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凯恩》
作者 普希金(俄国)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间,
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那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嚣的虚幻的困扰中,
凯恩!凯恩!
我的耳边长久的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过去了,
狂暴的激情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般的面容。
在穷乡僻壤,
在囚禁的阴暗的生活中,
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的消失了。
没有神往的人,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于是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作者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作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81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1820年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之后相继完成《高加索的俘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叶甫盖尼·奥涅金》、《青铜骑士》、《上尉的女儿》等诗集小说作品。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
《致凯恩》写于1825年。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1824年8月,普希金被发配到原籍一个小村庄,陪伴他的只有年老的奶娘。1825年夏天,凯恩凑巧在诗人家乡与诗人见面。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1章,在没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盒子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
朗诵者:雨晨,朗诵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的内涵,是朗诵者情感的抒发也是心灵的陶冶,每当诵读或欣赏一篇优美的诗歌或散文,总是沉浸在诗和远方的美妙境界中,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4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一个人的教养,都藏在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