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鬼压床里的这个“鬼”,到底是个什么鬼 这个中成药可治!

非常道家 2023-09-19 09:15:53

《诸病源候论》:卒魇者,屈也,谓梦里为鬼邪之所魇屈也。人卧不寤,皆是魂魄外游,为他邪所执录,欲还未得,致成魇也。

简单理解就是,睡觉的时候,魂魄不在身体里待着,跑出去了,所以被一些看不见的“飘飘”干扰了身体,等自己的魂魄想回来的时候,发现老家被占了,所以就造成了梦魇。

对治治法我们可以推导出来有两种:第一就是睡觉的时候不让魂魄出去;第二就是不让外邪介入。

先来看第一种方法,固魂魄。


《养生方导引法》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法屈大拇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积习不止,眠时亦不复开,令人不魇魅。

这个办法还是有些“说道”的。

我们看,小孩子出生后,人们观察到小孩子出生时手的一个共同的象,就是都是把大手指攥在四指里。道教里管把大拇指攥在四指当中的握法叫做握固法。

那么为什么小孩子一出生都这样握拳呢?《黄帝内经》里五脏与五神的对应关系中,肝所对应的神明是魂。中医认为,肝气特别足的话,人的魂就特别足。就好比油灯一样,假如油特别足,光亮就会特别亮,这个光亮就是神明。

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头顶的囟门未合,而囟门被认为是魂出入之所,所以小孩子出生时的握固法就是在固住魂。道家认为,无名指的指根处为肝的风窍,所以握固法为大拇指掐在无名指的指根处,小孩子刚出生时这么握得非常紧,这是因为人出生时肝气特别足,同时要固住魂魄。

人死的时候也有一个共同的象,就是撒手而去。这个象暗示给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人在死亡的瞬间,肝魂散掉了,两只手再也固不住了,一撒手,握力和肝气都随魂而去了。

所以说我们第一种办法就是《养生方导引法》讲的固握之法。

第二种办法就是不让“外邪”侵占我们的身体。

首先看一则医案:

梦魇

孙某,女,38岁,工人。2002年7月3日初诊。

患梦魇已6年,睡眠中常觉心胸憋闷不能呼吸,行将窒息,呻吟呼喊,把家人吵醒。将其唤醒后,身出冷汗,惊魂未定,方知是梦。如是者愈发愈频,常二三日一作。昼日活动、工作皆可,微觉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多年求治,皆云神经症。予安定、谷维素、维生素B1等,未能取效。亲友劝其祈神驱鬼。脉弦缓。

此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入夜阴盛之时,故尔胸闷憋气,予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炮附子12g 桂枝12g 炒白芍12g 炙甘草7g 大枣4枚 茯苓15g 浮小麦30g,7剂。

7月10日二诊:自服药后,未再出现梦魇,精力较前为佳。继服上方14剂。症除,脉力增。告其已愈,可停药。

按:魇出自《肘后方》,属魂魄不守,亦有虚实之分。此素脉缓,平日气短、胸闷、心悸、乏力,故诊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予桂枝加附子汤壮其心阳,心阳足则梦魇自除。

医师非常巧妙的用了桂枝汤,为什么说非常巧妙?

《千金》:小定心汤,疗虚羸,心气惊弱多魇忘方。

茯神(四分,一本作茯苓)、远志(去心)、人参 、桂心(各二两)、大枣(十五枚,擘)、甘草(炙)、芍药、干姜。

又大定心汤,疗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寤惊魇,志少不足方。

人参、茯苓、茯神、远志(去心)、赤石脂、龙骨、当归、白术、干姜、甘草(炙)、芍药、大枣、桂心、防风、紫菀(各二两)。

以上红色字体就是我们的桂枝汤。

我们从千金方和医师的方子中可以看出,桂枝汤有很大概率是针对梦魇的有效方剂,因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启人体阳火,心阳足则君火光明,自然阴邪秽浊之气便不敢接近。

其中远志味苦性温,能开窍,安神益志,《药品化义》谓其味辛苦,性温,人肺、心、肾经,为开心窍,宣散之药。凡痰诞伏心,雍塞心窍,致心气闭实,昏聩神朵,语言謇涩,睡卧不宁,恍惚惊惕,健忘,梦魇,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魂自宁也。

其他药物也不必说了,茯苓亦能安神,人参补元气等等都可以加入。

总之呢,遇到鬼压床不必害怕,平素放松心情,强身健体,练练固握法,喝喝桂枝汤岂不美哉?若病情严重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中药还是很有优势的,若还是不好,可能就不是医学能解决的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58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