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名着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练习题+经典语录

中小学生阅读 2023-09-19 14:49:55

点上方 ↑“ 中 小学生阅读” 关注更多资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中考必考名着《红星照耀中国》的知识点梳理+配套练习,考前赶紧练一练。

《红星照耀中国》

【内容梗概】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章节概述】

第一章 探寻红色中国

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 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 长征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生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 红星在西北

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 同红军在一起

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红军在一起(续)

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知识积累】

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西行漫记》,这是美国的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着作,他是第一个采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2.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3.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三是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4.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乐观、豁达、勇敢、率真、大公无私。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第二个原则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

6.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7.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 的迫切要求,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8.在当时的苏维埃社会当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政策有:解放思想,消除愚昧无知;培训教师,组建学校,实施大众化的教育;建立专业的学校;编着字典成效,使苏区的文盲大幅地降低;使苏区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人才。

9.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10.《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 阅读检测 】

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

2.《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又名《西行漫记》。

3.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4.作者第二次见毛泽东的时候,他正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

5.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 ,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

6.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 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 ;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7.苏区人人都叫他老徐,“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特立,他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毛泽东另一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8.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9.作者第一次见他是在1929年的沈阳,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着名的“西安事变”,他是张学良。

二、选择题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1、 【英语】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课单词、课文朗读音频合集

2、 【随身听】七年级英语下册1-8单元单词朗读及重点规纳,预习必备!

3、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132篇必背古诗文大全+音频诵读,给孩子收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4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