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前称为上古。首先是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老子死了儿子还能接着干的国家——夏朝,人称世袭制。后来,伊尹帮着商汤干掉了夏桀,商朝上位。又过了500年,姜子牙跟着姬昌收拾了商纣,周朝闪亮登场。
同为开国元勋,伊尹显然没有姜子牙名气大,这与神作《封神演义》有关。但伊尹的历史功绩和个人成就却一点也不比姜子牙逊色。
在宰相界,伊尹菜做的最香;在厨师界,仗打的最漂亮;在军事界,中药熬的最棒;在中医界,宰相当得最出色……伊尹可谓中国最早的“斜杠青年”,传奇般地创造了五个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帝师
伊尹的逆袭颇具励志色彩。都说“千古文人帝师梦”,伊尹作为一名奴隶,也做了这个梦,并实现了这个梦,又称“千古奴隶帝师梦”。
伊尹原名伊挚。早年的他,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耕作之余,他一边学习做菜,一边研究古代一些英明君王的治国之道。要搁今天,肯定会有人认为这位奴隶脑壳坏掉了:“奴隶是用来干活的,整天研究三皇五帝能当饭吃?”
由此可见,格局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伊尹能在耕地时思考治国之道,你说这人的格局有多大啊!
伊尹自学成材的事迹不知被哪家媒体报道出去,最后传到求贤若渴的商汤耳朵里。商王大为倾慕,三番五次拿着玉器、布匹、宝马、兽皮等礼品前往有莘国(今陕西合阳县)高薪诚聘,最后都无功而返,这堪称上古时期的“三顾茅庐”。
后来,商汤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伊尹才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王身边。
伊尹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帝师,开启了自己开挂的一生。
中国第一位“间谍”
《孙子兵法》非常重视“间谍”,书中强调:“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大意是说,只要把间谍用好,打仗就基本不用发愁了。
在《孙子兵法》出现的1000多年前,伊尹就把“无间道”发挥到如火纯情的地步。
伊尹故意制造了与商汤不和的假象。他首先运用苦肉计,让商汤亲自拿箭射伤了自己,俗称“一个愿射,一个愿挨”。
接着商汤又派兵到处“缉拿”,伊尹就顺势“逃”到了夏朝都城,据说还当上了一个小官。
他在民间搜集情报、探查敌情,还收买了几个被夏桀迫害的大臣,离间了夏桀和几个大臣的关系。
最八卦也最引人联想的是,伊尹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居然“联络”上了当时已经失宠的夏桀的枕边人妺喜,让妺喜和她的家族心甘情愿地成为组织的内应。
据《竹书纪年》载:“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嬉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
其机敏、手段、演技、智谋比起“余则成”,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伊尹是中国“用间”第一人,是历史上最早、最成功的间谍。
中国第一位以“烹饪理论”阐释“治国之道”的厨圣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道德经》里的话,其典故也是来源于伊尹。伊尹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沿用至今,因此他被后人誉为“厨圣”。
何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咱们先看看“鲜”字的构成,一边鱼一边羊为“鲜”,也就是说,鱼和羊这两种食材为鲜,按照体型来说,小鲜,应该是指鱼了。
会做菜的人都知道,做鱼时最忌讳来回翻动,按照这个道理,治理国家最忌讳扰民,应该与民休息。历史上帝王即位之后、宰相上位之初,没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就想着大刀阔斧地出政绩,新政一出,往往适得其反,民不聊生。
伊尹任宰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一是不搞拆迁;二是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三是不拍桌子吓唬老百姓。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迅速得到提升。
中国中医汤药制剂第一人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医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伊尹之前,人们服用药物大都是把药物直接嚼碎吞下,这种服药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有些药材实在让人难以下咽;二是药效不能充分发挥;三是服用的药物品种和数量有限;四是牙口不好的病人无法用药。
伊尹把平时做菜煲汤的方法引入药物制剂中,研制出中国第一碗汤药,有效克服了这些弊端。
汤液是中国医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标志着方剂的诞生。
汤剂不仅具有口味好、药味多、服用方便、起效快捷等优点,从中医学理论来讲,汤液中多味药物按照一定原理配合使用,已经初步具备了“君臣佐使”和“辨证论治”的雏形,为中医方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再普及个小知识。大家在炖肉时,总会放一些药材作为调味品。其实,这起源于伊尹发明的“桂枝汤”。
伊尹在烹饪中,总结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并将食物的五味推广应用到医药中来。
据史学家分析,桂枝汤中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物,均为古代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伊尹将这些食物佐料组成方剂,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本质仍为饮食之方,这也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疗法的来源。
原来,炖肉放药材不仅是为了调味增鲜,最主要的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真涨知识啦!
中国第一位敢于禁锢帝王的宰相
中国历史上敢于废帝的大臣并不少,多数为了谋朝篡位,满足一己之私。
而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囚禁帝王,最后还政于朝的还真没几个。除了伊尹,西汉还有一位霍光。
商汤死去,留下了三个儿子,后相继英年早逝。伊尹只好扶持商汤的外孙太甲继位。
太甲从小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上任之后对国家政治从不过问,而是寻欢作乐,荒淫无度。
伊尹十分担心,害怕太甲会步入夏桀的后尘。他不停的劝诫太甲勤于政事,治理国家。
有一句流行语——人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最早来源于伊尹劝戒太甲时写的一本《太甲训》,原文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无论伊尹怎么劝说,太甲都当成了耳旁风,照样我行我素。于是伊尹便做出一个硬核决定:不服?拘之!
他召集其他大臣,商议过后,将太甲囚禁于桐宫,让他在孤独寂寞中重新思考人生。
三年转瞬即逝,当伊尹前往桐宫看望太甲时,太甲已经脱胎换骨,由原先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阿斗”,变成了艰苦朴素、心怀天下的“太宗”。
伊尹看到这种变化异常兴奋,于是马上将政权重新还给了太甲,并尽心尽力的辅佐太甲。
诸侯见太甲变得宽厚仁德,纷纷归顺,百姓们看到太甲重视民生,十分爱戴,商朝自此变得更加强盛。
伊尹的一生,实现了多领域、跨行业、360度无死角出类拔萃,被后人冠以开国元勋、中华厨圣、中医鼻祖、道家创始、商元圣等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后人尊其为“中华第一名相”一点也不夸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4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