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
我的答案有两个方面:
一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提出的许多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以及战略思维的原则,都是“索其情”的方法,因为探索战争规律,本来就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战略思维活动,难以运用某个特定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必须综合运用许多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而且针对不同问题探索规律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孙子在《计篇》中很难并且也确实不用专门论述这个方法。
我的第二个答案,就是毛泽东科学解决了如何“索其情”这个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着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毛泽东讲的这段话,就是指挥员从分析情况,到把握规律然后做出决策这一战略思维活动完整的运行路线,所强调的指挥员战略思维活动的基本战略思维方法就是孙子强调的“索其情”。我认为“索其情”就是在“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上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运用经“五事”、校“七计”系统战略思维方法,前提是以宏观的分析与具体的精确计算为基础,更加重要的是要深入地“索其情”即探索出战争的规律与指导规律。
正如吴如嵩先生在《孙子兵法新说》一书中所说:“有了评估,有了比较,有了探索,定性分析的战略预测就可以进行和完成了。‘经’、‘校’、‘索’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推理判断过程,它是对各种侦察所得出的情况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连贯的思考,我们不要轻看了孙子的这三个字。” 所以我认为孙子的这三个字,以今天的战略思维观点来看,体现了“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并“索其情”的战略决策即庙算方法,“经五事”是宏观因素的定性评估,“校之以计”主要是对可以量化的定量因素进行精确对比,“索其情”主要用来处理不能量化的因素及把握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加上指挥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创造性。运用孙子强调的“经”“校”“索”这三字个反映出来的系统战略思维方法,就能够正确地预见战争胜负和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了。
第四,运用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还必须运用“诡道”。战略思维除了要认识战争规律,并由此做出是否进行战争的战略决策,还要解决如何从事战争的问题。前面分析的三点,孙子提出的经“五事”和校“七计”,包括“索其情”的战略思维方法,可以正确认识战争规律,但还没有完全解决战争指导规律问题。人们常说“物有物理,事有事理”。战争规律是战争这个事物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即战争的“物理”,战争指导规律则是从事战争指导活动应当遵循的规律,也就是从事战争指导的“事理”。运用什么战略思维方法才能解决从事战争指导活动的“事理”呢?孙子在《计篇》中有这样的论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一直到)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段论述中,孙子提出了用兵的“诡道”论及“诡道十二势”,为我们提供了运用“诡道”把握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思维方法。很显然,认识战争规律一定要根据战争事物各因素内在的本质规定性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来解决,但进行战争指导如果完全按常规来办肯定会失败或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以诡诈为原则,运用各种谋略手段是战争指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孙子是中国军事学术史上第一个天才地提出用兵的基本法则是“诡道”、强调兵不厌诈的军事家。他还列举了十二种方法,来说明用兵作战并无常规可循,必须因利制权,因敌制胜的道理。可以说,孙子的用“诡道”思想,既是一种战略思维原则,也是一种战略思维方法,告诫我们思考战争指导问题,既要按战争规律办事,同时,也要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所以我们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说经“五事”、校“七计”、用“诡道”,完整地构成了孙子的核心战略思维方法,体现了孙子战略思维中朴素的系统观、辩证的方法论、精密分析的运筹思想及运用诡道谋略的战争指导原则。《孙子兵法》留给我们后人的不仅是博大精深的战争与战略理论,更有启迪和智慧的则是其思考战争规律、战争指导规律和战略理论的这一战略思维方法论。我们在当代军事斗争和战争中进行战略思维,也需要科学运用经“五事”、校‘七计’、用“诡道”这一战略思维方法,我们探索军事规律并科学制定战略决策,首先是要分析“道、天、地、将、法”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外交、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宏观因素,然后进一步具体分析和比较所有的中观和微观因素,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再加上指挥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军事谋略艺术的创造性运用,才能真正把握战争胜败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运用计谋和战略思维艺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给同学们举一个官渡之战决策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孙子提出的这一系统战略思维方法。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许昌北面)进行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曹操兵力只有2万,而袁绍有10万之众,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曹操一时下不了作战决心,准备引兵退守许昌,为谋士荀彧、郭嘉劝阻。二人还为曹操分析了双方十胜和十败:
一、袁绍重视繁文缛节,而曹操能够体认自然,这是道胜;二、袁绍拥兵自重,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义胜;三、汉末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宽,曹操纠之以猛,此为治胜;四、袁绍内宽外忌,故任人唯亲,曹操简易机敏,用人不疑,此为度胜;五、袁绍多谋少决,曹操应变无穷,此为谋胜;六、袁绍重视虚名,收揽的大多是高谈阔论之士,曹操不为虞美,奖励有功,故归附的都是忠正远见之士,此为德胜;七、袁绍妇人之仁,曹操心存四海,此为仁胜;八、袁绍部下明争暗斗,曹操御下有方,此为明胜;九,袁绍是非不明,曹操是非分明,此为文胜;十、袁绍不知兵要,曹操用兵如神,此为武胜。
曹操听了两个谋士的系统分析后,于是定下了决战决心。在此后的作战中,曹操灵活地采取了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方针,大胆实行战略退却,长期实行防御战,运用偷袭战术断敌粮草等战略战术,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正如晋代王沈在《魏书》中的评论:“太祖行军用师,大体依据孙武、吴起的兵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不难体会到,孙子提出的经“五事”、校“七计”、用“诡道”这一核心战略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孙子的这一战略思维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商战竞争中是否也可以运用呢?当然是可以运用的。我们来看看PPT中列举的军事上五事和企业管理上五事的比较:
——道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敌我双方国家领导人是否英明、政治是否清平、政局是否稳定等方面,企业管理上则要比较双方经营指导思想是否先进正确、经营管理的方针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
——天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昼夜、晴雨、寒暑等自然条件对双方的影响,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如政治、经济形势、气候物产等方面的情况对双方的影响与利弊;
——地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道路远近、地势险要与平坦、对于双方军事行动是否有利,在企业管理方面,则要比较企业地理位置、人力、物力等资源以及交通条件等对双方的影响;
——将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将帅五德:即双方将帅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方面,企业管理上则要比较企业领导五德:即多谋善断、善于经营;信赏罚明;爱护部属,服务顾客;勇于改革创新;管理严格,等等。
——法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法令制度:即军队编制体制、职责要求、权限划分、后勤供给等双方谁优谁劣。企业管理中则要比较双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谁优谁劣。
通过用兵和企业管理方面“五事”的比较,我们不难体会到企业管理和商战竞争分析比较“五事”的重要性。
再请大家通过PPT来看军事上和企业管理中的校“七计”的问题:
——主孰有道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国君比较贤明?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一方决策者更英明、经营思想更正确、更有权威和受爱戴?
——将孰有能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一方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更优秀,品质、才能、知识经验谁更卓越?
——天地孰得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一方企业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环境等条件更有利?
——法令孰行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法令执行更彻底?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一方企业组织形式更健全、规章制度更能有效执行?
——兵众孰强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天一方的军队实力更强大?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个企业员工素质、资金、技术、情报、研发能力等占优势?
——士卒孰练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更好?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个企业培训更好、业务能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
——赏罚孰明的比较:用兵作战要比较哪一方的赏罚更为严明?企业管理则要比较哪个企业奖惩更严明、更有效?
通过以上关于军事上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战略决策“五事”和“七计”比较方面的对比,同学们可以看出,军事上用兵作战和企业管理及商战中制定战略决策的依据和方法,实际上都是宏观分析“五事” 和精确对比“七计” 的综合分析与考量。孙子提出的经“五事”、校“七计”这一战略思维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商战竞争之中也是适用的。企业家思考商战决策问题,必须通过“五事”、“七计”的分析,认清制胜的条件,找到制胜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要善于运用“诡道”,灵活制定战略战术。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既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又要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讲到这里时,大家可能会奇怪,老师为什么不接着讲“诡道”战略思维方法是否适合于企业管理和商战、如何运用于企业管理和商战呢?你们有的如果学习过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可能会说西方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如波特的五力模型,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分析模型,被东西方视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方法,非常科学,这与孙子提出的经“五事”、校“七计”这一战略思维方法好像非常相似,但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为什么不强调运用“诡道”呢?我认为大家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关于企业管理和商战竞争中是否要运用“诡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企业管理和商战要运用谋略,但主要是运用阳谋而不是运用阴谋。运用阴谋坑蒙拐骗一时可以得逞,但长远来说是有害的,不但会毁了自己的企业,可能还会坏了整个行业。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杨新
C2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江山虽失,岂怪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