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的11月5日,一个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女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前往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干政的女性,也是一位臭名昭着的太后——慈禧太后。
其在临死之前,下了两道命令。一是令年仅三岁的溥仪承嗣登基,二是令载沣为摄政王,在溥仪成年亲政之前,代为执政。但是为何,在慈禧死后三年。也就是1912年,大清朝便亡国了呢?实际上这与当年的清朝的政局有关。
实际上对于民国以及如今的我们来说,慈禧太后是一位十恶不赦的刽子手。穷奢极欲,只顾自己的享受,完全不顾陷于危难之中的国家。但实际上,对于那时候的清朝来说。慈禧太后是救了大清朝的命的一位太后。也是清末时期地位最高的守旧派。
以自小就在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下成长的慈禧来说。她是没有勇气打破那个腐朽的栏杆的,也不希望打破那个栏杆。因为慈禧已经站上了封建社会的制高点,她已经成为了这种腐朽思想的既得利益者,即使是看明白了天下的局势。
作为既得利益者,慈禧也不会说清楚。但是她在这个腐朽的栏杆里面,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最大程度上的维持的清王朝的统治,让它不至于倒塌。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新政进行了自救。
比如说洋务运动,清末的新政等等。如若没有慈禧的同意,谁敢擅自专形?甚至是光绪帝一开始联合谭嗣同等搞的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即使不喜欢,但是也默许了光绪帝的动作。
只不过后来维新派得寸进尺,不仅仅是要触碰守旧派蛋糕那么简单。而是准备将所有守旧派一网打尽。慈禧太后自身身为守旧派,怎么可能同意光绪他们的得寸进尺?于是立刻出手将其收拾了,并废除了戊戌新政。
所以自这里可以看出来,慈禧并不是完全不管这个国家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她允许手底下的人触及一定的利益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但是始终,慈禧是将自己看在第一位的。
并且慈禧的政治手腕也着实高明,她可以在中央朝廷式微,而地方的督抚几乎都要自立为王的情况下。用她那炉火纯青的政治手腕,先后维系那些雄踞一地的地方督抚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并分化湘军等体系,是其威胁不到朝廷。
而实际上自这方面看来,在慈禧死后。三岁不到的幼儿登基本就并不容易服众,而载沣的能力再好权谋再高也就是个摄政王。名不正言不顺,他们根本压制不住这样的一个暗潮汹涌的局面,地方督抚纷纷自立。清朝自然就亡了。
难道慈禧生前就没想到过这样的局面吗?慈禧当然想到过了,毕竟治理一个国家半辈子的人怎么可能连这一点都想不到。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其的心中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立三岁的溥仪为帝,想的就是自己万一可以再活几年。这种幼帝临朝的局面更加方便自己垂帘听政,而摄政王载沣有幼帝在手也更容易控制。总的来说,真实的慈禧太后 还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命运可以放弃掉国家的未来的人,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太后。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