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这4件事,父母越放下,孩子越优秀(转给家长)

国学文化 2023-09-19 09:54:19

作者:静夜听风

来源:有书少年(ID:qzgongdu)

好的教育是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莫言曾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摆渡人。优秀的孩子,拼的是家庭教育!

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拿起”的过程,而往往需要放下。我们需要放下责备,放下期待,放下比较,放下身段。

你的每一次放下,孩子都能向阳成长。

01

放下责备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为什么受伤了都不敢告诉父母?

每一个答案中,都藏着一个孩子难以明说的伤痛。

其中一个网友说:因为我爸第一时间会先骂我,不管对错都是先否定我,再加上各种骂。原本渴求的安慰,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最后,他绝望地说:如果不是我要死了的那种状况,我都不会和他们沟通。

孩子口中的“他们”,可是给予他们生命、呵护他们成长的最亲的父母啊!

为什么,最亲的人,却变成了最恨的人?

其根源,就在于:责备。

孩子做错了,责备他们,孩子没达到他们的期望,责备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自己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还是要责备孩子。

那些年幼的孩子,在他们弱小的肩膀上,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太重的压力,太沉的负担。

最终,这一切,只会将孩子压垮。

曾经,有一个新闻,杭州的一个13岁的小女孩,凌晨时分发现家里冒烟后,生怕被家长批评,于是,关上门到客厅继续睡。直到父母闻到异味,发现家中失火才报警。

新闻的下面,有网友说:这个13岁的孩子,在此之前,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怕责备”。

家本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但是孩子宁愿自己扛也不愿向父母开口,他们的内心,究竟藏了多少委屈?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 “内化现象”,指的就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相信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将这些极其糟糕的评价,转化成对自己的消极认知。

于是,他们会习惯于否定自己,从而渐渐变得自卑、胆小、不自信。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收起我们的情绪,给孩子多一分鼓励,少一分责备,用有温度、有力度的爱,让孩子感知到安全感,塑造温暖有爱的人格。

02

放下期待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高三女生钟华,她之所以患上抑郁症和母亲的高期待是分不开的。

母亲要求女儿处处拔尖,将来能考到哈佛或者斯坦福这样的世界名校。

当女儿考了全班第三的时候,女儿希望得到妈妈的表扬,而妈妈却问女儿“第一名是谁?”

当女儿考了全班第一的时候,妈妈也不满意,她还会问:“年级第一是谁?你在年级排多少名?”

妈妈的高标准,让钟华没有达到目标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妈妈的认可。

父母越用力,孩子就越焦虑。

父母的高期待就像紧扼在钟华脖子上的大手,让她难以呼吸,也压垮了钟华。

心理咨询师周小宽曾表示:

长期被过度期待的孩子,他一方面会“逼迫”自己,一定要达成他人给他报以的“善意期待”;

另一方面,如果他无法实现这种期待,就会引发压力、内疚、自责,最后深陷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解脱。

纪录片的结尾,自从钟华生病后,妈妈终于醒悟过来,她明白高期待给女儿带来的沉重压力,她学会了做减法,使整个家庭环境轻松起来,钟华也走出了抑郁。

放下对孩子的期待,了解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放下对孩子成绩的执念,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孩子更容易实现;

放下对孩子的焦虑,与其把力使在孩子身上,不如努力提升自己。

父母只有放下期待,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才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03

放下比较

南京一个13岁的男孩,离家出走了,原因竟然是成绩不理想,而爸爸总拿自己和别的孩子比,让男孩感觉压力很大,爸爸不爱他。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比较。父母“捧高踩低”的行为,其实是伤害孩子最深的毒药。

南昌一个15岁男孩,跳湖自杀了。

这个男孩,在南昌读中专,家中有个很优秀的哥哥,父母总要求他向哥哥看齐。可他再努力,还是远远比不上哥哥。

父母的比较让男孩背负沉重的压力,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甚至割腕自残。

作家刘墉曾说:“那些生活在被父母比来比去阴影里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体会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他们的内心就像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缺乏原本属于一个孩子的生机和活力。”

父母把孩子进行比较,本意是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变得更好,但无形中会干扰孩子自己的判断,摧毁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被比较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潜意识里更容易否定自己;

被比较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配不上父母的爱;

被比较的孩子,内心都有一根刺,在自卑的泥沼中求而不得。

优秀的孩子,从来都不是比出来的。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接纳。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曾经说过:“我是一朵秋天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放下比较,接纳孩子的真实样子,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孩子才能恣意生长,活出自我。

04

放下身段

在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中,拉加夫的父母都是高材生,父亲更是对他寄予厚望,儿子的成绩出来之后,得知儿子高考失利,父亲没有批评,也没有指责,他只说了一句:“今年没考上,明天再考。”

不堪重负的拉加夫从高楼上一跃而下,彻底解脱了自己,父亲看着病房中奄奄一息的儿子,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虽然他没有对儿子说过一句重话,但他无形中却给儿子沉重的压力,他意识到,要想走入孩子的世界,我们就需要蹲下来。

当爸爸帕塔克俯下身,向儿子敞开心扉,和儿子平等相对时,儿子读懂了他的真诚,也解开了“不能失败”的束缚,开始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

很多父母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高高在上的管教并不能起到作用,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有效地倾听就是放下家长的权威,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

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能把内心的委屈倾诉出来。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如果不小心伤害了孩子,请及时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道歉。

一个被父母平等对待的孩子内心丰盈,更能收获幸福。

好的教育是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让孩子在接纳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如何正确爱孩子,是每个父母一生的课题。

为人父母后,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呢?

在教育内卷化的今天,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会放下的父母。

少一分责备,多一分鼓励

少一分期待,多一分平和;

少一分比较,多一分宽容;

少一分身段,多一分平等

这4件事,父母越能放下,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58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