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后期,刘备和曹操已经先后去世。这时候就属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的对战最为精彩。而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是棋逢对手,双方你来我往,谁也攻不下谁。例如诸葛亮曾摆出一道空城计,就让司马懿率着大军撤退。
而诸葛亮最后能够成功的骗过司马懿,不仅是因为利用了司马懿此人性格多疑,更因为诸葛亮身边站着的两个人,让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身边站着的两个人,就是他的两个书童。
大家或许都将空城计这个典故的视线,集中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身上。在司马懿率领大军前来的时候,诸葛亮让一些老兵在城外打扫,并且自己登上城楼,悠然自得的弹琴、喝茶、唱歌,显得很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样才让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还有后招,不敢贸然进军,最后细思极恐之下,只好撤兵而走。其实司马懿最后撤兵,不仅仅是因为怀疑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面对敌军攻城不仅大开城门,而且非常的怡然自乐。
还因为诸葛亮身后所站的这两个人,这两人就是一直随侍在诸葛亮身边的两位书童。当时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如此表现的时候,其实是不知道诸葛亮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他有两种怀疑,一种就是诸葛亮故弄玄虚;第二种就是诸葛亮其实胸有成竹,已经布好了埋伏,就等着他进军歼灭他。
当然让司马懿偏信第二种观点的,诸葛亮身边的这两个书童,可谓是出了不小的力。因为诸葛亮是一个胸有沟壑,面不改色之人,所以他能够装得非常的淡定。而安安静静的跟在诸葛亮的身边书童却是年纪尚小,没有什么城府,自然什么都表现在梁上。
司马懿就是看到诸葛亮身边的两位书童,如此淡定的时候,这才偏信了第二个观点,最后撤兵而走。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最后能够成功,其实多亏了两个无名的人才,就是他的两个书童。
如果他的书童表现得非常的慌张凌乱的话,那么司马懿马上就会识破诸葛亮的计谋,那么诸葛亮就可能会被司马懿生擒,而蜀国将惨败。但是正是两书童的淡定,才让司马懿云里雾里,为了保险起见,不敢出兵,最后撤退了。
不过两书童能够如此淡定,也是因为在诸葛亮的身边耳濡目染。也正是诸葛亮教导的好,所以两书中才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心理,正是他们主仆三人的相辅相成,最后才得以解除危机。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8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