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解放后,国家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刚成立的中科院初步统计:当时旅居世界的中国优秀科学家有5000余人。这些流落海外的人才倘若能回国,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作用难以估量。
为此,周恩来总理向海外炎黄儿女发出呼吁:祖国需要你们。
家国情怀下:钱学森、邓稼先、马大猷、华罗庚、余瑞璜、张钰哲、周同庆、陆学善、黄家驷、裴文中、张肇骞、纪育沣、梁伯强等2000余名科学家漂洋过海,回到了祖国,后又有一千多名科学家也陆续回来。
在这其中,钱学森突破了重重阻挠,华罗庚华则一路惊心。
咱们能想到,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当然也能想到,中国建设呼唤人才,台湾发展需要精英,怎么可能让共产党如愿以偿?特别是旅居英国的原国民党中央地质研究所主任李四光,更是首要“关注”对象。
李四光,蒙古族(1889~1971),湖北黄冈团风县回龙镇人,世界着名地质学家,中国地球科学和地质力学奠基人,现代地质学之父,先后留学日本和英国伯明翰大学。1920年担任北大地质系主任,1928年,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主任。
年轻时的李四光
1949年4月,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世界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和大会,将周恩来之信带给英国的李四光。1949年秋,中国第1届政治协商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国政府再次向李四光发出邀请,邀请其担任新中国政协委员。
蒋介石坐不住了,指示毛人凤必须抢在共产党之前,把李四光“接回”台湾,国民党驻英国大使接到了命令后,开始紧锣密鼓策划。
李四光朋友——伦敦的凌叔华和陈源夫妇打电话紧急通知李四光,告诉他国民党政府要求他发表公开声明,拒绝共产党政协代表邀请,否则……
瑞士巴塞尔
李四光连夜动身去了伦敦,全家一起走目标太大,很难躲过特务眼线,妻子许淑彬和女儿则继续留在伯明翰,与之周旋。机智的许淑彬两次以丈夫外出野外调研为名,打发走了特务们。
李四光穿过法国辗转到了瑞典北部城市巴塞尔后,让人给徐淑彬偷偷带了封信,让她到赶赴瑞士和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徐淑彬刚走后久,特务就上门了,气急败坏的提着枪在空荡荡房子里四处搜索……
尽管到了巴塞尔,危险仍未消除,军统“捕猎者计划”特工分队仍在西北欧一带搜寻他们夫妻。二人藏匿了起来,尽可能减少外出。
李思光和夫人徐淑彬
李四光的危境让人担忧,11月15日,周总理致电苏联大使王家祥,新华社驻布拉格分社社长吴文焘,请他们先向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捷克)当局交涉,然后尽快与李四光夫妇接触,秘密保护其到捷克,不能有半点失误。
李时光夫妇到了捷克后,拿到了我国外事人员购买的香港船票,12月初乘意大利客轮启程香港。但还是被台湾特务得知了消息,两名特务混上了船。
两名特务一路寻找机会枪杀李四光夫妇,但由于我方人员保护及船上动手很难逃匿,临时改变计划,准备下船时动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军统特务们处心积虑制造罪恶同时,毛主席电令广州军区司令员叶剑英派出精锐的军方小组,守护码头,美女刘涛任组长(后成为李四光学生)。
—— 详见《东方》
台北蒋介石官邸内,当毛人凤将一切汇报蒋介石后,蒋介石问:
特务头子毛人凤
“你觉得我们的地质研究所主任还有没有可能回台湾,拒绝成为中共政协代表……”
“不会回台湾,否则英国时他就不会逃离”。毛人凤诚惶诚恐,眼睛眨着。
蒋介石勃然大怒“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船上没有下手?你们怕死,怕采取行动后没办法逃掉,是不是?”
毛人凤汗流浃背又无法回答,他的总裁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李四光和夫人到北京后,周恩来首先去探望了这位地质界传奇,李四光和徐淑彬非常激动,4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周恩来满面春风的问:
“李四光同志,住的还满意吧?这几天就给你们准备房子,另外,你有什么打算?”
“地质研究所成立后,我还打算在里面工作。”李四光高兴的回答,他是科学家,科研工作肯定是第一心愿。
“地质学属于科学领域,科学院院长是郭沫若同志,我看你和竺可桢同志就先做副院长。另外,郭沫若同志是文学家诗人,情感丰富,你是科学家,思维严谨,你们一文一武工作起来一定合拍。以后我们还要成立自己的地质部,就由你来负责……”
周恩来和李四光
李四光感动不己,他没想到祖国能给予他如此高荣誉,原本只是希望依偎大树,祖国却送他了一片森林。
1951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与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李四光任院长,中国地质部成立后又任首任部长。
这位卓越的科学家利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质构造,为大庆、胜利几大油田发现做出重要贡献。而制造原子弹和氢弹所需的铀矿,也是他用英国带回来的伽马仪完成。理论着作则有《中国北部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冰期之庐山》《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梁园虽好,归去来兮。回家去,回到生养自己的祖国,永远是爱国者最美心声,无论任何年代。
参考资料:《李四光》《东方》《中国地质学之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