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为什么雍正一上位,隆科多与年羹尧的结局就已注定 功劳太大必死

摄诗文史版 2023-09-18 08:13:04

喜欢清朝古装剧的朋友,想必对隆科多肯定都不陌生。他前半生过得可谓是仕途坦荡,官运亨通,甚至,连皇帝见到他都要喊上一声“舅舅”。但是,到了晚年,却惨遭革职,儿子被流放自己被囚的结局。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丰富,即使到了现在,他的故事仍然存在于许多影视作品当中。

隆科多出生于康熙时期,当时他的姐姐在宫中被尊为皇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

据记载,隆科多贵为一等功佟国维的儿子,祖辈更是对朝廷有过大功,一直都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但是,真要说飞黄腾达,却要到雍正时代。雍正的生母德妃,当时并不受到皇帝的宠爱,即使诞下皇子,也没能保住抚养权,只能将其交给佟佳氏,即:隆科多的姐姐抚养。

也因此,隆科多便被雍正帝尊称为“舅舅”,乃至于雍正后来当了皇帝,这个称呼也没能改掉。不仅如此,他还下达命令,凡是在一些重要的政府公文之中,凡写到“隆科多”的,必须要在前面添上“舅舅”二字。而且,雍正帝每次提到隆科多时,也多以“舅舅”代称。这种做法,是给了隆科多极大的荣耀。

隆科多本身就是一个热衷于权力的人,再加上他对家族的荣耀又看得很重,便一心想要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康熙帝晚年病重的时候,诸位皇子争权夺势自相残杀,隆科多便看准了四皇子胤禛,与年羹尧一起想扶持他当上皇帝。后来的结果,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胤禛当上了皇帝,成了后来的雍正帝。

按理来说,雍正帝对于这样一位有功之臣,应该是奖赏他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迫害他呢?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想到被斩于钟室的韩信、郁郁而终的荀彧,这件事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正如隆科多说的,“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显然,他也是有所预感的,或许是清楚自己在雍正帝登基的事件中,起到了太过关键的作用。

起先,雍正帝或许会因为政权不稳而稳住他,或者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但是,等到政权稳定之后,隆科多的死期也就到了。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隆科多才在雍正帝登基之后,尽量低调,夹起尾巴做人。而反观隔壁的年羹尧,显然没有这样的觉悟,所以,其结局才会如此悲惨。

后来的事情也与隆科多预料的差不多,在雍正帝继位之后,便封了隆科多和胤祥等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随后,雍正帝又为其父佟国维平反,还将佟国维在康熙时被革的公爵之位还给了隆科多。一时之间,隆科多风头无两,几乎是做到了位极人臣,不仅担任步军统领,还做了吏部尚书,兼管理藩院。

后来,应隆科多请求,雍正帝又任命他为《大清会典》的总裁官。而且,平日里的赏赐也不曾少,其中,更有不少珍贵之物,诸如:四团龙补服、双眼孔雀花翎、鞍马紫簪、黄带之类更是数不胜数。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时常在公开场合赞赏,甚至,恭维隆科多,可以说,给了他无限的荣耀。

然而,隆科多并没有被这些荣耀蒙蔽双眼,他深知,雍正帝早晚有一天会对付他,所以,他也一直偷偷为自己谋划后路。他担任吏部的时候,受贿卖官,收敛了大量的财宝。也因此,一时之间想当官的人都称吏部为“佟选”,这一点,则与年羹尧的“年选”极为相似。

但是,隆科多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拥有大量财富,但却没有将其藏于自己家中,而是将它们藏于亲友家中,以防日后雍正帝来抄家。不仅如此,隆科多还在收敛了大量财富之后,打算撤出官场,主动向雍正帝提出请辞,请求辞去步兵统领一职。但是,此时的隆科多想退,而雍正帝却不答应。

雍正帝深知隆科多在自己夺得皇位的事情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自己欠他的情太重了。

这世上,欠谁的情都好,可是,皇上欠了自己的情,就会要了自己的命。

而且,更可怕的是,雍正帝在那场事件中的手段并不怎么光彩。如果,隆科多用手中的证据来要挟自己,那么,自己又岂能忍受?这样一来,就再也找不到让隆科多活下去的理由了。

雍正三年,此时雍正帝的政权基本已经稳固,所以,他再也不能对年羹尧、隆科多这样的毒瘤手下留情了。趁着打击年羹尧的当口,隆科多也挨了批。当年五月,雍正帝甚至带着群臣一起批斗隆科多。到了六月,年羹尧和隆科多各自的儿子双双遭到了惩罚。

到了雍正四年正月,隆科多被雍正帝派到外蒙古同俄罗斯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隆科多在这场谈判中,表现的极为强势,眼看着谈判就要成功了,但是,隆科多却因为“玉牒”一案被调回。而替换他工作的策淩明显不如隆科多,一再对俄罗斯让步,并陆续签下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将原本属于大清帝国的贝加尔湖一带与唐努乌梁海以北地区划入到了俄国的版图。

这不得不说,是雍正帝的一次决策失误。

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满、汉两种文本,自顺治十三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两次。分帝系,支系等。清代玉牒现存1070册,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

其中,玉牒一案,便是指:隆科多私藏了记载皇家族谱的玉牒。玉牒之神圣,即使以隆科多当时的地位,想看一下都要拿着批奏“敬捧阅看”。但是,这件事却被雍正帝拿来做足了文章,先是以“大不敬”的罪名定罪,接着又定下41项大罪,不仅抄了他的家,还将他的儿子流放边疆。

虽然,雍正帝放了隆科多一命,但却将他囚禁在畅春园,最后,他更是在囚禁的生涯中死去。所以说,隆科多的死,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在雍正继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太大的作用。对皇帝而言,如果欠下太大的人情又无法偿还,那么,将之除掉便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隆科多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我们除了感叹帝王家的无情以外,也只能唏嘘一下这种“兔死狗烹”的悲凉。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五·列传八十二》、《清代名人轶事》】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0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