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们终于返校后,家长们还是不轻松,操心完日常,又要操心学习:上课好好听讲,和同学好好相处,今天开始早睡早起到,不能再三更半夜还扒着手机不放……
而孩子们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三更半夜”是什么意思?
……掏出手机查百科?
看起来有点无聊?那么,再看看这个回答:
“五更”是汉代开始通行的夜间计时制度,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大约两个小时。“五更”也叫“五夜”最初以甲、乙、丙、丁、戊命名,称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叫“五鼓”,更夫用鼓打更报时。宫廷巡夜的警卫交接班都以五夜来划分安排,闻鼓声交接班。
“三更”指夜晚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因此“三更”就是“半夜”。那么,为什么把“三更”和“半夜”连用呢?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原来, “三更半夜”这个俗语竟然还有阴谋的含义在里面。
此语出自《宋史·赵昌言传》。朋党是古代中国官僚集团特有的现象,士大夫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或者为了政治理想的实施,朋比结党。其中因科举而结成的朋党叫“科甲朋党”,是宋代以来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朋党。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有三人中了进士,状元是胡旦,省元(第三名)是赵昌言,同榜中还有一位叫董俨。三人都做了官,胡旦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赵昌言任工部侍郎,“董俨任掌管财政收支的度支副使。赵昌言和当时掌管盐、铁、茶专卖以及征税事宜的盐铁副使陈象舆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陈象舆不是赵昌言同年进士,但也加入了这个小集团,再加上一位任右正言(谏官)的梁颢, 五人结成了科甲朋党,成为当朝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当朝宰相赵普和太子元僖。
这个科甲朋党的小集团活动异常频繁, “四人者,日夕会昌言之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不管白天深夜,他们总是聚集在赵昌言的府中商讨政事。由于是公开结党,因此朝野上下都知道这个小集团,京城民谣因而称之为“陈三更,董半夜”,“陈”指陈象舆,“董”指董俨。
这个小集团指使受人雇用以抄书为业的佣书人翟颖上书诋毁时政,并且狂妄地自荐为大臣,又举荐可以充任辅臣的数十人。 结果是宰相赵普流放了翟颖,同时将几人全部贬官,这个“三更半夜”的科甲朋党被一网打尽。
从此之后, “三更半夜”就成为一个固定用语,指深夜,同时含有贬义成分,比如坏了良心的人会招致“半夜三更鬼敲门”。
成语只是字典里的样子吗?也许,我们可以说“不”。
翻开《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
孩子会看到 最有趣的百科全书
“胆小如鼠”的“鼠”是哪种老鼠?“尾大不掉”说的是谁尾巴大?
媒体人会看到 让你文案level骤升的美丽词汇
金声玉振、旧雨新知、折冲樽俎……
文学生会看到 书上没有的词义流变史
“半截入土”原来指过了半年时间?“沆瀣一气”原本是称赞一对知己的情感?
历史爱好者会看到 好笑或好哭的历史故事
“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吃瓜群众会看到 热搜预定的颠覆性冷知识
#孔子 以貌取人# #鲁国外交部季武子发言 鲁国是晋国的臭味#……
也许还有《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的老读者
熟悉的有趣与严谨 我们重新出发
它也是一间设计精美的纸上美术馆
“三令五申”配上明刻本《春秋列国志》的插图
“文不加点”以李白的《上阳台帖》为例
精选自中国古籍古画与日本浮世绘的100幅图,全彩印刷,或以形似、或以神同,铺展开一片亲切可感的时空隧道
手作式的线传裸书脊装帧,还你展开一本古书的安静与温柔
▼
《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
许晖 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8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