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这位95后石油小伙儿,拿下了中国诗词大会季军!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2023-09-19 13:30:05

3月14日晚

2022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

一身红色工服的石油工人王军

手捧全国季军证书

登上了万众瞩目的领奖台

作为长庆油田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

王军工作在毛乌素沙漠

与风沙为伴

每天面对着抽油机、油井、储油罐……

诗词大会季军与石油工人的身份反差

让王军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红”

也让大家看到

石油工人不仅仅守着寂寞和荒凉

也憧憬着诗和远方

▲《202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现场展现了王军工作所在的长庆油田

诗词打开乡村外的世界

小时候,诗词就是王军的玩伴。妈妈在地头劳作时,他就坐在田埂旁读诗。

当他读到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发现千百年前的古人竟然也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这是王军人生中第一次和诗人产生共鸣。

从此,《唐诗三百首》就成为了王军人生中第一本课外书,带着幼年的他游走天地间,寄情山水中,打开了乡村之外的世界。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这个陇南娃背起行囊,一路北上,深入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地,成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

暮风朝沙,不变的是,诗词一直陪伴着他。

休息时,王军会对着抽油机读诗、站在储油罐顶部读诗……每天午饭后,王军还会“消失”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准能在两段油点间近五公里的乡间小路上看到他游走的身影。在这段黄色土路上,与尘土一起飞扬的,是王军吟诵过的诗行。

虽然大漠戈壁孤寂荒凉,却不乏浩瀚和苍茫。每每穿行于长庆油田——中国最大油气田,王军真实感受到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壮阔,每当和队友一起“战斗”到日落时分,“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情景便会浮现在他眼前。

从诗词中汲取力量

来到油田1年半的时间,王军度过了“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漫长秋季,也领略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王军说,看到的每一种景色,都能在诗词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产生的每一种情感,都能在诗词中找到共鸣。“在这种环境中,能激起对诗歌的热爱,更能从诗词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这股力量,让他鼓起勇气报名了诗词大会的海选,也让他一路旗开得胜,最终“斩获”季军。

在第七场比赛“千人千问”环节,选手要用一句诗来致敬在毛乌素沙地治沙造林的石光银老人。恰好王军工作的胡尖山油田就地处毛乌素沙地,他兴奋极了,当场吟诵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

他深知久居荒漠中的艰苦,也为老人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的精神所折服。

王军当场给出的评价是:石光银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与天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相结合,“纵然朝风暮沙,也毋改英雄意气”。从而赢得了在座评委们的连声赞叹和80%的现场投票。

王军最敬佩的诗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诗句中的乐观和豁达,激励着王军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用一句诗来形容石油工人,王军选择了明代诗人于谦的《咏煤炭》: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作为在毛乌素沙地工作的石油工人,他希望自己可以为建设生态油田、绿色油田,建设美丽中国的壮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获得季军后

王军用朱熹的《春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他说:

“因为对诗词的热爱

我来到了诗词大会

诗词大会就是我的泗水之滨

而我在这个泗水之滨上

看到了我的无边光景”

这个春天

让我们像王军一样

向着自己的无边光景

期盼繁花似锦

万紫千红!

来源:中国工人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2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