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萍:
红色初心,烽火守望,欢迎收听系列微剧《红色守望》,我是主编王萍。今天带您一同回望《广阳伏击战》。
要了解广阳伏击战,就不得不从平型关大捷说起。我们知道,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取得的对日作战的首场大捷,意义非凡。
但这场大捷也留下个不大不小的遗憾,那就是没有抓到一个日本俘虏。这在以往红军的战争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小小的遗憾在广阳伏击战中被弥补了。而且这俘虏的来头还不小,来自日军战力最强悍的甲级师团之一的第二十师团。而且,更有传奇色彩的是,抓俘虏的也不是普通的八路军战士,而是时任旅参谋长的陈士榘。陈参谋长单枪匹马是怎么活捉这个日本俘虏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文化学者姜惠源姜老师的讲述。
文化学者姜惠源:
2008年的4月2日,广阳伏击战纪念碑在昔阳县沾尚镇的广阳村落成。碑的正面篆刻着广阳伏击战几个大字,碑的背面讲述了广阳伏击战的经过。
1937年11月份,八路军的115师和129师三次在广阳附近对日军进行打击,不仅掩护了在娘子关友军的撤退,而且迟滞了日军进攻太原的速度。更为可贵的是,广阳伏击战抓到了八路军参战以来的第一个俘虏。
11月4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在川岸文三郎师团长的带领下,由平定直扑榆次,企图进攻太原。115师奉命在广阳一带迟滞日军的进攻步伐。林彪命令115师686团一个营,在马刀岭一带截击阻击日军。686团的主力部队在广阳附近设伏,685团在狼窝沟一带设伏,配合686团的对日军的攻击。
11月4日早晨7点钟左右,日军开始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八路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方法放过了日军的先头部队,对日军的后卫和辎重进行了伏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八路军消灭了包围圈内的一千多名日军,缴获枪支三百多枝,骡马七百多匹,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686团的第三营很快的占领了广阳镇,343旅的旅参谋长陈士榘和李天佑把团指挥所搬进了广阳镇内。
这个时候广阳镇还有零星的战斗。当陈士榘参谋长了解到,有一个日军钻入农家院落进行顽抗的时候,陈士榘参谋长就动了抓俘虏的念头。他当时命令所有的部队不允许投手榴弹,由他亲自钻入农家院落,向这个日军喊话。用自己刚刚学会的很生硬的日语,对这个日本兵喊,“交枪不杀,八路军优待日本俘虏”。日军虽然不打枪了,但是很长时间也不出来。陈士榘参谋长进去以后,才发现这个日军被卡在了一个老百姓装粮食的筐子里。陈士榘参谋长就亲自把这个日军抱出了框子。这就成为了八路军参战以来的第一个日军俘虏。
据这个日军俘虏讲,二十师团其中有很多的朝鲜人,有很多满洲人,日本人不足三分之一。林彪得到这个消息特别的兴奋。因为广阳战斗确实打得比较顺利,比起平型关战斗,日军的顽抗程度可以说是云泥之别。所以,林彪就准备打一次大的伏击战,对这支杂牌部队进行伏击。
主持人王萍:
据说,为了能抓到日军俘虏,当时115师的很多战士都学会了日语“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这句话。所以,当八路军捉到第一个日军俘虏之后,立即在115师引起了轰动,连师长林彪都被惊动了。经审讯,这个俘虏也的确提供了八路军需要的重要情报。然而,也正是这一份重要情报,导致了林彪之后对敌我力量的误判。
请继续收听红色守望系列微剧广阳伏击战第二集《危险的误判》。
用声音还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来。《红色守望》系列微剧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广播电视报社联合出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7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