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成年人的顶级修养:逢人藏住话,遇事沉住气,处世守住心!

临沂市道教协会 2023-09-19 12:01:19

《沉思录》中写道:言谈不可杂乱,做事不可焦躁,灵魂不可不安,日子才能平稳无忧。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里,藏着他的生活品质。

说话不随意,行事不急躁,做人不任性,才能做自己人生真正的掌控者,越过越舒心。

成年人最顶级的修养,不过是:藏住话,沉住气,守住心。

一、逢人藏住话

古语云:“知人不必言尽,留人三分余地。”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说话没有分寸,就容易招致无妄之灾。

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祥符二年,25岁的柳永参加礼部考试,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必能考取头名。

可没想到的是,他的文章被皇帝看作“文辞虚华不实”,惨遭落榜。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接受这次成绩,安心准备,争取下次考中便是。

然而柳永却不服气,他逢人就说,功名利禄的虚名,我根本看不上。

他还写了首《鹤朝天》,其中有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不屑。

柳永的话和词,很快流传出去,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几年后,他再次参加科考。

放榜之时他本已被录取,但皇帝想起柳永之前说的话,不由得心生恼怒,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于是大笔一挥,把他名字划掉了。

其实,柳永才华无双,本可以在官场大展宏图,可就因为一时的泄愤之言,断送了自己的仕进之路。

俗话说:“一言可以致福,一言可以招祸。”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管不住嘴巴的时候,在生活中随意吐槽,与人交往乱开玩笑。

结果往往在不经意间,引起他人不满,招来别人忌恨,最终给自己带来灾祸。

正如朱自清在《沉默》中所言:“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说话是一种本能,懂得说话的分寸,则是一种本事。

忍住自己的口舌之欲,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人生在世,藏好自己的表达欲,少说话,多做事,在低调沉稳中默默前行。

二、遇事沉住气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什么能力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是:“遇事迅速恢复平静的能力。”

生活永远充满变故,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遇事稳得住,才能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唐文宗时期,裴度被任命为中书令,执掌相国大印。

有天晚上,他正与宾客们一起观看戏曲表演。

突然有个下级属官推门而入,神色慌张,哆哆嗦嗦地对他说:“不好了,出大事啦,大人,官印不见了!”

官吏丢了印,如同战士丢了枪一样,性质非常严重。

裴度听完后,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淡淡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这件事不要声张。”

转过头来,裴度继续招呼客人们看戏,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客人们虽暗自替他着急,但也不好说什么。

半夜时分,那个属官又推门而入,兴奋地对裴度说:“大人,官印突然又回来了!”

只见裴度神色依旧淡然,点点头说“我知道了”,继续与客人赏曲看戏,直到尽欢而散。

后来,有人问他:“丢失官印,情况很紧急,下属向你汇报,你怎么不着急寻找,还不让人声张呢?”

裴度笑着说:这是手下的小官偷偷把官印拿出去书写契券,用完后就会放回原处。

若消息泄露出去,或追逼太急,狗急跳墙之下,他们反而可能会毁掉官印,那样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人们听后,对裴度的沉着冷静佩服不已,下属们也对他敬畏更深。

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严重,你的慌乱反而会将事态扩大。

越是急着理清,就越会手忙脚乱,让事情不可收拾。

《昭德新编》里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当你遇事不慌,能够稳住自己,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

你会发现,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难题,都早有它的应急方案。

三、处世守住心

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先要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为人处世,唯有守住原则,才能守住人生的边界。

《曾国藩传》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个县令,给他送了一幅王羲之的真迹。

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藩平生爱收藏字画。

而王羲之的墨宝,对酷爱书法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曾国藩拿到这幅字,观赏了一番,说:“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于是差人将县令叫回来,把书法退还了回去。

第二件事,同治四年,因曾国藩的推荐,外交官容闳被委派赴美采购机器。

回来后,为了答谢知遇之恩,容闳便拿着礼物去曾府拜访。

巧的是曾国藩因事外出,却特意留下口信:“若容闳带的礼物价值不超过20两就留下,超过的就退回去,不准收。”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当时清朝官员的真实写照。

但曾国藩为官几十年,权倾朝野,家里却没有多少财产,他的儿子曾纪鸿给家人看病,甚至还需要借钱。

曾国藩一生怀敬畏之心,持清醒之脑,守规矩之行,这才成为了“半个圣人”。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原则二字。

对原则坚守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正如《朱子语类》里说:“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心不乱,万事皆安,福禄随之。

人生在世,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守住内心原则,保持良好人品,终能承德载物,成就一番事业。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掌握火候,是烹饪之法,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说话知分寸,做事不慌张,处世有原则,才能让人舒服,让己舒心。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出言有尺,戒骄戒躁,恪守初心,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

本文作者:每晚出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0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