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晋宣帝司马懿:三国乱世中的待机之王,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命人

北方周末驿站 2023-09-19 14:14:05

(司马懿)

司马懿是个很木讷的人。

至少在他的少年时代,他沉默寡言,不爱和人沟通,更不爱出门遛弯,一天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但我想,有才华的人就算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他的才气也会顺着窗子飘出去。

十里八乡都有传言,说司马家的老小子虽然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但才思敏捷,很有学问。是个能人。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东汉政府的丞相曹操知道了。

曹操其人,非常复杂,一句话两句话很难说清楚,但他爱惜人才,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赤壁之战之前,曹操曾经派人拜访司马懿,希望他可以赏个面子,来自己的府上任职。

没想到派去的使节还没张嘴,就碰了一鼻子灰。

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神涣散,嘴张的老大,口水正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很显然,司马懿是在装病。

他的意思也同样很明显,我就算是病死,也不愿意到曹操那上班去。

作为远近闻名的才子,他当然不想一辈子都在村子里窝着,走上仕途,报效汉室才是他最好的出路。

问题是,年轻的司马懿是个愤青。

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彻底被曹操所掌握,他可以为东汉政权效劳,但却不愿意给个体户曹操打工。

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晋书·宣帝纪》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曹操我又看不上,只好在村子里混混生活。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六年。

六年时间里,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改变。

刘备屡败屡战,但却收获了SSR级别的英雄诸葛亮。

孙权从一个冒鼻涕泡的小屁孩长成了江东的一代雄主。

而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烧了个底掉儿,铩羽而归,垂头丧气的返回中原,再也不谈一统天下这件事了。

司马懿还没出山。

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个人一身才学,有匡扶天下的志向,有平定家国的理想,既然如此,不出山,还在等什么呢?

也许,是在等一个真正赏识自己的人吧。

像曹操那种派人来请的方式实在是有些简陋,司马懿感觉自己并不太被重视,隔壁的刘备能三顾茅庐,自己一定也能等来三顾小山村的人。

(三顾茅庐)

但,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司马懿没有等来欣赏自己的老板,却再一次收到了曹操的 短信。

那这一次曹操的态度是否有所改观呢?

答案是更差了。

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

曹操当年招揽徐庶的时候,不惜坑蒙拐骗,招揽张辽的时候,更是十分谦逊有礼。

但到司马懿这儿,却一点求贤若渴的礼数也没有了。

没办法,赤壁新败,曹操早已不再是那个当年大举反旗的少年郎,多年的腥风血雨,摸爬滚打,已经让他变成了一个十分暴躁的中年人。

司马懿在当时只是个宅男,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的意境,所以也不会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

他只收到了曹操同志一条言简意赅的短信,那就是:

明天就来上班,敢不来就弄死你。

这回司马懿不倔强了,命都要没了,还要什么排场?

啥也别说了,收拾行李出发吧!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司马懿正式入职曹魏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文学掾。

文学掾这个官职,作者翻遍史书,愣是没找到是做什么的,但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是个基层文职。

(曹操)

而至于为什么曹操没给司马懿安排一个重要职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同志的长相。

史书记载,司马懿同志有“狼顾之相”。

我们知道,狼是一种很敏锐的动物,尤其是那些独自行走的狼,为了时刻检查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所以会在走路时,频繁的转头看向四周。

眼神犀利,目光如电。

司马懿同志的眼神是否犀利,已经不可考证,但我们可以在史书中考证到一个信息是,司马懿有一项绝活,那就是可以在身体和脖子都没有很大幅度转动情况下而把整个头扭向身后。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晋书·宣帝纪》

曹操认为,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必然不会甘为人下,搞不好就要造反起义,必须时刻提防他。

既然如此,高官厚禄是不能安排了,只能安排一些文职工作,并且时刻把司马懿放在自己身边。

而对司马懿本人来说,这一切倒还都可以坦然接受。

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

混日子谁都会,反正我在朝廷里干一天,你就得发我一天的工资。

曹老板精打细算,当然不可能让司马懿白领工资,国家大事不能交到你手里,但你的聪明才智我绝对不能浪费。

曹操决定,让他兼职自己儿子的家教老师,负责辅导儿子的功课。

这倒也不能算是什么坏事。

因为做世子的幕僚或老师,那未来世子继承父业,自己岂不就是头号功臣。

但选世子是个技术活,因为谁也保不齐世子的未来是怎样的。

曹操的儿子不少,奥数神童曹冲,能征善战曹彰,忠孝两全曹昂(已战死),七步成诗曹植,这些儿子都很有希望,很有前途,但曹操偏偏把他分配给了看起来最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窝囊的儿子,曹丕。

(曹丕)

完了,跟了一个没有前途的领导,司马懿的脑袋嗡嗡直响。

完了,这回算是一切都完了。

但谁也没想到,所有人都不寄予厚望的曹丕居然成了世子争霸赛的胜利者。

当然,我想司马懿还是想到了。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曹丕击败竞争对手的过程中,他还是帮了不少忙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而曹丕,一路高歌猛进,在曹操同志驾鹤归西后,不仅继承了父亲魏王的称号,还直接把东汉献帝一脚踹下台,代汉建魏,自己当起了皇帝。(魏文帝)

东汉王朝灭亡了。

没有战火连天的残垣断壁,也没有尸横遍野的国破山河。

献帝刘协和曹丕简简单单地办了个交接仪式,东汉就灭亡了。

东汉走得很平静,甚至都没发出过一声呜咽。

我必须要承认,这段浩浩荡荡的百年历史被我讲的有些仓促,但这不能怪我,要怪,就怪司马懿的人生实在太长,有些事情必须一掠而过。

是的,我很无情,但历史比这更无情。

司马懿最近很烦。

少年时代,他没有等来对他礼遇有加的明主,本来都打算老死山林间了,结果被曹操生拉硬拽,从农村来到大城市里上班。

曹操同志平生最爱鼓吹什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他对司马懿却是千防万防,始终不肯重用他。

现在领导换届了,你儿子曹丕上台了,结果他还是不信我。

曹丕同志本着我爹不用我也不用的心态,当了皇帝没两天,就把司马懿雪藏了。

司马懿等啊等,熬啊熬,好不容易曹丕也领了便当,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上台,结果得到的还是一样的待遇。

不过说一样也有点绝对了,曹叡同志在某种程度上比曹操和曹丕做得更绝。

曹操是压根不用,曹丕是用完拉倒,而曹叡是反反复复地用。

曹魏有事儿,诸如敌军压境,曹叡立刻升司马懿的职,安排司马懿到前线加班工作。

曹魏没事了,或者事情被司马懿摆平了,曹叡立刻把司马懿的职务给原地解除,让他告老还乡,回家再等通知去。

(曹叡)

干得好没奖励,干得不好吃便当。

妥妥的卸磨杀驴,妥妥的榨取剩余价值。

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他历仕三朝,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一朝君主的信任。

无数个日日夜夜,酷暑寒冬,他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冰冷。

没有人信任自己,没有人懂自己。

这无疑是对天才最大的抹杀。

能让他闭塞的内心生出一丝火热的人,居然是自己在战场上的老对手——诸葛亮。

(诸葛亮)

那个身在敌国的男人,那个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的男人。

隔着千军万马,人潮汹涌,他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也看着他。

老对手,更是老朋友。

两人目光如电,短暂交汇,然后继续造就属于各自的传奇。

诸葛亮的传奇是蜀汉后主刘禅给予的,因为刘禅是个甩手掌柜,事事都要拜托诸葛亮。

但当明帝曹叡驾崩后,新上任的小皇帝曹芳很显然对司马懿并不感冒。

(曹芳 形象)

皇帝年幼,朝政由老曹家的皇亲贵族们打理,而这帮皇室亲贵的态度也很明确:

司马懿?不过是打工的。

既然是打工的,那就老老实实地给曹魏帝国打一辈子工,到死为止!

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大爷也忍不了了。

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张鲁,我曾奇谋献策,大破敌军。

黄初六年,是我镇守许昌,兢兢业业,守得一方平安。

太和元年,是我擒斩孟达,解曹魏之危急。

关陇抗蜀、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大地、远征孙吴。

是我,都是我。

我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为的只不过是曹魏帝王一份小小的信任。

但你们给了我什么?

猜忌、怀疑、敌对、打压。

你们辜负了我。

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曹魏,今天,我就要你的命!

嘉平元年,公元279年,曹魏帝国终于想起了被司马懿狼顾之相支配的恐惧。

(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发动兵变(高平陵之变),诛杀曹氏亲贵,架空曹魏皇室,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成功夺权,终于成为了曹魏帝国的头号权臣。

我们的司马懿同志终于熬出头了。

而这,距离司马懿初次入职曹魏帝国,已经过了整整四十一年。

现在,离改天换日,废黜皇帝,代魏国建新朝,只差一步了。

但奇怪的是,司马懿停在了这一步。

他没有废黜年幼的小皇帝曹芳,也没有自己一屁股坐在皇帝的宝座上。

他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却再也没有僭越的行为。

是的,他已经对皇位不感兴趣了。

或者说,他从始至终,对皇位就没感兴趣过。

多年前,他隐居山林,苦读诗书,埋头钻研,为的只不过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

生而为人,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区区皇位,我司马仲达,经天纬地之才,又怎会放在眼里?

西晋的八王之乱中的八个王都是什么关系?都和晋武帝司马炎有何血缘关系?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都是司马懿家族的成员。他们都和晋武帝司马炎都是司马懿的后代。

西晋初年,晋武帝司马炎分封了二十七位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诸王的权力被不断扩大,甚至可以自行选拔和任用国中的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诸王都在朝廷担任要职,既有行政权力又有数量可观的军队。这些手握重权的藩王,就为了破坏西晋统一的导火线。

武帝在时,在他的督导和控制之下,政局尚能安稳。公元290年,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惠帝痴呆,不能理政。

后来因为外戚集团与贾皇后而发生八王之乱,八王之间互相攻伐,断送了西晋的大好江山。

扩展资料:

这次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太康年间,社会曾出现了“太康之治”的繁荣景象,八王之乱又使人民饱经战乱苦难。

诸侯王相互攻杀,所到之处,大肆抢夺,破坏水利,百姓流离失所,伤亡的军民达三十万。这次战乱,更直接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使其政权渐趋崩溃。

诸王在争权夺利中,还利用少数民族势力作为外援,如司马颖引匈奴族刘渊之兵参加混战。司马氏骨肉相残,少数民族首领乘机入塞,永嘉之乱接踵而至,西晋很快就灭亡了。

参考资料:-西晋



因为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江山,他们的子孙才惨遭报应的?

时常有喜欢三国英雄的朋友,因为不忿魏蜀吴三家互争数十年,俱都为人作嫁,反而是曹魏权臣司马氏取而代之,攻灭蜀吴一统天下的结局,

便大肆鼓吹此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神州陆沉……乃至于西晋亡国时二帝被俘,为胡人刘聪所杀,东晋亡国时司马氏皇族更被宋武帝刘裕斩尽杀绝,皆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乱臣贼子”的所谓报应。

晋宣帝:司马懿



甚至石勒这个羯人后赵政权的开国君主,基于他和晋朝为死敌的立场,讥讽司马氏“欺孤儿寡妇得天下”,也被他们奉为至理名言。

殊不知石勒原系羯人一介亡虏,被匈奴汉国刘氏擢拔为大将,委以方面大员之任,却反叛自立,取而代之,而匈奴贵胄、旧日同僚也被他大肆杀戮,其生平行径按最宽泛的封建君臣观,同样也是篡逆之徒,又有何资格来鄙薄司马懿“不忠”呢?

后赵高祖明皇帝:石勒



司马懿虽然统军能力不及诸葛亮,直接对垒时屡次避战,但能和被后世“三代以下一人”的国士无双之才持久抗衡,令其屡次北伐无功,也算殊能难得。此外司马懿更有闪电战奔袭上庸灭孟达、百日扫平辽东公孙氏、多次对东吴用兵取得大胜的战绩,

对比东晋名将祖逖,不过数千人马的一支孤军北伐,便势如破竹收复河南,石勒便再也不敢与之敌对,反而要主动遣使求和,此酋区区这点本事,比之司马懿,相差何止千百倍?

【时晋征北将军祖逖据谯,将平中原。逖善于抚纳,自河以南多背勒归顺。勒惮之,不敢为寇。】

石勒贬损曹操、司马懿的话,首先不过是基于自己和司马氏晋朝为生死大敌的立场,一时泄愤之语,并通过贬损魏、晋两代中原王朝的实际开国君主,来达到打击此时在他统治下的北方汉人的民心士气罢了。

晋王朝发端,起于司马懿“西拒诸葛,东破辽东”,对曹魏王朝本就有力挽狂澜的擎天之功。若无司马懿力阻,以诸葛孔明国士无双之才,北定中原三兴炎汉,原是必然。 高平陵之变,司马家三千死士决死突击,剿杀曹魏宗亲势力,方得国家大权。

至于司马氏斩杀高贵乡公曹髦之事,殊不知曹髦并非皇子,不过寻常宗室,亦从来并非有先帝遗诏指定、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其人本为权臣司马氏立之为帝,统治合法性全有赖于司马氏,既如此,当他不听话时,权臣又为何不可诛之?

瞧瞧大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嫡系子孙,一个皇帝,三个诸侯王,(后少帝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是怎样被一帮“安汉功臣”(周勃、陈平、灌婴们)强行宣布为【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而斩尽杀绝的?

曹髦定要依仗天子名号,致司马氏于死地,司马家族若不果断将其斩杀,难不成反而要乖乖伸长脖子,等着他杀不成?

魏废帝( 高贵乡公 ): 曹髦



会作如是想的,都是信了明清君主权力登封造极之时,那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谬论,全然不懂何为真正的先秦士风,汉魏风骨,那就是【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若世上本无司马懿其人,殚精竭虑挡住诸葛亮北伐兵峰,则曹魏亡于蜀汉,届时曹操曹丕曹睿,俱要如王莽一般世世代代背上逆臣骂名,又哪里轮得到曹髦这种黄口小儿妄自尊大,道寡称孤? 因此,纵是曹操曹丕在天有灵,泉下有知,他们也必是宁可亡于自己的臣子司马氏,终究能被承认为正统皇朝,而绝不愿如王莽新朝一般,亡于死灰复燃的“第三汉朝”。

司马懿与曹丕:



司马懿平辽后、又有司马师定淮司马昭灭蜀司马炎灭吴,三代四位杰出君主前赴后继,历时数十年之功,金戈铁马打下江山,终结汉末三国乱世。统一天下靠的同样是赫赫铁血武功,绝非王莽之流真正“欺孤儿寡妇”,纯粹靠政治斗争夺权的篡逆之徒可比。

晋文帝:司马昭



司马炎统一后,以宽仁治国,平反过往冤案,宽待政敌后人,努力实现政治和解,建立了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数十年的“太康盛世”,因此也收揽了大量人心。

晋武帝: 司马炎



后虽有“八王之乱”同室操戈,但西晋都城被匈奴军攻破时,尚有神州大半疆土,只是被胡人成功打出了斩首战术。

而东晋王朝多则尽占黄河以南之地,少则也据有东吴故地不失,绝大多数时候的国力,都并不是四分五裂的北方诸多政权所能抗衡的。因此在那个“神州陆沉”的黑暗年代里,晋朝依旧是天下汉人都认可的华夏正朔之所在。

从祖逖开始,到刘裕为止,百年时间里,东晋多次北伐中原,收复河南山东地区的大片疆土。晋军兵锋所向披靡,前后五次收复洛阳,其武功之盛,冠绝此前之后历代南朝,即使名将辈出的南宋王朝,亦不能与之比。



正因为晋军军威之强,足以令胡人破胆。因此,哪怕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还是至死只敢称大秦天王。狂妄如石虎,亦是称大赵天王十五年,直到夺取了除辽东与凉州的整个北方之后,临死前数年方才称帝。慕容氏燕国南下进攻冉魏时,也一直打着晋朝燕王、大将军的旗号。

北方众多胡虏政权,不约而同地自贬位号,不敢轻易称帝,都是为了和代表当时华夏正统的东晋留有交好余地。而当他们每当自身情况一有不妙,更是纷纷派遣使者到江东去争相逢迎,请求支援。

如果说司马家族亡国时的境遇,当真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乱臣贼子”的所谓报应,那么敢问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光复大半神州,又诛灭司马氏大快人心的大英雄刘裕,其子孙后人各种自相残杀,昏暴行径无数,短短几十年同样惨被灭族,又该算是谁的报应?

宋武帝:刘裕



如果说刘裕攻灭南燕、后秦、篡夺东晋,尽灭慕容、姚氏、司马氏,杀戮过甚,是以当有此报,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总算是终结了刘裕开创的诛除前朝皇室宗亲的传统, 恩养柴氏三百年,对其余割据政权的君主后裔也无不恩养,(李煜死因存疑,就算是被毒死,也是个例),孟氏后蜀政权的皇太子,甚至能成为宋朝的边关大将,带兵打仗。

宋太祖:赵匡胤



周世宗郭荣(柴荣)另外两个儿子,一个被潘美收养,一个被卢琰收养,子孙后人繁衍无数。通过剥夺他们的姓氏和后周皇子的身份,减除他们对皇权的威胁,保全他们的生命,其实也是赵匡胤为人厚道之处。

然而“靖康之变”,从徽钦二帝到数千宗室女眷,却惨被金国凌辱,又该算是谁的报应?

最后灭亡宋朝的蒙古军,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杀戮机器,在13世纪的百年时间内,杀戮人口累积上亿,摧毁无数先进文明,如金朝控制的北中国地区,被从六千万人杀到九百万人,

然而成吉思汗铁木真那些子孙建立的众多国度,有的甚至一直延续到19世纪;他的众多子孙保有王公贵族身份和私人封地的,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敢问报应何在?

成吉思汗:铁木真



满清入关后,杀戮数千万民众,对明朝藩王宗室更近乎赶尽杀绝,然而清朝灭亡后,皇室宗亲非但不受惩戒,更能保有巨额的合法个人财产,还能领取巨额的年度津贴,——敢问报应又何存?

类似“天道好还,报应不爽”这种话,我辈写文时抒情也就罢了,谁要是当真,那不是傻透了?

军事联盟中的司马懿到底有多厉害,为您全面剖析真实

历史同人大剧《军师联盟》让不少观众对于司马懿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影视作品和历史是存在偏差的,司马懿在剧中成为了敦厚仁义的代表,然而历史中的司马懿却是宫斗达人,手段非常狠辣,而且身为曹魏四世重臣,甚至还交付以托孤重任。然而曹叡却所托非人,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几乎为日后自己儿子篡魏铺平了道路,从开也为晋国开国铺平了道路。

司马懿出身当世名门,其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嫡出的儿子有三人,分别是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

三国历史的终结在演义中的一句话叫做三家归晋,司马家族通过夺取曹魏的政权取得了三国乱世最大的果实,而且从司马懿开始,其手段让很多历史名家所不齿,甚至是唐太宗李世民都曾愤恨的评价司马一族对中国的危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司马懿的一众子孙。

李世民曾经批评司马氏窃国,称其为手段下作,所以国祚甚短。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国祚甚短,这和司马氏一族中的一个人有这莫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司马懿的亲孙子司马炎。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虽然已经成为了曹魏后期真正的掌权人,但是他们一直也没有走出最后一步,直到司马炎这一代才正式接过了曹魏的天下,而晋国开国皇帝就是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演义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这个司马就是司马炎,在逼曹奂退位后,司马炎正式开创了晋国。

其实在篡位之初,司马炎还是颇为实干的,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然而在他灭掉了吴国之后,因为没有了敌人,司马炎开始迅速的腐化,而他腐化的第一步就是全部接纳了吴国孙皓的后宫,孙皓是出了名的荒淫,其后宫嫔妃多达5000人,而司马炎全部接受。司马炎这一手也直接让他的后宫膨胀到了上万人的规模。

由于后宫过于庞大,因此每天晚上要临幸哪个妃子,成为司马炎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于是有个嫔妃就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卷三十一,因为这个故事,后人把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就称为“羊车望幸”。而这一荒唐事也被世人认为是亡国之兆。

除了好色成性,司马炎更喜欢挥霍无度,当时的奢靡之风就是源自于他,自从他开始荒淫之后,大臣贵族外戚纷纷效仿,王恺和石崇比富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此时。后人评价从未见过有如此开国之君,而且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变得奢侈颓废,中华民族的腐化一时空前。在司马炎统治的末期,更是因为他身后事安排不当,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八王之乱从开始到结束共历时十六年,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是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杨骏开始到六月司马玮被杀为止。三个月中,两个大臣杨骏、卫瓘被杀,两个藩王司马亮、司马玮丧命。

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开始到306年结束。这个阶段动乱规模比第一阶段更大,参与的宗室王更多,战争更加惨烈。八王之乱直接将中原多年的安定发展毁于一旦,战事对全国不少地区都造成严重破坏,饥荒、疫病频生,亦令不少人被迫离开家乡求活,成为流民。

而且八王之乱更深层次的灾祸险些让汉族就此覆灭,八王之乱以后,晋朝的军事力量在内战中消耗殆尽,国力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而各部胡人却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也正是在此期间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白骨千里。当时烜赫一时的中原士族十不存一,普通老百姓而更是不计其数。在五胡乱华的一百多年里,北方汉族最初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200万人,到了冉闵花了三年时间灭掉羯赵政权时,此时的北方汉人却不到400万人。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二。而与之对应的,北方的胡人数量却增加到600多万人。由此足见司马炎的罪孽,所以历来读史之人无不痛恨司马一家,而且其通过权谋诡计窃国更是不值得推崇,切莫被影视作品混淆视听,忽视了真正的历史事实。

最近,由吴秀波、刘涛等人联合主演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在各大平台热播。作为其中的男主角,该剧从男主司马懿的角度去看三国,去体验那段历史,去解读那段千年前的爱恨情仇。

司马懿与妻子(剧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说起三国,先说曹操,他是三国之中,最有希望统一三国的人物。

然而,在曹操生前,他却一直都是“曹丞相”。虽然,曹操取得了东汉的实际控制权,并以此征讨四方,消灭了很多割据势力。更是打到了关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使得中国北方慢慢稳定,恢复了难得的和平。

曹操(剧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而,直到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他都没有称帝,还是刘家的丞相。

问题来了,曹操为何一直不称帝呢?

怎么说呢,曹操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在他生前,所有的割据势力都还没有人宣称独立,没有人称帝。他一直不想当出头鸟,成为千年后,千夫所指的对象。当然,还有更多的原因。

曹操(剧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因而,最应该称帝的曹操,生前一直没有称帝,没有当皇帝。

直到曹操死后,在曹操的儿子曹丕登基之后,曹操才被曹丕追封为武皇帝。

三国之中,曹操的名气远比司马懿高。不说曹操,就连刘备、孙权、张飞和关羽等人的名气和传奇都远远高于司马懿这个幕后的军师。然而,最后夺得天下,统一三国的,并不是人人称道的刘皇叔刘备,也不是一代枭雄曹操,更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反而是司马懿的后人。

司马懿(剧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不少儿子都非常有名。有做出七步作诗的曹植,有6岁称象的曹冲,更有最为成为皇帝的曹丕。

然而,这么多的儿子,还是抵挡不住司马懿的9个儿子。

按理说,司马懿只是曹家的臣子,是谋臣,是最没有权力的文臣。

司马懿(剧照)

然而,这都抵不住司马懿聪明,有手段,加上还生了几个很不错的儿子。

因而,等曹丕一死,曹魏的政权就几乎落在了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手中,成了权倾天下的权臣。

最后,夺了曹家的天下,做了天下之主。

司马懿与妻子(剧照)

问题来了,曹操25个儿子,为何抵不住司马懿那9个儿子呢?

其实,儿子不在多,而在于好。

曹操的儿子虽然都不错,但曹丕的儿子就很差了,加上曹丕又不信任自己的亲弟弟。这才使得原本属于自己曹家的天下,落在司马家手中。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3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