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我国着名小说版本目录学家孙楷第先生在其所着《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一书中,描述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一部崇祯本金瓶梅(简称内阁本),提到内阁本封面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原书有图、弄珠客序、廿公跋。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金瓶梅》书影
但现存的内阁本之图、序、跋已经遗失,且每一册封面题名为“全像金瓶梅”,致使很多的研究者、读者对“内阁本”的名称有茫茫然之感。那么,原书封面题名究竟是“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还是“全像金瓶梅”呢?以现存的资料略作一分析:
1
孙楷第着《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有孙楷第、郑振铎、黎锦熙三序,主要以孔德学校及马廉先生之藏书形成的《近代小说书目提要》(马氏、孙氏参与编撰)和孙氏《日本东京及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而汇成。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先看看孙先生《小说书目》之《日本东京及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及其中所着述“内阁本”的原文:
1、《日本东京及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
以这书目分部来看,所着之书为其亲见。
2、原着文字:
金瓶梅一百回
存 日本内阁文库藏明本。封面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图百叶。正文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八字。首“东吴弄珠客序”、“廿公跋”。日本长泽规矩也藏本与内阁本同。……
《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
该《目》在1957年10月6日孙先生《重订通俗小说书目自序》中言:“写完在1932年上半年,明年3月出版,……”
①、据此,孙《书目》写于1932年下半年,并于第二年三月(1933年3月)出版。也目前最早着录“内阁本金瓶梅”的。
②、结合现在所出现的资料显示,孙先生当时对“内阁本”的描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a、当时孙先生已经认为是明刊本。
b、当时孙先生所言题名处究竟是“封面”还是“扉页(牌记页、现称版权页)”?
c、图百“叶”,还是图百“页”?
d、当时“内阁本”还存有图、弄珠客序、廿公跋,与当时长泽规矩也先生所藏另一部(现称东大本)相同。
内阁本封面题名“全像金瓶梅”
2
其中所涉之书,应该是孙氏亲见和通过日本友人而亲过者,那么他描述的“内阁本”书名与现存封面所题之书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孙目》前的内阁文库藏本金瓶梅应该有以下三个称谓,孙氏在描述时取点不同所致:
①、目录、正文之首行,名为“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新加坡南洋出版社采用1963年《大安》杂志附图内阁屝页,题名“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
②、1963年第5期《大安》杂志在介绍大安本时,附录了据说是内阁藏崇祯本金瓶梅的几幅书影,其中有一幅是内阁本的扉页(或牌记页、版权页),该扉页特征:右上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中间大字书:金瓶梅。左中上题:本衙藏板。整体则可谓题名“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
王汝梅先生于1989年在齐鲁书社出版《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时,书首书影中出附录了该内阁本扉页,并在前言中又提到另一部残存四十七回本金瓶梅,“……但扉页则依内阁本所谓(原本)扉页格式刻印”(笔者按:注意“扉页”二字)。
齐鲁书社《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所录内阁本扉页、序书影
③、据后来遗失了图、序、廿公跋的情况和现存凡二十册来看,当时应该是二十一册,而序、廿公跋,应该为现存有“目录”之第一册之首部,扉页则也在本册(按:序、跋、目录、正文在一册的科学性安排来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而图则另为一册。或者是图、序、跋、扉页则在一册。
④、现存封面上题名,每一册(包括八十年代,后配之古佚本复制图册)均题为:金像金瓶梅。
2.、从上述几种称谓来看,孙氏《书目》描述书名时, 可能是孙氏描述的书名与封面题签书名的取点不同,有以下情况二种情况:
①、孙氏可能直接把扉页之名,作为书名录入《书目》中。
②、把牌记页之名,误写为封面题名,
③、忽略了封面题名“全像金瓶梅”,或认为封面题名是后补的而废弃不用。
3、“内阁本”的封面题名,究竟是“全像金瓶梅”还是“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呢?
内阁本正文、目录卷首题名“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
①、孙氏的《书目》出版是在1933年,其了解内阁藏本金瓶梅的时间应该是在这之前不远,如果原书封面题名为“新镌批评绣像金瓶梅”,那凡二十册,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有封面损毁而缺也应该留下一点珠丝马迹。
换而言之,就算封面题名全部损毁,而后来的重新更换过程中不可能无根无据地题名为“全像金瓶梅”,就算无原书封面题名,也应该是按“牌记页”题名或正文卷首之名来重题封面之名啊!
据孙《目》所着,那封面(按:笔者认为是扉页)“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之名,当时不是还在吗?怎么后来就全部更名为“全像金瓶梅”了呢?这种无根据的做法,我想日本国的图书馆管理专家们不至于差到这个水平吧!
中华书局版《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本配图遗失后,用古佚本复制图补配时,那图册重新题名为“全像金瓶梅”,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②、日本荒木猛原先生据书封面衬纸上的内容等考证,初步证明了该书的出版年代、书肆及刊刻者,也证明该书在后来的流传,特别是在孙氏《书目》出版之后,整体封面没有更换的痕迹。而后来遗失而以古佚本所配之图,也应该是以现存的其他封面题名为依据的。
③、日本着名金学学者荒木猛原、长泽规矩也、鸟居久靖、大冢秀高等以及中国的金学专家,在近几十年的金瓶梅研究中也没有相关的记载,证明“内阁本”在孙着《目》后,有重新更名的记录。
④、从近年内阁文库公开的彩色扫描件,内阁本的内页及藏书章“秘阁图书之章",均没有近现代重新装订的裁切痕迹,也没可看出封面是重新装订的(除八十年代补配图册外)。
完整的内阁文库藏书印
3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①、日本国内阁文库藏崇祯本金瓶梅(内阁本)的原封面题名是“全像金瓶梅”,而“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之名是指“扉页(或牌记页)”上的题名。现有部分学者则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称呼之也是不科学的,因崇祯本中很多正文卷首都是这个名称。
②、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所着录的内阁本封面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的说法有误,那“封面”二字应该是指“扉页(牌记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