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由晁错的被冤杀,折射出历史上法家人物大多悲催的结局

草根一一 2023-09-18 15:06:01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少年时就拜张恢为师,潜心学习法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共分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法家思想主张性恶论,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基于这样的理念,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的面目出现。

晁错融合了几家之说,后来行成了他施展政治理想的基础,所以他的性格行为上都打下法家烙印。《史记》、《汉书》描述他的性格时口径惊人的一致:“峭、直、刻、深”——严厉、刚直、苛刻、心狠。

汉文帝在位的时候,晁错就开始上言,力主削藩。但当时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削藩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汉文帝一直没有采纳。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时,晁错再次提出,目前各诸侯都已经尾大不掉,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削藩策》 奏章送上去后,汉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由于晁错当年就是太子家令,此时的皇帝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所以此时对晁错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谁想淌那淌浑水呢?除了皇上的外戚窦婴表示不同意外,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

于是汉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诏令一出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晁错逆势而上,强行削藩的消息惊动了他的父亲,父亲特意从外地赶来劝说,不要给全家带来灭族之祸。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任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其父看到晁错这么不可救药,怏怏而回,回去后就服毒自尽了。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汉书·袁盎晁错传》) 削藩令一实行,藩属国马上做出反应,吴楚联合其他藩属国联合谋反,打出的是“清君侧”的口号。

这一下就乱了。后来的人在评价这件事情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苏轼,他认为削藩需要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晁错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却未论及可行性,没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备“徐为之图”的条件。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问对策。晁错也没想到,他的这个提议竟引起这么过激的反应,当然没有思想准备,被皇帝这么一问,答不上来了。别的大臣在那里看笑话,心想,谁惹的祸谁来擦屁股。

在这紧要的关键时刻,晁错走出一步臭棋,这一臭招直接把自己推向了悬崖。他的应对措施是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关键时刻把皇帝推到前线,自己却躲到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为他人留下了口实。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晁错论》宋·苏轼) 对于建议皇帝御驾亲征这句话,一下子触碰到了皇帝最敏感的神经,什么?让我上前线,你躲在后方?在这一刻,他心中对这位老师多年的信任瞬间瓦解。因为他想起来爷爷刘邦当年御驾亲征时遇到的“白登之围”,如果不是陈平出奇谋,又是金钱,又是美女的进行贿赂,高祖当年可能就成了匈奴的俘虏。

吴相袁盎一下子看出了端倪,对于这个死对头,他一直在盯着呢,看他何时出纰漏。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当即向汉景帝进言,先诛晁错,以安七国之心。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他满门抄斩。这么看来,晁错因为平时的过于强势,得罪的人的确不在少数,此时的他还感觉良好,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正在气头上的汉景帝,于是听从了袁盎这些人的建议,批准了这道奏章。于是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他要上朝议事。他一直以为是皇帝召见他,想和他商量国事,特地穿着朝服去面圣。

当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此时的他身上还穿着朝服呢。

应该讽刺的是,晁错死后,削藩令也开始得以慢慢推广,且汉武帝时期,削藩这件事情是严格执行了的。可以说,削藩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错,错在主推削藩的人和采取的具体方法了。

晁错被杀的情节,和他所师承的商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而是得到彻底的执行。

这就是法家人物的悲哀?或者是实行变法所需要的成本?人们不得而知。

晁错被腰斩了,但七王之乱的战车已经飞驰起来,想要停止谈何容易?朝廷还要动用军队来平叛。但是,这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和过去大不一样。

原来七王造反,打出的是“清君侧”的名义,即皇帝身边有佞臣,现在你们所说的佞臣已经伏法,该住手了吧。如果不适可而止,那就是真正的造反了。对于叛乱来说,王师出动,天经地义。

果然,周亚夫率领的朝廷军队一出动,在十万王师对五十万叛匪兵力悬殊的征讨中,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摧枯拉朽一般的消灭了七王的叛乱,起兵的七王无一漏网,全部丧命。

结语:就像当年的商鞅一样,虽然自己献出了生命,但他所建立的法律思想在后来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最后秦国果然强大起来,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完成了六国的统一,并且造就了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

这次“削藩”,看似晁错被冤杀,但是他的理想最终实现了。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在接下来的汉武帝时期,也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使得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从而造就了汉武帝的千古伟业。

晁错如果能看到这里,是否可以含笑九泉了?

老衲侃春秋: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