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已经聊过了蜥蜴人马斯克、地底人希特勒,以及月球的三眼星人。
有些读者朋友有些困惑,怎么阴谋论全在国外?我国就没有什么神秘的未解之谜么?
所以这次,就跟大家聊聊古中国神秘的时空穿越者以及时空飞船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大部分都记载于野史杂谈之中。
如果让现代人以当今知识去分析历史事件,有时候只能一头雾水地跑出来。
例如,在我国的古籍《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中的一节,发现就曾有火星童子的穿越预言事件。
后人根据文字讲述所绘
公元260 年(三国时期)的某一天,吴国的一群小孩正在玩耍,突然出现一个长相诡异的小孩,大约1.2米,穿一身绿衣服,过来与他们一起玩。
他们很奇怪,问:“你丫谁啊?”
这个小怪孩突然眼冒金光,闪闪发亮,说道:我不是人类,来自火星(荧惑星),我来是给你们传个话,未来三公归于司马。
这信息量太刺激了,小孩们听完都吓坏了,慌忙叫家长来看。不一会儿便人山人海,都围过来看怪童。
只见这个火星男孩说:信我传了,我要走了。
往天上一蹦,就开始强势升天了,在空中留下一条喷火气浪,非常酷。只留下围观群众张着嘴看着空空如也的天空。
荧惑星,火星在中国古称“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 ,它的亮度常有变化。
这个事在吴国传得很广,果然4年后蜀国灭亡,6年后魏国被司马家篡位,21年后吴国被司马家灭掉,司马家制霸中国,怪童预言成真。
但火星童子是如何理解到未来发生的三国晋统一的呢?
经过我和朋友的讨论,这个火星童子或许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
发生在三国时期的火星童子是穿越回去,并预言了当时汉末三国的朝代走向。
而历史上还有两位神人,一直有人认为他们就是从时空穿越回来的,或许预言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大方向。
日月当空,照临土下。“曌”zhào,同照,武则天称帝前的名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武则天,闺名武照。
那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的着作就是人尽皆知的《推背图》。但世人皆知袁,李二人的《推背图》,不知李淳风的另一部神作《藏头诗》。
有谚语道:“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藏头诗。”
唐太宗贞观七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子李淳风在大兴宫中散步。
李世民请教李淳风唐朝未来的走向,其对话被史官记录在典。
其中有这么一则对话,李淳风在预测了“武曌篡唐”之后,太宗皇帝想知何人可以平定此乱。
(武曌就是武则天)
后人的解读或是狄仁杰协助李显复唐,或是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
但在我看来,开豆腐店的文曲星,或有其人。
比如说参演过《头文字D》的周杰伦。
周杰伦首先就是个 “文曲星”,他是亚洲头号歌星。
而周杰伦在剧中饰演的藤原拓海,更是 “生于卖豆腐之家”,而藤原拓海在被茂木夏树绿了之后, 一路向北,不翼而飞。
这足以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周杰伦是不是与李淳风有某种关联?
但这也仅仅是关于中国古人时空穿梭的阴谋论推断罢了。
除了时空穿梭者之外,野史中也记载过许多神秘黑科技。
比如说晋代《拾遗志》中记载,尧有能登上月球的“贯月槎”。
晋代《博物志》中也记载:当时总有来历不明的“槎”停在海边,每年八月停泊一段时间就走。
有胆大的人上了浮木,会被带到牛郎织女的住处,旅途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
而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晚唐时,皇家得到了一个“严遵仙槎”,放在麟德殿中,16米多长,声如铜铁,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金刚不坏,不腐不锈,可以穿梭在各个星球之间。
参考,战锤40K中的飞船
这一切,究竟是古代时空穿梭者的证据,还是古人对于时空、未来的一厢情愿,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但我们知道的是,在古代中国,有很多极其骇人的黑科技还会带给当时社会一些实质的技术工艺。
我突然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失传的技术工艺,而以如今的工艺水平似乎都只能将将达到。
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去回顾历史,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古代社会生产落后,生活水平较低。
相较于当今互联网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古代社会难道真是我们所认知的落后社会么。
这些工艺逆天的技术会不会是历史上那些穿越者捎带回去工艺呢?
殊不知,这些中国古代逆天的文物,如今就存在于各大博物馆内。
比如说在1978年2月底,湖北随州发掘出了一座战国后期古墓,而古墓里出土的一些文物颠覆了当时考古学界的认知。
曾侯乙编钟,2400多年前的乐器,和现代的钢琴原理一模一样。
乐器有五个八度,12个半音,这叫 “十二平均律”;只有当时的工艺者具有极高的数学造诣才可以设计出来。
西方1630年才设计出这个 “十二平均律”。
而钢琴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而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不知比西方早了多少年。
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馆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建成开放,而其主题三星堆文化,是我国古代众多古老文明河流中的一脉。
这个博物馆也特别狠,就是如果你喜好神秘学,你必须得去这个博物馆看看。
三星堆文化也是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难以解释的,特别是出土的一些面具有着怪异奇特,富有科技感的造型。
铜戴冠纵目面具,中间翘起的一角,犹如一根天线。
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铜纵目面具,从其造型来看,我想到了千里眼、顺风耳。
有人就觉得这两个面具具有一定的联络能力,有没有可能是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用来接收信号的通信面具呢。
仅凭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有限史料难以佐证。
最近,我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首都博物馆的关于古代黑科技、时空穿越的展区。
如果你搜索首都博物馆,很难得到类似信息。
这个神秘展区在首都博物馆的B1层,有多神秘呢?这么说吧,我9月25号下午三点去的首博,还得专门靠朋友带才能找到这个地下展厅。
你们找不到路,可以后台留言拍照问我怎么走
据我朋友提供的资料称,这个展区有单独的五个时空舱,展览过程中用的科技很多都是在隐秘测试的阶段。
由于我们是溜进来的,所以人特别少,有种选择副本的感觉
我进入的 第一个时空舱,就叫 “神明与礼制”,或许就和我们上述所说的三星堆的黑科技有关。
得先说为什么古人选择青铜器作为陪葬的首选。
一、从当时的科技水平来看,青铜较易使用。
二、古代中国用青铜器作为中国“礼制”的重要载体。
如果观察春秋时期的墓穴,古人下葬会选择青铜器作为陪葬,墓内空气湿度小,青铜器就具有一种“永恒”的符号,可以防腐数千年之久。
这里则对应的是中国古人高度发达的神明礼制以道德规范了基础的社会默认守则。
古人就希望通过赋予青铜器“狞厉之美”,将生命理想寄托于超自然的权威力量,让集体社会得到神明的指引。
这个时空舱有个极其特别之处,里面的文物IP是流动的,它会告诉你文物在历史中的演变,让你知道时空穿越所言非虚。
数字影像技术,通过数字成像,可以看到青铜器的演变
然后我逛的 第二时空舱,就比较历史书了, 主题是理性与秩序。
回顾一切历史,总会有两个永恒的主题: 战争与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在废除分封制之后,加强中央集权。
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秦始皇有着相当长远的眼光;统一全国的度量、文字、货币,建造最早的交通网络,有人觉得“驰道”就是古代版的铁路网络。
在这个时空舱里,有一个比较魔幻的地方,就是这里可以通过数字影像技术,近距离接触到兵马俑,它会通过光影呈现一个事实——兵马俑本来是有色彩的。
但如果你站在正中央,能获得一副有些哲学的画面,“啊,乖乖站好”。
仔细甄别秦始皇兵马俑坑中的千人千面兵俑
第三时空舱,叫匠心与技道。在这个展厅里,我能直观感觉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荒谬与费解,很多发明都极度超前,甚至在历史逻辑里,你似乎都无法用“生产价值”来衡量。
其中一个好玩的项目,让我梦回小时候逛科技馆的感觉,项目叫“高山流水”,就是你用手在空中弹琴,机器捕捉到你的三下弹琴动作之后,就能给你弹一首《广陵散》了
路过,看到了腾讯的手办,我问工作人员:“这多少钱啊?”,工作人员回答:“不卖。”,然后我又问:“那我能直接拿走么?”,工作人员把身子转了过去。
这个时空舱中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件素纱襌衣(“襌”音dān)的互动项目。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国家一级文物,于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凝结了西汉时期高超的纺织技术的“襌衣锦裳”,这件净重仅49克的丝衣,是现代技术无论如何都无法仿制的, 一件黑科技成品。
很费解当时的纺织者如此地追求重量的目的是什么?你很难解释它存在的意义,仿佛就是单纯为后人留下一个历史性谜团,或者是一种科技炫耀。
这个互动项目有趣的地方是你要是做出动作,这件素纱襌衣也会跟着动,不过建议别两人一个起动,会出现鬼畜bug。
一个小孩,开始整活了,希望这件素纱襌衣没事。
第四时空舱则叫风骨与气韵,它并不阴谋论,但我感觉这个舱很适合家庭来玩。
这个展区展示的是诗词、书法、绘画,里面值得推荐的是一个叫作 “曲水流觞”的项目。
就是你可以通过地面交互影像空间,在拟真的河渠中,把酒杯捡起来,然后地面就会随机出现一首诗,感觉有亲子互动内味了。
还有书法临摹,人工智能教书法,小孩子不会写字不用抽他了,直接把他关在这个时空舱关一个下午。
最后一个时空舱叫“交流与融合”,这个是我本次猎奇探索的重中之重,彻底为我解答了这个展区存在的意义。
这个时空舱讲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融合。
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从文化心态上讲就是宽容自信,但从外交策略上,也有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懈努力。
张骞出塞
在第五时空舱数字影像,能听到“大漠驼铃声”在环绕,还能隐约看到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在运货,可以说是早期的快递雏形。
其实历史中很多阴谋论,或者说未解之谜,本质是因为古代通信技术,或者说信息储存技术不发达,导致许多文物的真相掩埋在了风沙中,让我们看着玄而又玄。
而这次文物的时空漫游展的主办方,可能经验丰富的老读者也猜出来了,是腾讯。
主办方还邀请青年歌手、演员王源成为展览的“首席推荐官”,向年轻人传播展览,鼓励青少年群体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
关于这次展,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国庆可以一家子人去看看,还是挺好玩的。
古人时空穿越,那或许是现代人兴趣般的幻想,但这个展览中的五个时空舱的来回体验,却让我们接近了历史的真相。
点击文末海报,立即预约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用发展的眼光看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