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季
如果大家对与日本稍微有过关注,那一定不会忘记在二十世纪末时让日本受到过重大打击的泡沫经济。
在那以后,日本的整体经济下滑了很大一个台阶,这一经济事实也常常被其它国家引以为戒。
而谈到经济变故的原因,人们常常会将它与着名的广场协定联系在一起。
1985年9月22日,日本同美国等四个国家在纽约签订协议,只因为签订协议的地方在一个广场边上,便将这次协定称作为广场协定。
只是,现在大家都认为是这一协定而导致了日本经济下滑,那么为什么,当初的日本要签订这广场协定呢?
忧患中的美国经济
美国,是广场协定的主要牵头者,它要签订广场协定,自然也是为了她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经济是在二战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它不过多参与战争,反而制造各种武器等战争国家需要的物资,进行出口。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
但成为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也会带来很多对美国国内并不怎么友好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历了外国资本不断涌入,美元持续升值的一段时间。
货币升值,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是一件有利的事,比如它会有利于国内人民出国投资,有利于进口货物等等。另一方面,它也有为一国所苦恼的一面,货币升值,国外投资减少,因为国外人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钱去汇率更低的国家投资,利用汇率实现差价,赚得更多银钱;而且自家货币升值,也会让自家想要出口的货物在国外变得没有价格优势,没有吸引力,赚不到钱。
可是现在的美国,她经历了世界两次石油危机,国内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外来资本因看中某些利益迅速流入,让美元处于一种急速飙升的状态。
美元急速升值,也就让美国处在一种出口极其不利的位置,很明显,她并不想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也并不希望货币进一步升值。
要知道,如果国内只有进口,毫无出口,那么国内人民的市场需求可以被国外低价产品满足,而国内产品又找不到,也开拓不了更大的市场。这对美国国内的制造产业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所以在此时,美国便必须想办法来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维护自家的经济稳定增长。那么要怎么来维护呢?美国便想到了签订广场协议,让当时主要的贸易出口国日本,它家的货币日元对美元升值,美元贬值。
日本签订的原因
日本,二战的战败国,即便在当时受到了严重打击,可是在不断学习,发展自身,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她也逐渐逐渐地走向了世界强国的队列。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半年,日本便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并且,日本制造的产品出口到了全世界,甚至在1985年,日本还完完全全地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美元持续升值,导致国内经济状况不良,而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离自己越来越近,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的很多资本家,国会议员、经济学家等都站出来,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改变美元持续升值的局面,从而拯救国内的制造业。
当然,另一方面,美国也或许存有一些打压日本,保存自己世界强国地位的想法。
而此时的日本,对于日元升值的判断又是怎么样的呢?
它一定知道日元升值会对自己国家造成不良的影响,可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影响只是暂时的,总体而言,或是利大于弊。
如果日元升值,那么首先,它便会促进进口产品的物价降低,这对国内人民购买产品,享受更好的生活来说,是一件好事。举个例子便是,当日元升值之后,石油进口价格相对变低,日本国内的企业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材料,从而企业成本降低,利润提升。
接着,日元升值,也改善了日本的经济结构,日本第三产业在此时快速发展起来,这是在当今第三产业地位上升的世界来说,很优秀的一步。最后,货币升值带来的对外投资上升,完全可以让日本经济从依赖产品出口转向资本输出,也带来了投资收益的增长。
出于对相关优点的判断以及当时头号大国美国的强烈要求,日本觉得日元升值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所以她答应这广场协定,理所当然。
只是日本当时对优点的预判过于乐观,对弊端的预判不够准确。当广场协议带来日元升值升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相互推涨,一片虚假繁荣,最终经济萧条,这也是无人可阻止的。
评价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合作,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这个理念,是被写入了人教版的高中政治书里边的。
美国和日本,签订广场协定,就是为了利益,这简直完全不需要分析。但所谓预判分析,便一定会有出错的可能性。当时没有人对泡沫经济有过经验,日本也从没想到自己国内的各种情况累加之后,会在不久后导致经济萧条的结果。
参考资料:沈君克. 论"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21(001):48-49.
简明非. 《广场协议》签订经过、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J]. 经济视角, 2011.
这2个因素都是存在的,广场协议的确是老美逼日本签的,除了担心贸易制裁外,主要是日本本土有美国驻军,其实日本国内政治很大都掌控在老美手里,所以签这种协议是无可奈何的。而日本大藏省的失误在于本来把赚到的大量外汇去购买老美的实体资产,没能避免升值造成的大规模损失,这也直接导致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到来,由于日元升值及美元贬值,制造业根本没利润,资金回流到日本本土只能流入到房地产投资,所以当时就把东京的地价炒到了天价,导致泡沫经济破裂以后日本需要20-30年时间去填这个坑。
日本制造业的黄金年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也就是说日本实行修正资本主义路线的时代。
所谓修正的资本主义制度,即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金的方法进行财富再分配,这促进了日本制造业的发达,因为93%的高额税率抑制了高管们的工资和股东的分红,将财富更多地倾斜到工人一方,从而造就了大批高技术的工人。但在修正资本主义逐步被美国式的新自由主义取代后,针对高管们的高额税率大大降低,企业的高利润就意味着高管的高收入,这让企业的高官们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如何更简单地盈利上,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就成为一种盈利的捷径。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依附于它们的中小企业无法盈利,也就无法再保证其技术上的领先位置,这样大企业反过来也就更加依赖国外的生产据点,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也不是不可能。日本人已经认识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缺陷,无论是自民党还是民主党都公开表示,要重新考虑针对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问题,但是日本现在有没有敢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政治领导力量则非常可疑。如果日本政府能恢复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那种强势地位,甚至直接参与指挥某具体行业内的企业的分工和合作的话,日本还会成为一个很令人恐惧的巨人。但这已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最终让日本制造业走入困境的罪魁祸首就是日本政府。
日本没落的直接原因是广场协议。但是广场协议究竟是不是一个美国企图摧毁日本经济的阴谋,很值得讨论。
实际上在广场协议签订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基本上对其是持否定态度的,而日本人对广场协议仍然持肯定态度的人反而不少。
在1983年日美两国就通货问题开始谈判的时候,双方确实是想解决日本对美贸易不均衡的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日本不能战后40年还靠在美国怀里吃奶,日本应该想办法启动内需。而扭转仅仅依靠出口的经济轨道也是日本政府的心愿,如果能在经济上不再受制于人,日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可以得到增强。事情演变到最后却是日本进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不景气时期,美国也发生了以次贷危机为标志的金融危机,而且最让广场协议的当事者郁闷的是,在这个时期凭空出现了一个他们最不愿意看见的经济大国——中国。
广场协议的当事国都犯了错误。美国人不愿意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来加强美国产品的竞争力,梦想在汇率上做点文章就能解决问题。日本政府的问题是自身没有扩大内需的能力。
所谓日本政府,实际上就是指把持着政府的那批高级公务员。日本的高级公务员制度在世界上很有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最值得学习的日本制度就是日本的公务员制度。这个制度很有效地选拔出了一批精英来处理国事,在明治维新以后30年的时间里,日本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岛国通过战胜大清而成为了一个强国,再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旧国联的五强之一。日本能以这样的高速发展起来,与其拥有一批高质量的高级公务员(当时叫“高等文官”)是分不开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9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