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清末首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之一。詹天佑在美国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选择了铁路?当时的清王朝,为何又一再地拒绝铁路?作为当时唯一学成铁路技术的中国人,詹天佑何时才能实现修建一条中国人自己铁路的心愿?
1876 年的一天,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修建的吴淞铁路。这幅画,就是吴淞铁路通车时的宣传画,距今已经有将近 140年的历史,它的原件由着名戏剧家阿英收藏。从画上可以看出,这个火车站是西洋风格,有钟表,有售票处,还用栅栏隔离开了候车区域,画上还标明了火车时刻表,这个由英国人建造的铁路系统已经非常成熟。然而最终,这条铁路为何却被大清政府拆毁了呢?敬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铁路之父詹天佑》(上集)。
就在大清帝国拒绝了铁路的时候,有一个少年人却选择了铁路,他就是詹天佑。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他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彼时的詹天佑只有 15岁。在绝大多数国人都还未开化的时候,15岁的詹天佑,怎么会选择铁路呢?敬请关注今晚湖北卫视大揭秘《铁路之父詹天佑》(上集)。
1871 年的夏天,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呈上奏折,奏请朝廷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这份奏折在当时被称作“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没想到,封闭守旧的清政府竟然准奏了。然而, 30个公费留学的名额却迟迟未满,原本已经报名的家庭,最终也临时退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曾国藩、李鸿章
在第一批留洋的幼童中,竟没有一个是官宦人家的孩子。出国之前,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要签订一份具结书,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死状。这张就是詹天佑的父亲签署的具结书,上面有这样一段内容:“兹有子情愿送赴,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留洋读书路途遥远、前途未卜,父亲为何要送年仅11 岁的詹天佑出国呢?
1872 年,英国人将铁路技术带到了中国。10月,同治皇帝大婚,英国公使打算专门在北京城外修一条铁路,作为同治皇帝的大婚贺礼。然而,皇帝拒绝了。大清帝国并不关心自己和世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在皇帝看来,洋人极力推行铁路,必然居心叵测。 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没有感觉到的差距,詹天佑在美国却切身体会到了。到底是什么震撼了詹天佑,并让他下定决心研习铁路呢?敬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铁路之父詹天佑》(上集)。
同治皇帝
詹天佑考进了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他特地选学了铁路专业。詹天佑成为了中国首位受到严格系统教育的铁路工程师。在耶鲁大学期间,詹天佑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奖学金, 1881年毕业后,他原本准备再学习三年,然而,清政府却突然下旨,所有的留学人员必须立刻放下一切学业,马上回国。这一消息让所有人大为震惊。清政府连续四年,已经向美国送去120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的学业都十分优秀,为什么要在他们还没毕业的时候就急召回国呢?
部分留美学生合影
1881 年秋天,全部留学生都回到了中国,此时,除了詹天佑和另外一名留学生拿到了毕业证,其他近百名留学生,有的已经客死他乡,有的早就被提前遣返回国,更多的,都还没有毕业。当他们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国,迎接他们的,却是上海道台派来的一伙水兵和一列独轮车队,他们几乎是被押着离开码头的。紧接着,他们又被关押了一个多星期。这些官派留学生,为什么会遭到如此待遇呢?
当年归国留学生合影
詹天佑刚刚回国就失业了。专门学习建造铁路的詹天佑,却被派往福建船政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他在美国学到了铁路知识,全然没人理会。后来,詹天佑又到广东博学馆当外文教师,到广东沿海修筑炮台。 1884年,正在福州船政局当教员的詹天佑,亲历了马尾海战,有四位当年和他一起留学美国的同学,在这场海战中捐躯。随后,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挚友离世,国权沦丧,詹天佑空有满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他又该何去何从?
1888 年3月,詹天佑被招入天津的中国铁路公司,回国七年,詹天佑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但是,当詹天佑开始工作后,却发现事情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个铁路完全听命于外国人,詹天佑只能受制于洋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不久后,詹天佑终于盼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自主修建的机会,然而这次,詹天佑要修建的却是一座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图为由詹天佑设计建造的滦河铁路大桥
1900 年,八国联军沿着天津到北京的铁路一路砍杀,他们在故宫的大殿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慈禧皇太后不得不扮成普通民妇,仓皇逃出了深宫。一条条由外国人修建的铁路已经快让清朝分崩离析。然而正是这次危机,却意外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段自建铁路的诞生。这段铁路和詹天佑又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
图片为八国联军故宫阅兵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9月29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铁路之父詹天佑》上集。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修成的铁路曾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他”是詹天佑,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因此C符合题意,而侯德榜是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茅以升桥梁设计者,李四光是中国的地质学家,均与铁路无关,排除ABD,故选C。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呎8寸半(1.435米)标准轨、郑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詹尼车钩、郑氏车钩、詹氏车钩,美国人伊莱·H·詹尼所创,
被误以为是詹天佑发明而称为詹氏钩,其实是由于其发明者名字中文音译中出现了“詹”,詹天佑只是对其做过些微修改)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
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培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它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扩展资料:
詹天佑终生奉行“一夫一妻”制。1887年3月27日,26岁的詹天佑和19岁的谭菊珍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门结婚。夫妻感情很好,长女詹顺蓉于1888年1月17日出生,之后,谭菊珍又连续为詹天佑生了2个女儿和5个儿子,一共5男3女,8个孩子。
这8个孩子分别是:长女詹顺蓉、长子詹文珖、次子詹文琮、次女詹蕙颜(詹顺香)、三女詹蕙筠(詹顺带)、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五子詹文裕。
詹天佑言传身教,努力发扬奉献国家、勇于创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家风。后人中涌现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均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五子詹文裕的长子詹同济毕业于北洋大学,是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次子詹同(同渲)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著名的漫画家。
-詹天佑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