腹,在这样的情况下,胡人奴役汉人,并以汉人为食物,称“两脚羊”。古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

军队行军大战是需要大量粮草的,在战乱年代粮草是稀缺物,并且整个北方都陷于战乱,农作物根本无法种植,更不用说收获,为了能让士兵吃上食物,胡人竟以汉人为食,其中羯人可谓是“食人魔”,两脚羊一词也是败他们所赐,也难怪后来冉闵灭羯,颁下杀胡令。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如同人间地狱般,并且建立起许多小国,如北魏、前赵、后赵、前秦、后燕等,各国之间不断发动战争,政权的更替也非常频繁,故称五胡十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十多个国家,这足以看出其动乱的程度。

根据《晋书·石虎传》记载:“(石虎)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赐左右,欲以识其味也。”《十六国春秋》记载:“邺中饥,人相食,虎时宫人被食略尽”。

在此情况下,老百姓惶惶以度日,许多人因受不了胡人的残暴统治而往南逃,并且当时晋室政权南下,建立起东晋,百姓都跑到南方避难。

?五胡乱华对汉人及汉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汉人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有死于战乱,有死于饥饿,还有的被当作食物,可谓是惨不忍睹,五胡对中原的破坏可想而知。

“五胡十六国”是怎样一段历史呢?

五胡十六国是指的从西晋灭亡后到北魏统一北方为止这一段时间的北方历史,这段时期也被称作五胡乱华。

这段历史是一个动乱、残忍、血腥的历史,不仅是汉人的血泪史,也是很多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的血泪史,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着也是一段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

没有翻资料,以所知到的一些简单回答

1、五胡十六国政权更替。西晋灭亡后北方由胡人与汉人先后建立的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内迁丁零之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五胡主要是指匈奴、羯、氐、鲜卑、羌五个少数民族。

2、五胡乱华以淝水之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胡亡氐乱”。北方历经多个政权后,最终北方被氐族建立的政权前秦所统一。但是苻坚志得意满之下,不听王猛遗言,进攻东晋,结果淝水之战大败之后,北方再次分裂,又掀起了一个斗争高潮,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十六国。

3、五胡十六国历史血腥异常,使中原文明的倒退五胡乱华,中原汉人十室九空,胡人大量进入中原,各政权在管理时多采用胡汉分治。而由于汉人南迁,胡人占据中原,北方文明倒退被胡化。

而进入中原的胡人政权大肆屠杀,不仅屠杀汉人,互相之间也频繁攻伐。而且吃人已成常态,比如羯赵圈养几十万少女当做口粮,慕容鲜卑灭冉魏,在邺城一冬就吃了五万多少女。比如冉魏杀胡,前秦灭燕,篡位夺权等等情况,总结来说就是杀杀杀!

不止如此,当权皇帝也少有正常人,胡人皇帝也多嗜杀成性或者荒淫无度。比如著名的石勒石虎父子,已经残忍到变态的程度。

比如,选几个漂亮的小妾,为她们化妆,然后挥刀砍下她们的脑袋,洗去上面的血污,放在盘子里欣赏评选。

最凶残的羯族,在后来的民族报复中被灭族,匈奴也被灭族,仅剩一部分与汉族融合,鲜卑则被汉化,氐与羌也在互相仇杀中实力削弱,逐渐与汉族同化。

关于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在西晋时期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1]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江南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影响深远,是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2]
一般认为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3]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鲜卑魏建立。对五胡乱华的历史作用,以及影响历来有争议。它是晋朝历史上重要的现象,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大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1] [4]
东晋建立时,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冉闵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5] 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东晋与五胡的战争,五胡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是怎样的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其中《晋书?食货志》有文:西晋的“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这个时候可以说,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汉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先先后后这些民族一共建立了十几个政权。据记载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烧杀淫掠,《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同时又禁止汉人称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称“国人”,违者斩。
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使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总之这个时期,汉人被大量残杀,妇女被侮辱残杀,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
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後或被大量屠杀,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就是现在《锦绣未央》中的大魏。后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统一全国,中国结束了278年(311年永嘉之乱-589年隋灭陈)的动乱和分治。那么五胡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