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白龟入梦:他进入内阁的曲折经历

萧家老大 2023-09-18 05:50:27

白龟入梦:他进入内阁的曲折经历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荆州府江陵人(今湖北荆州),时人又称张江陵。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万历皇帝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卒,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

去世后,张居正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恢复名誉。

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县一位秀才的家里出生。据说,张居正出生的前,其曾祖父做了个梦:梦中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同年,张居正做了补府学生。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张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张居正入选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夏言夺得首辅后,因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为此,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而这些没有引起嘉靖皇帝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张居正因病请假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开始游山玩水。在这三年中,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使他发现了新的问题,他在《荆州府题名记》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一切,使他侧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他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在裕邸期间,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高拱下台后,张居正掌翰林院事。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竿”了。入阁以后,正值明王朝流民四散草野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此外,内阁内部的政治斗争,日益白热化。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继任首辅,他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宫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致仕。次年(公元1569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大权。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进攻大同,计划称帝。张居正闻悉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比吉和乳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请求内附,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

鉴于此事非同小可,张居正写信,要王崇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子死时,遗一小孩即把汉那吉,把汉那吉长大娶妻比吉,后又爱上姑母之女三娘子并再娶。然而,身为外祖父的俺答,也爱上了三娘子想据为己有。于是,祖孙之间为一个小女子心中结怨,演出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

张居正接到报告,再次写信给王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子孙首者,赏万金,爵通侯。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 然后,张居正指授方略,要王祟古、逢时奏疏皇上纳降。

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俺答的骑兵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王祟古早在张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要挟,俺答终于被迫妥协。张居正顺水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汉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叛臣绑送明室。

把汉那吉穿着皇上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感动,表示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朝友好相处。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明穆宗在张居正等人的力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进行贸易。北部边防的巩固后,张居正可以把注意转向国内问题了。

(本篇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7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