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有一位美国画家来到了清朝皇宫,大家都叫她柯姑娘,她专门给慈禧太后和后宫妃子们画像。因为算是和慈禧太后接触比较亲密的人,所以当她说慈禧有一双“天足”的时候,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好奇,难道慈禧的脚很大么?
古代有女人缠足的习惯,顺治亲征之后就逐步禁止缠足,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思想,很多人还是认为不缠足的女人家教不够缠足女人优秀,所以很多汉人还是依旧保持着缠足的习惯。但是慈禧是满洲人,所以并没有缠足。
在《最后的皇族》这本书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满族的服装以及穿着。满族人一般穿的是“牧民的靴子、裤子和马褂”。汉人一般喜欢袖子很长的袍服,而满族服装基本上都活动自如。马褂四边的开衩可以让骑手在马背上自由挪动,靴子可以让骑手更容易在马镫上站立。
八旗妇女被禁止缠足习惯,慈禧她老人家也没有被缠足过。据考古学家记载,在慈禧的地宫中看到慈禧右脚穿着一双白绫袜,脚骨完整并没有脚趾被折断的痕迹。后来经测量袜子底部长度,得出的结论是19.5cm。
清朝的慈禧太后还有个习惯,就是生活奢靡,据说她的袜子和上厕所的纸都是非常高级的,在她的吃喝用行上面,都非常奢侈。她吃的菜大大小小有上百件,山珍海味更是不用多说了,作为吃货的我表示实名羡慕了。
除了吃,慈禧还特别喜欢袜子。
她对袜子的材质选择非常挑剔。她要求袜子额材质需要是纯白软绸缎,因为绸缎没有伸缩性,所以对剪裁要求特别高。不仅如此,慈禧还要求匠人们在袜子上面刺绣,把接线处都隐藏掉。
可想而知,这样下来做一幅袜子需要多少时间。花大功夫做的袜子,慈禧竟然只穿一天。据说一天给慈禧做袜子的人就有3000个工匠,再加上购买绸缎等费用,慈禧太后一年光在袜子上的花费就高达1万多银子,可见其奢靡。
我是每周读三本书的San蝶,关注早安读书,了解更多文化小知识。
慈禧太后是晚清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慈禧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的人,也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尽管清王朝日薄西山,清王朝债台高筑,人民生活贫困,慈禧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慈禧的生活有多奢侈?
首先,从吃起,慈禧从不委屈自己的嘴和胃口。慈禧一顿饭吃108道菜,包括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熊掌鹿茸。她每道菜只抿一口,其余的不是倒掉就是给了仆人。反正她从来不吃剩饭。所以,她每顿饭都是现场做,做的方式多种多样。据说慈禧的“西餐厅”能做4000多种菜肴,400多种小吃。
慈禧的晚餐精致,点心自然不会满足。单就吃西瓜来说,慈禧每次吃西瓜都只吃西瓜中间的果肉,一次能吃300多块。还有许多其他季节性水果和蔬菜。光是葡萄一年就要消耗几万斤,还有15万个苹果。有些人会想,她怎么可能吃那么多苹果呢?答案是她吃不到,因为她根本不吃。慈禧喜欢水果的味道,所以喜欢水果的味道。新鲜的水果每天都需要在室内更换,所以水果的消耗量自然是巨大的。当时很多人穷困潦倒,一年见不到什么像样的水果,慈禧却拿来闻一闻。这让人们想起人民的名义年的贪官赵,只收现金不收艺术品,因为他喜欢闻钱的味道!
当然是讲究吃和穿。慈禧喜欢打扮,金银首饰堆积如山。慈禧太后的衣服很多,都是上等刺绣,面料好,做工精致。慈禧带了一趟奉天,她带了几千件衣服,包括一双耳朵上有珍珠的鞋子。一双鞋足够普通人用一辈子。
慈禧的日常生活也很讲究。以洗澡为例。慈禧洗澡过程很复杂,宫女也不说什么。每次她一个人洗澡都会用上百条毛巾,毛巾一次就扔了。这些毛巾都是宫廷绣工精心绣织而成,一条毛巾抵得上一家三口几天的口粮。慈禧的奢华可见一斑。据统计,慈禧太后平时的开销是每天42000两白银,一年下来足够买不到半个北洋水师。
平时生活奢侈,到了重要日子就更奢侈了。慈禧六十大寿后,花了几百万两银子购买金银首饰等生活必需品。她一个生日就花了一千万两,可以买好几艘铁甲船了。当时中日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日本在旅顺打仗,她过生日还在奢靡中。大清国被日本打败不是偶然。
慈禧平时挥金如土,讲究排场,即使身处困境,仍不忘作秀。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慈禧太后一路逃到西安安。她逃到西安后,终于站稳了脚跟,不久又旧病复发。他淘来了全国各地的燕窝鱼翅,山珍海味。虽然比不上北京的奢华生活,但她一天下来也要吃200两银子,足够普通人过几年了。大清国已经可以“造”土豪了,但是不能想象。它只在中国受害了几亿人。
统治中国近48年,中国皇室的铁腕人物,但作为女人她,也有对镜修花黄的柔情一面,上朝前一定要在象牙雕花镜奁前细细打量自己一番,披上金丝礼服,蹬上朝靴。打开珐琅瓜形胭脂盒轻拍脂粉,戴上双龙点翠头簪,和每日必带的碧玉朝珠,最后是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她能书善画,但也是一位误国殃民的奇才。吃穿用度极度奢侈,一生搜刮天下极品,号称“皇室珠宝狂”,死后都恨不得天下财宝,都钻进她的墓里!有人说,她的奢侈,不是一个人的奢侈,是以整个大清的灭亡作为代价,大清才是她的陪葬品!
你以为这些个“奢侈”的殉葬没有个数儿?当然不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监李莲英,慈禧棺内葬宝时,他是参加者。他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详细记录了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看看,真是死也要拉一批“殉葬”的,还心里门儿清!
现在就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位大清太后的奢侈后宫生活吧!
【天价殉葬单】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
图为由捻金线织成的陀罗尼经被,经被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既有佛教的神圣,又不失皇室的威严。
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口内含夜明珠一粒。
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
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
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翠桃10个,翡翠白菜两颗,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
【日常开销】
《颐和园庆寿图》
老太后60岁的生日时为自己的生日准备的首饰合黄金1万两,白银38万两;置办衣服花去黄金23万两;从颐和园回紫禁城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花去白银240万两……太后这个生日,约花了白银1000万两,相当于整个北洋舰队的经费。
吉羊麻将
慈禧太后进药底簿
画珐琅开光花鸟手炉
按摩器
紫檀百宝嵌福禄寿文具盒
据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回忆:慈禧当年一天的宫中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这意味着清宫半月之费可购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居当时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
【衣食住行】
衣远超一节车厢!
慈禧的服饰很多。她乘火车去奉天时,有专门一节车厢载运她的服装。她并不预备在那边耽搁太久,因此所带的衣服只是晚春时适用的一部分。但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龄惊叹:“它的伟大和富丽几使人目为之炫,神为之夺。除却你能看见的一片彩云似的锦绣之外,你就不用想细细鉴别它们。因为它们委实是太多了,太美丽了!”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双。
太后身高中等偏低,喜欢穿高跟的鞋,有的高达6英寸。她有一款大典时才穿的绣花鞋,鞋底很高,四周缀有小珍珠串,如同穗子一样。
慈禧与多数女人一样,喜欢检阅和欣赏自己的衣物。有些衣服虽是从不再穿,却因有纪念意义,如数十年前她为贵妃时穿过的衣服,时常要叫太监取来把玩,追念往日的绮年玉貌,美景良辰。
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总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由两个太监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队伍。
女为悦己者容,
慈禧花在“梳妆台”的时间,
也十分的惊人!
织锦多格梳妆盒
象牙雕花镜奁
发式——“大拉翅”
据说是她自己所创,后来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戏剧舞台上。慈禧的“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两把头的头饰有扁方、簪、头花、流苏等。
碧玉朝珠
折花寿字钿子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头簪
慈禧夏天最喜欢戴的扁方是六十整寿时张之洞进贡的,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慈禧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大拉翅”发髻正中的大朵珠宝头花。
皇室“珠宝狂”
银粉盒
画珐琅花卉粉盒
珐琅瓜形胭脂盒
翡翠“发烧友”
“福地福人居”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
“御风而上”玻璃种翡翠
“福从天降”三彩翡翠
“日日茂盛”翡翠
“岁月惊喜”三彩翡翠
“蝴蝶翩翩”玻璃种翡翠
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的油画像中,有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头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但卡尔说:“慈禧佩戴之首饰,种类虽多,而终不过珠翠二者。”
金镶东珠耳环
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银镀金东升簪
“据说宫里各种首饰都有,但我只看见过慈禧常戴的几种。她最爱的是一个翡翠戒指,一个碧绿戒指,还有头上戴的几朵珠花和一件珍珠串起的披肩。慈禧还戴一副小珠子耳环,永远也不摘下来。”据老太监们说,这副耳环是慈禧进宫时,咸丰皇帝赏给她的。慈禧每次戴两副耳环,因为她有四个耳孔。”
御用瓷器——大雅斋
“吃饭100道菜怎么了?
衣服一车厢怎么了?
过个生日花一万两黄金又怎么了呢?
搞个御用瓷器名儿才叫厉害,
想怎么烧就怎么烧,
有钱就任性!”
“大雅斋”是堂号,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同时也是慈禧个人审美情趣的象征,在处理朝政之余,她舞文弄墨、写诗作画,“大雅斋”正好契合了她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清代诗文及诗注可知。
故宫藏瓷(大雅斋)
“大雅斋”瓷器,得名于口沿上书“大雅斋”三字,属于堂名款瓷器,是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长期以来,“大雅斋”瓷器珍藏深宫,世人很难一窥真容。
大雅斋瓷器奏折
大雅斋瓷器
这些浓艳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
大雅斋绿地粉彩花鸟图渣斗
但也有人说大雅斋瓷器,体现了慈禧的庸俗与低品!虽色泽绚丽,但不用细观,就可看出釉面粗糙,犹如老女人的脸,凹凸不平。
想当年雍正帝的瓷器,“琢器皆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作品中呕心沥血的成分,无人可企及!俗不可耐的慈禧,炫彩而又粗糙的大雅斋,大雅何在?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