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7岁的时候,除掉了权臣魏忠贤,康熙14岁的时候,除掉了权臣鳌拜,汉献帝为何穷其一生,都无法扳倒权臣曹操?
一、崇祯除掉魏忠贤
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宦官专权特别严重的朝代,即唐朝和明朝。唐朝晚期,宦官权势大到可以废立皇帝,明朝也出现了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等众多权阉,但唐朝和明朝宦官问题最大的区别是,唐朝宦官权势达到可以威胁皇权,而皇帝还很难根除他们,而明朝的权宦,皇帝可以轻易的除掉他们,例如汪直、刘瑾等权宦,不论他们权势多大,最后还是被皇帝杀掉或弃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唐朝的宦官掌握兵权,而明朝的权宦手中没有兵权。唐朝时期,为了防备武将,皇帝都会让太监去地方上做监军。同时,中央禁军也由宦官掌管,这导致宦官手中拥有大量的兵权,而当时藩镇割据严重,皇帝手中又没有多少兵权,所以很难根除宦官。而明朝时期,兵权掌握在武将和皇帝手中,宦官的权势也是皇帝给的,所以皇帝除掉他们轻而易举。
魏忠贤之所以能成为权阉,是因为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沉迷于木匠活,不喜欢处理朝政,将朝政都交给了魏忠贤处理,这让魏忠贤成为了权宦。但崇祯是个勤政皇帝,他当上皇帝后,将朝政事务揽在了自己手中,这样朝臣就不需要讨好魏忠贤去获得利益,魏忠贤的权势也就没有了。
魏忠贤不掌握兵权,而掌兵权的武将都效忠崇祯,并不效忠魏忠贤,这让魏忠贤不具备抗衡崇祯的实力,崇祯想要除掉他易如反掌。同时,魏忠贤在朝中还有非常强大的政敌,如东林党人,而崇祯也巧妙地利用了东林党人,所以看似权倾一时的权阉魏忠贤,就被崇祯轻易的扳倒了。
二、康熙扳倒鳌拜
康熙的父亲顺治,当皇帝时也是个6岁的小孩,所以由有扶持之功的多尔衮辅政,但多尔衮在辅政的过程中,由于贪恋权势,让顺治成了他的傀儡皇帝,所以顺治和孝庄太后,在给康熙安排辅政大臣时,选择了四个忠诚的外姓大臣做辅政大臣,但效果也不理想,鳌拜逐渐成了权臣。
鳌拜是武将出身,性格粗鲁,为人张扬跋扈,这让他在多件事上得罪了康熙。鳌拜得势后,要强势和其他旗换地,遭到了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的反对,这惹怒了鳌拜,鳌拜要以“藐视上命”“纷更妄奏”的罪名将3人处死,康熙知道他们并无大罪,只是碍于鳌拜情面,下令将3人各鞭一百,但鳌拜却矫旨将他们三人给处死了。随后,强行换地。
后来,苏克萨哈为了让康熙亲征,提出解除辅臣之职,但鳌拜不愿交权,反而给苏克萨哈罗列了24条罪名,要处死苏克萨哈。康熙不愿处死苏克萨哈,但是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终强行将苏克萨哈处死了,并诛其族。此事让鳌拜和康熙的矛盾激化,康熙有了除掉鳌拜之心。
康熙在索尼之子索额图的帮助下,训练了一批亲贵子弟,在鳌拜疏于防备之际,将鳌拜一举擒拿。随后,康熙将鳌拜交给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他们给鳌拜罗列了30条罪状,判处鳌拜革职、立斩,虽然最后鳌拜因为他的累累功勋,被康熙免除了死刑,但半年后,他就死在了监狱中。
康熙能除掉鳌拜,首先是他的策略得到,他通过训练亲贵子弟生擒鳌拜,让鳌拜没有反抗的机会。同时,鳌拜虽然手中拥有兵权,但鳌拜的敌对势力非常强大,这是康熙能扳倒鳌拜的关键。
三、汉献帝和曹操
汉献帝也想扳倒曹操。建安五年,汉献帝暗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事情败露后,伏皇后被幽闭至死,她所生的两位皇子被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两次反抗都没有成功,还付出了巨大代价,曹操对汉献帝的防备也加强了,这让汉献帝放弃了反抗,最终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
汉献帝难以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手中没有兵权,掌握兵权的武将都忠于曹操。同时,朝中的文臣虽然部分忠于汉室,但大多数忠于曹操,这让汉献帝不具备抗衡曹操的实力,所以扳不倒曹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诗坛知己:李白与杜甫·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