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可能大家并不熟悉,可是提到朱元璋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方国珍就是明朝初年的广西行省左丞(广西地区的长官)。
他在明朝建立前,多次与朱元璋交战,但是朱元璋都没有剿灭他,朱元璋称帝后,还封他为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反元第一人
方国珍是元末反元的第一人,因此方国珍具有反元的象征,朱元璋对他也多少有些敬重和顾忌。如果朱元璋杀了方国珍,那么他是反元朝还是支持元朝呢?这就让他说不清了。
所以朱元璋得利用方国珍的名义来证明他是坚决反对元朝,而不会投降元朝,卖主求荣,以得富贵。
可以说方国珍是反元的一面旗帜,谁能得到方国珍的支持,谁的势力将会有所扩大。朱元璋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可能为自己挖坑,方国珍如果能够归顺于朱元璋,那么朱元璋灭元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
方国珍世代都是以海上贩盐为业,但是元朝的皇帝,压迫百姓,民不聊生,使得方国珍成为了海盗,为此元朝朝廷派兵讨伐他,这使得方国珍不得不起义了。
方国珍的起义反元,比刘福通的起义早两年,比郭子兴的起义早四年,是元末起义反元的第一人。因此无论怎样,他都是反元的象征和旗号。
后来的起义军都是在他的起义影响下,才决定起义的。这让方国珍的声望此时也很高了,所以朱元璋是不敢轻易杀方国珍的。
2、志向不大
方国珍志向不大,使得朱元璋不担心他。方国珍多次被元朝招降,并接受元朝授予他的官职。
这就证明方国珍并不想自立为王,也没有想推翻元朝的统治,而是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能让他生存、生活,他就满意了。
例如,张子善劝方国珍率军溯江而上,占江东,夺青,徐二州和辽海,方国珍却说,他没有这么大的志向。
方国珍自己承认他没有大志向,并不想夺取天下,更不想称王。他的想法和朱元璋的不同,而且也没有想和朱元璋争天下,那么他就不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
方国珍对朱元璋没有直接威胁,朱元璋当然不会去对付他,甚至去灭掉他。方国珍的志向不大,也可以说是救了他自己一命。
3、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能善待方国珍,最主要的还是方国珍投降了他。朱元璋率军攻克了浙江许多城市后,使得方国珍向大海逃亡,他的部将觉得跟着方国珍已无望了,于是很多人投降了朱元璋。
方国珍最后走投无路了,在汤和的的说服下,方国珍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为了收买人心,善待投降的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依附于他,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能称帝的一个原因。
方国珍在给朱元璋的信中也说到了他没有称帝的野心,这让朱元璋更加放心了。于是朱元璋给他回信说不再追究方国珍之前的过错,要他不要有疑心。
方国珍这才拜见了朱元璋,并接受了朱元璋对他的任命,但是不上任,只享受待遇。方国珍诚心投降朱元璋,也是他得以善终的最主要的原因。
方国珍是反元的第一人,也是反元的象征,但是他并无大志,没想过要做皇帝,因此他最后不得不投降朱元璋。而朱元璋是想得天下的人,所以他就要善待投降他的人,以此安抚人心,获得大家的支持。
方国珍能够善终,与他所处的环境和他自身的想法是密切相关的。以上三个因素只要有一个缺失了,方国珍的命就很可能保不住。
所以一件事的发生,都具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方国珍所处的时代,给他创造了外部条件;而他自己并没有野心,给自己创造了内部条件,让有野心的朱元璋因此对他很放心。
并且在军事实力上,朱元璋也有能力控制住方国珍,所以方国珍最后才得以善终。
方国珍幸运的晚年,也告诉了我们,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只是单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全面看待影响整个事情的所有因素,总结有利于自己的经验教训,才能避免损失,万不可一叶障目。
参考文献:
《明史·列传十一》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陈抟老祖10条识人术,看透世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