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羽先生和鲁迅
祖父最清楚白羽先生的跌宕命运。
白羽原名宫竹心,比我祖父小一岁,于1899年出生于河北马厂,祖籍山东东阿,父亲是北洋新军的管带。他先后在天津、北京求学,受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影响,除了广读中外书籍,还自学日语、英语。1921年,二十二岁的白羽主动写信给鲁迅。相识后,鲁迅将白羽所译的六篇契诃夫的小说介绍给北平《晨报》的孙伏园(主编《晨报副镌》)。后来,六篇译文陆续发表。
白羽在父亲去世后,当过小贩、邮差、税吏和家庭教师,艰难中有短篇小说集《片羽》、小品集《雕虫小草》出版。他在邮局当差时,曾写信给鲁迅,表述生活和创作的艰辛。1921年7月,白羽写信给鲁迅,向周氏兄弟借书。鲁迅回信说“宣武门内通俗图书馆,新出版书大体尚备”,“星期日也不停阅”。8月上旬,白羽写信求见鲁迅。8月16日,鲁迅回信,希望他“到教育部见访”并告知电话,还对白羽“兄妹俱作小说,很景仰”。白羽到教育部访问鲁迅而未见,又写信给鲁迅。8月26日,鲁迅回信,对未能面谈“非常抱歉”,希望他“如见访,先行以信先知为要”,对他寄去的小说《厘捐局》及妹妹宫莳荷的小说《差两个铜元》,表示“已经拜读了,恕我直说,这只是一种sketch(速写),还未达到结构较大的小说”。白羽希望鲁迅将此小说推荐给《小说月报》,鲁迅说会“介绍到日报上去”,并告诫“先生想以文学立足”,“以文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9月,白羽又写信询问《厘捐局》和《差两个铜元》推荐给了哪里。9月5日,鲁迅致信白羽,告知前者给了《晨报》,后者给了《妇女杂志》。10月15日,鲁迅致信白羽,说“可在本周日下午来寓所谈”,并告之已将白羽译的医学书《救急法》“姑且送到商务馆去一试”。
1922年1月4日,鲁迅回白羽信,告之交来的稿件已推荐给了《晨报》。2月16日,鲁迅写信给白羽,表示帮助不能无限,“也须有能力的力量,倘没有,也就无法了”。于是,白羽与鲁迅再无书信往来。
1962年冬天,我随祖父去天津访友,又去拜会白羽先生。这之前我系统地研读了鲁迅与白羽的七封通信(皆收入《鲁迅全集》)。话题自然说到鲁迅。白羽先生说,他在1921年,作为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年轻人,想到了鲁迅,向他求教,请他帮助,于是有了书信往来和耳提面命的机会。一开始鲁迅待他很热情和关心。去拜访鲁迅,一睹大作家和蔼可亲的风采,让他感到温暖和亲切。但因生活实在艰难,白羽开始不断烦劳鲁迅看稿、推荐,功利性太强,他还到其寓所倾诉生活艰辛,弄得鲁迅只好断了交往。他理解鲁迅的难处,说:“鲁迅先生,我绝不辜负您的教导与期望,一定做一个正派的文学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4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