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207年),为肃清袁绍残余势力,也为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烧杀抢掠问题,曹操决定远征乌桓。这两股势力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最后障碍,必须彻底消灭,为接下来南下平定东吴做好铺垫。
在曹操主力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张辽已经率领先锋部队击溃了乌桓主力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史称白狼山之战。按理,敌军主帅都被斩杀了,攻下乌桓军大本营应该轻而易举。
没这么简单,曹操率部攻打柳城多次失利,郭嘉也无可奈何。就在这时,一位天才少年登场了,他向曹操献上了十条计策,曹操采纳其中一计,很快就攻下了柳城,“后太祖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这位天才就是周不疑,当时他年仅16岁。提起三国时期的天才,很多第一时间想到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事实上,周不疑也是一位天才,而且和曹冲齐名。周不疑,东汉末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阳县),舅舅是荆州刘表别驾刘先。
史书记载,周不疑年少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17岁时就着有文论四首。刘先希望周不疑能跟随刘巴学习,遭到拒绝,原因是刘先认为周不疑是天下奇才,自己是无法教授他的。
当刘表投降曹操之后,周不疑去了许都,曹操也非常欣赏周不疑,他准备将自己女儿嫁给他,遭到拒绝。不过,周不疑还在曹操面前露了一手,“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不疑见太祖授纸笔,立令复作。太祖异而奇之。”
很快,周不疑和曹冲两人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天才对天才,那将是何种场面。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聪明绝顶,性格仁厚。可惜来不及施展出众的才华,并英年早逝。然而,曹冲去世不久,曹操就命人刺杀了周不疑,这是为何?在刺客行动前,曹丕也询问父亲原因并劝说放弃,结果被曹操一顿臭骂。
曹操告诉曹丕,自己杀掉周不疑是有原因的,“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有人说,如果周不疑不死,后来他可能能庇护曹家,甚至能阻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可惜一个绝世少年,只是稍微露出一丝才气,还没有来得及建功立业,就死在了曹操手上。周不疑莫名其妙就被杀了,实在太可惜。
参考资料:《三国志》、《零陵先贤传》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也赞成这种说法,郭嘉鬼才,看看以下这些人的评价你就知道他又多优秀了毛泽东曾对此人大为赞赏,称赞他“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曹操曾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因为郭嘉比曹操小15岁,曹操曾多次对人说,要将身后之事托付给郭嘉,也就是说辅佐他的儿子。
郭嘉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他原来是袁绍请去的并且厚礼待之,但是郭嘉去了仅仅几十天就看出袁绍不是治世之才,就决定退隐了,一直过了六七年隐居生活,郭嘉退隐时正是袁绍辉煌的时候,由此可见郭嘉的识人之才和魄力。
郭嘉因为英年早逝,从军十一年,屡现奇谋,主要计策如下
1、劝说曹操征讨吕布,解除与袁绍决战的,当时曹操围困吕布半年没能取得胜利,士卒倦怠,有撤兵之一,是郭嘉力荐,他说吕布更疲劳,最终曹操擒住了吕布,印证了郭嘉的说法。
2、现十胜十败的说法,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决心,最终曹操通过这次战役统一了北方
3、官渡之战时,孙策扬言要偷袭许都,郭嘉成功的预测孙策暴躁必死于小人之手,不用回兵许都,结果正如郭嘉所言,当然这个我个人觉得有点侥幸
4、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儿子合兵一处共同抵抗曹操,又是郭嘉成功的预测,如果不攻打他们,他们必然内讧,如果攻打反而促成他们齐心合力,最终证明内讧消耗了他们的实力,被曹操所灭
5、在袁绍的儿子袁尚逃到辽东时,郭嘉主张远征乌桓,因为他认为乌桓自以为曹操离他们远不会这么快就能打他们,因此不做准备,而公孙康必然杀了袁尚,因为怕抢他地盘,如果去打公孙康,必然促使他们和做,结果正如郭嘉所料
11年啊,他只和曹操打了11年丈,但是这些计策确实其他谋士一生几十年都未必能想到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4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