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怎样一个人

那些年那人那事 2023-09-18 13:34:03

霍元甲出生的家庭不是富裕之家,祖辈有人当过镖师,因此霍元甲是有功夫底子的。其实当时的旧社会,农村人会几手功夫很常见。1892年24岁的霍元甲结婚生子,他的妻子是一个财主家的女儿,有了妻子儿女,生活压力大啊,因此霍元甲到天津打工混饭吃,开始了他精彩的人生。

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着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足进步,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并在24岁那年5分钟之内击败了一位打败了霍元甲的哥哥与弟弟的人。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艺”,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1890年秋天,霍元甲打败了一个找上门来比武的武师,有了“武艺高强”的名声。之后,由于喜欢行侠仗义,霍元甲逐渐在天津一带有了名气。霍元甲在脚行(恶霸剥削搬运工的组织)做过管事,后来又到天津城北门外怀庆药店打工。在药店干活期间,他能挑动千斤药材,力推两个大青石碌碡,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霍大力士”。

历史上的霍元甲

随着一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大侠霍元甲忽然就在电视上风靡全国,一直走到了人的心里,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他和他的徒弟陈真等人,在中华积贫积弱,受到侮辱欺凌的时候,勇敢的站了出来,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功夫为人们树立的站起来的信心。

我们大家心目中的霍元甲是一个大侠,是一位民族英雄。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誓要用自己的一身武艺来挽救中华民族,雪“东亚病夫”之耻。

而实际上,历史中真实的霍元甲也不会让大家失望。或许没有电影电视剧中那么完美,那么所向无敌,却也是一位真正有能力的爱国武术家。

霍元甲出生于清末天津静海的一个镖局家庭,从小体弱,却还是努力练武继承了家传绝学“迷踪拳”,家中境况不算好,他在年轻的时候时常挑柴去天津售卖。28岁的时候在码头上当装卸工人,之后去了药店当帮工,并慢慢升为了掌柜。

在药店中,他听药店老板讲述了很多中外故事,爱国的种子在心中萌发,同时也让他大开眼界,明白了很多道理。

因为他在家乡有些名声,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更是在比斗中打赢了挑战者,渐渐有了威名。

在1901年,霍元甲打败了扬言“打遍中国无敌手”的俄国大力士,1909年吓跑了讽刺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英国马戏团工作者,而后又在1910年打败了上门挑战的日本柔道队。在当时的环境下,霍元甲勇敢地站了出来,并打败了外国人,让国人信心大振,纷纷想要习武强国。

所以在“精武体操会”成立的时候,被邀请前往主教武术。孙中山先生赞赏他“以武保国强种”的精神,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纪念霍元甲。”

总结:影视剧中的霍元甲与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还是有所差异的,影视剧中的霍元甲被过度拔高,赋予传奇色彩,而真实的霍元甲就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武师。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7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