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08/ 24|周二作者 | 秦穷
01
1962年12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了中国古代4位知名科学家。排第一的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一说改进)
蔡伦生于东汉中期,但具体年份失考,学术界有关其生年均以“公元?”表示,《蔡伦像》邮票上亦以“公元?”这一通常的方式标注。不料,在邮票绘制阶段,设计人员手误,在“公元”后多缀一“前”字,于是,“公元?”成为“公元前?”,如此一来,蔡伦的寿命陡增至少121岁之多,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重大失误。
但“蔡伦邮票”在刊印时出现失误,打错蔡伦生年。
本来是“公元?-一二一(汉)”,多了个“前”字,成“公元前?-一二一(汉)”了。
这个不大不小的失误,后来虽也补救,但还是有少部分“错版”蔡伦邮票流入市场,因为过于巧合加之数量稀少,错版蔡伦邮票成了新中国十大珍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科学家邮票)错版蔡伦邮票一直很有市场,仅在1997年的一届拍卖会上,1枚蔡伦像错体新票就拍出6.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错版邮票只是个插曲,但能说明一件事,至少六十年代初,蔡伦还是伟人、好人。虽然在后来的特殊年代里,也有人给死去近两千年的蔡伦“划成分”,说他是“贵族官僚”,属于主席说的“高贵者最愚蠢”之列。关于蔡伦造纸,史书上仅有不足20个字的论载:“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唐代《书断》云:“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这里说的是,汉朝初年就有纸取代了竹简。后世还有史书进一步指出:“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
其实,人类的发明,都有一个从发现到发明的过程。所谓发明,当然界定于成熟的基础之上。从这种角度来看,发现乃至雏形阶段,并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发明。
蔡伦之前,确实已经出现了纸。但是,蔡伦带领工匠们反复试验,创造了新的造纸方法,制造出轻柔、平滑、有韧性且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和使用的纸。
这显然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为世界文明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造纸术发明者身份的争论可以看到,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一幅画作出名后,就曾引发著作权争议。作者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时争吵得不可开交。这幅画作最初确实来自两个人的构思,但最终作品出自一个人之手,作者究竟应该是谁,当然是最终创作这幅作品的人。
凡是伟大发明者的发明成果,都是造福人类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壮举,是经由发明者不断探索和研究而诞生的结晶。这就像烧水,即使烧到99摄氏度,没有后面的1摄氏度,也称不上开水一样。
发明与发明者的区别,看的就是最后的成果。没有成果的发明,就不可能出现发明者的名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明者的伟大正在于坚持。
纸并非始于蔡伦,但他之所以被视为“造纸鼻祖”,其道理就在这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杰出诗人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