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西晋完成大一统后为何会迅速崩溃 看看它奇葩的土地制度就知道了

叶法懂科技 2023-09-19 13:49:23

公元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皇位禅让于他,建立了西晋王朝。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兵发三路进攻东吴,吴主孙皓归降。至此,西晋结束了分裂割据近百年的三国鼎立局面,中国再次归于一统。这时的司马炎踌躇满志,他想通过在全国施行一场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来确保西晋王朝的统治永续。

但残酷的事实却是,仅仅11年后,西晋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持续的内乱彻底摧毁了西晋的统治基础,而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中国进入了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开启了另一段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混战历史。

西晋的统一就像昙花一现般短暂,那么西晋为何会如此迅速的崩溃?其实这和司马炎推行的土地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改革成败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

确保农民有土地

,一个是

确保封建政权有稳定的税源

,也就是在维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足够的农民直接向封建政府纳税。只要司马炎的土地改革能维持好二者之间的平衡,那么西晋必将会维持很长时间。

司马炎完成统一后,立即在全国展开了人口普查工作。经过一番清查,当时全国人口数字为1600多万人,这个数字相较于三国提供的的在册人口数字多了一倍之多。可见西晋统一后,以前大量未立有户籍的流民被重新纳入编户,这就为西晋推行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纳税单位。

之后,司马炎开始为他的子民分配土地,他的方案是这样的:

凡立户的成年丁男(16-60岁,被称为正丁),每人可占有70亩土地,成年丁女为30亩。其中,丁男所占有的70亩土地中有50亩是需要缴税的,丁女为20亩。也就是说在理想情况下,一户家庭可以占有100亩土地,其中的70亩土地需要缴税,剩余的30亩则是政府赐给百姓免费使用的。

考虑到老人和小孩能力有限,司马炎又规定,13岁到15岁和61岁到65岁的人被称为次丁,他们占有的土地的数量和缴税比例要少于正丁。次丁女及13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则免税。

这么看来,司马炎的这套方案考虑的非常周到,既确保农民有土地耕种,又为西晋保证了稳定的税源,还体现了少有的人文关怀。如果推行下去,西晋王朝将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不过,这套方案看起来很美好,但推行起来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司马炎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解决曹魏遗留下来的问题。西晋继承于曹魏,而曹魏施行的土地制度是屯田制。在屯田制度下,全国绝大多数土地归于曹魏政府所有,在屯田上耕种的农民被称为屯田客,他们是曹魏最为稳定的税源。

不过到了后期,曹魏政府把许多土地和屯田客一并赏赐给了世家大族,屯田制事实上已经被破坏了。于是在265年,曹奂下令废除了屯田制。此后世家大族疯狂的掠夺屯田和屯田客将其占位私有,而他们并不纳税。这样曹魏政府的收入陷入枯竭,最终被西晋所取代。

司马炎进行人口普查和分配土地主要针对的是这些被世家大族掠夺的屯田客,也就是佃客,希望将他们变为西晋政府的税源。不过,这基本等于与虎谋皮。世家大族怎可能将嘴里的肉吐出来呢?

而司马炎的帝位是通过禅让得来的,他需要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司马炎就在这方面做了妥协。他规定,西晋官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相应的土地,其中一品官员可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至九品官员占田10顷。

另外,贵族官僚还可以恩荫自己的亲属,让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享受免税特权。而官员过还可以根据品级的高低来恩荫户数不等的佃客和食客,佃户为15户到1户,食客则为3人到1人。

因这项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以品级高低决定占有土地的多少,所以被称为占田制。

与一般平民相比,这些世家大族获取的利益虽然要超出许多倍,但起码在制度上为他们规定了上限。在满足他们的利益后,司马炎的占田制得以逐步推行。

不过在真正推行占田制的时候,往往是平民无法占有规定的田亩数量,但他们还要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税。而世家大族和官僚却占有超出规定的田亩数量,他们恩荫的亲属、佃户、食客的数量也远远超出了限额。

一段时间后,那些平民为了免税,也纷纷委身于世家大族,甘愿放弃独立身份,成为佃客。这就导致西晋政府的税源趋于减少,财政收入最终枯竭,权威扫地。而那些世家大族、官僚贵族,特别是司马炎分封的藩王势力则恶性膨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司马炎去世后,在立嗣问题上发生了巨大争议,那些藩王为了争夺帝位而相互攻伐,引起了持续数年的“八王之乱”。而这场内乱导致西晋政府权威丧尽,加速了占田制的破坏,最终致使西晋在完成大一统后在短时间内便迅速崩溃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3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