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看过现代战争电影的网友,肯定对集束炸弹非常了解,作为杀伤力强大的武器,集束炸弹在电影当中的表现力非常地强大。而在抗战电影里还有一种武器,虽然跟集束炸弹不沾边,但却因为名字叫“集束手榴弹”而被大家广泛认识。这种手榴弹的造型非常奇葩,是将多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并只拉一根线就能够引起爆炸。那么在现实中如果将几个没有进行改装的手榴弹绑在一起,如果一个手榴弹炸了,那么其他手榴弹也会炸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手榴弹这玩意在真实战场上,想要攻击大型武器,还真就得将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像二战期间的德国M24手榴弹,为了能够让手榴弹的威力更强,一般都会将多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并只留下一个木柄。这种手榴弹的是为了当年能够提升单兵作战的“重武器”,别看小东西不起眼,人家面对坦克、碉堡等坚固的武器或设施,破坏力还是很惊人的,最起码能在危机时刻救个急。
由于当时二战期间手榴弹是用来杀伤步兵的,而且装药量比较小,面对顽固的装甲和设施根本没有办法攻击,这才将多个手榴弹绑在了一起使用。根据当时的手榴弹装药量来看,一个手榴弹的主装药也才200克,只能炸伤小范围内的士兵,而这种集束手榴弹却猛得多,而且里面装的是TNT炸药,在拉线之后,里面的雷管会引爆TNT炸药,TNT在引爆之后产生高温和保速压力,让周围一圈的手榴弹也接连引爆,所以说这种集束手榴弹在引爆之后,并不会出现“臭蛋的情况。
虽然这种武器威力比较大,但在投掷的过程中非常地笨重,只能扔出去30米左右的距离,如果你想去攻击坦克的话,最起码得冒死靠近坦克,然后再进行攻击,所以使用这种集束手榴弹还是比较麻烦的,只有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其实集束手榴弹在一战期间就已经大放异彩,只不过一战期间“黑科技”的武器实在太多,根本没有人关注过它,而且集束手榴弹的应用范围比较小,所以也就只能在特定场合下使用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文讲的是生产出来就是集束手榴弹,而并非是士兵自己捆绑的山寨“集束手榴弹”,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发射药本身就不同,而且单个手榴弹如果捆绑在一起,投掷之后爆炸的概率只有30%,这一点与抗日神剧当中的场景有很大不同,而且就算是爆炸了,爆炸威力与集束手榴弹也有很大的区别,毕竟人家集束手榴弹是TNT,你用常规手榴弹跟人家相比,简直是自取其辱,而且木柄手榴弹比较重,绑几个的话投掷范围也比较小,非常地不安全。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对于手榴弹的理解还停留在二战期间,对于现代武器的了解非常少,像二战期间的木柄手榴弹已经被抛弃,而且这种集束手榴弹也被淘汰了,除非现代战争当中的还会存在没有战斗机和先进武器的参与,不然的话集束手榴弹一般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重新回归。
尤其是二战之后,现代军队对于爆破攻坚的武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升级,例如威力巨大的火箭筒,也就是我们玩游戏里经常会出现的RPG,而手榴弹基本上也回归到了他原本的用途当中,而像集束手榴弹这回总该为了二战服务的武器,也只能存在于弱势一方对抗强势一方的最后武器,想要真正提升杀伤力的话,集束手榴弹基本上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要看是哪一种手榴弹,但可以确定的是,手榴弹在身边爆炸,趴下肯定是有用的,但能不能活下来那是另外一回事。
要知道手榴弹除非是直接命中目标,不然它的杀伤主要是靠弹片,如果手榴弹在空中爆炸,它的弹片运行轨迹肯定是360度无死角的,这与弹片被炸碎的碎片数量有很大关系。但如果手榴弹是在地面爆炸,那必然会产生一些弹片折射,如果自己足够幸运的话,在手榴弹爆炸的一瞬间趴下,理论上是可以减少自己被手榴弹弹片伤到的几率的,但基于自己距离手榴弹的距离太近,必然会被弹片射中,但相较于站着被炸,趴着被炸弹片肯定会少,但人能不能活下来就不好说了。
像现在的手雷、手榴弹,为了增加杀伤力,还会在手榴弹、手雷的外形上增加一些造型,内部填充一些钢珠,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其杀伤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爆炸的一瞬间,自己趴在地上,哪怕是被手榴弹炸死了,中弹的数量也是比站着被炸要少很多。就拿这种手雷来说,它爆炸后射出的弹片肯定要比老式手榴弹多,且杀伤力更大,但不管它如何演变,都改变不了它是靠弹片杀伤敌人的特点。趴着必然比站着要安全一些,这就好比侧身与横向接触爆炸物是一个道理,接触的面积越小,被弹片炸到的几率就越小,身体趴在地面,起码有好几个方向的弹片是崩不到人的。
这从早些年的反步兵跳雷上就能看得出来,如上图所示。当步兵踩到地雷后,首先引爆的是抛射药,抛射药把地雷送入空中然后才会产生爆炸,这样跳雷的杀伤面积是四面八方的,从而在最大的限度上杀伤步兵。而手榴弹是落地后爆炸,虽然也是向四面八方爆炸,但有地面的阻碍,运气好的话是不会被炸到的。
手榴弹主要是由发火装置所组成,它有拉火环、拉火绳、火帽、拉火簧、导火索、雷管等六部分。当拉动拉火环,牵动拉火绳,引起拉火簧与火帽摩擦发火,点燃了导火索,导火索烧完时点燃了装有起爆药的雷管,使雷管爆炸,引爆了弹体里的炸药,使弹体产生了大量气体,这样就会把弹体炸开。
扩展资料:
长期以来,手榴弹引信大多采用简单、方便、造价低的延期发火机构。为克服其延期时间固定这一缺陷,发展了触发引信。
但由于手榴弹使用范围很广,要求碰击各种地面(如山地、沼泽地、雪地等)都能可靠发火,而且携行时应保证绝对安全等,又发展了触发/延期双功能手榴弹引信。但这些引信的发展,虽然可靠性有所改进,但成本较高。因此,引信的发展仍是今后手榴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
-手榴弹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1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