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为何青铜器如此珍贵 回顾青铜器发展史,了解青铜器背后的智慧

大白读史 2023-09-18 00:15:49

青铜器是我们国家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发明,但是青铜器并不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发明出来的,青铜器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是6000多年以前的,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就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距今5000到4000年,就相当于尧舜禹时期。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所以青铜属于一种混合物,并不是仅仅有铜,还有其他的一些金属物质,金属物质的含量不同,呈现出来的青铜器也不尽相同。就是特点不同等。青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虽然我们的青铜器晚于其他的国家,但是,我国的青铜铸造技术,铸造工艺,纹饰等各个方面都是要优于其他的国家的,我国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也是我们青铜器能够在世界上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我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很值得学习,因为我国的铸造工艺使得我国的青铜器在早期并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青铜器,这也就使得我国的青铜器特别的贵重。

我国青铜器起源于上古时期,就是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经发现一些古文献中就提到青铜器的制造了,这个时期大多数的青铜器都是小件的工具和装饰品。

这个时候的青铜器的品种是十分少,不像后来那样品种很多。而且这个时候的青铜器大部分是没有纹饰的,有纹饰的也仅仅只是星条纹,三角纹等几何图案。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现在在河南的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了。

接下来就是我国的青铜器的发展时期了,这就需要把商代分开来看了。在商代早中期就是我国青铜器的高速发展时期了,这个时候的青铜器种类和数量明显的增多了,而且在纹饰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几何图案变成了兽面纹,就是动物的纹饰。

还有连珠纹,涡纹,单层条带状纹饰等等。连珠纹又被称作联珠纹、连珠、圈带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是由一串相互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成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珠”为实心圆,有的为空心圆,还有的是同心圆。

涡纹,其实也就是像漩涡一样的纹路,就这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呢,也是河南的,是河南郑州的二里岗文化遗址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青铜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青铜器就逐渐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商代晚期到西周的早期了。这个时候的青铜器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像那种体积大,方形的青铜器也越来越多见,除此之外,西周的时候,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越来越多。

铭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听说过妇好墓,在妇好墓中我们就出土了很多这样的青铜器,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三联甗和鸮尊了。

等到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所有的事物都会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来一些下降的趋势,而青铜器也不例外。在西周的中晚期和春秋早期,青铜器就经历了一些转变,这一时期青铜器中酒器大减,而食器和乐器逐渐增多,这也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有一定的关系。而且除了种类以外,青铜鼎的形制特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的铭文多为长篇,多记载祭祀,战争,赏赐等内容的。而且他的纹饰也发生了变化,多流行波带纹,窃曲纹。窃曲纹其实就是动物纹路的一种抽象画法,一般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

这种纹路打破了夏代以来的以直线为主和以对称为主的纹饰特点,但是也并没有彻底的摆脱,还是有一些直线和对称的。另外还有重环纹等几何纹饰,风格就逐渐变得简约,朴实庄重了。

当一个事物出现下降趋势了,就需要自身的调整,如果一直循规蹈矩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青铜器在春秋中晚期战国中期,他就实现了自我的改革,这也是青铜器的中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青铜器进行了工艺创新,这种方法称为失蜡法。这种方法就是先用腊制作器物模型,然后再内外用泥膜,留上小口,等到它干燥以后进行焙烧,等到它的腊液流出,再进行注入铜液,等到冷却以后再去掉泥膜,这种方法也叫做熔模法。

除了他的工艺创新之外,它的装饰工艺也进行了创新,但是它的创新是在春秋战国的中后期,它又新出现了很多的装饰工艺方法,比如模印法、其作法是用一块印花模子,刻出基本花纹,趁陶模胎尚未全干时,用印模在上面打印出一个个花纹,一般都打印成规整的四方连续图案。

它就像用一个单个的模子然后仿制出其他一模一样的,然后在进行刻画等一系列的纹饰。线刻法,其实就和篆刻差不多的,就是在一个平面上刻出两条阴线来突出两条阳线。镶嵌法,鎏金法,鎏金法又称镀金法、烧金法、火镀金或汞镀金。

即首先将金块锤揲成极薄的金片,越薄金越容易熔化,再将金片剪成金丝,这时便可点火,让金丝在高温下熔入水银中,制成银白色的泥膏状金汞合剂,俗称“金泥”。将金泥均匀地涂抹在器物表面,然后移入高温炉火中烘烤,汞遇热蒸发,金留存于器表,多次重复之后,器表的金色便逐渐明显。还有彩绘等方法。

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感觉。除了这些以外,他的纹饰改革也不得不提,他流行了纤巧细腻的蟠螭纹,蟠螭是一种动物。

战国时期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蟠。虺纹和人物画像类型的纹饰。而且,长篇的铭文也开始减少,鸟虫书等比较艺术化的字体也逐渐流行,出现了全新的艺术风貌,风格也是那种清新华丽,轻巧自由的那种。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总会出现优胜劣汰,青铜器在战国中期以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到最后,被铁器代替。

我国青铜器的历史。

在奴隶社会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虽都为奴隶生产,但已有了一定的分工。分工促进了生产和生产技术,特别是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了金属矿砂,并掌握了冶炼和铸造技术,这就为雕铸青铜器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奴隶阶级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所创造的灿烂艺术遗产之一,它与原始时代的陶器制作同样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种类繁多,造型新奇,纹饰精美而著称,在中外文化艺术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而著名于世。”(《中国古代青铜器》——《人民画报》1972年第六期)有的历史学家把我国夏、商、周奴隶社会时代也称之为“青铜时代”。共所以名为“青铜器”,是因为它是用铜与锡合金铸成,其成分的比例,因器物的用途、类别的需要而有差异。这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在冶炼技术方面已具有合金的科学知识。至于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花纹的设计、雕模等艺术和技术,无疑是在长期塑造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史籍记载,殷商时代,为奴隶主服务的官府手工业,有土,金,木,石,兽(皮革),草(苇席)等六工;到了周代,更有珠),象(牙),玉,石,木,金,革,羽(毛)等八材之分。所有这些手工艺多与雕塑艺术有直接关系。其中最著称的是工奴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发挥集体智慧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器雕铸艺术。
中国奴隶社会时代大量制作的青铜器,不仅为奴隶主阶级所占有,而且是他们统治势力的象征。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往往由于各种政治特权,如祭祀,战功、册命、赏赐等,驱使奴隶工匠雕铸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另外还有乐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等等,其名称和造型样式,远较原始社会的陶器为繁复多样。这类青铜器,性质上虽属于工艺品制作,但从设计塑型、雕模,尤其是器身的花纹装饰,都属于雕塑艺术的创作范围。商、周青铜器制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形和纹饰的构成上,是运用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不论器形整体或纹饰部分,都显示出浑朴、庄重和精致、瑰丽的气质,但同时也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氛,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观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只是“一般地受支配”,并不完全消除被统治的工奴们对艺术创造的才智,这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可以从青铜器艺术上得到印证的。商、周青铜器与原始时代的陶器塑作相比,在雕铸技术上远为进步。而有关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也远为复杂。从器形花纹设计到雕模铸造,特别是花纹和雕模的工作,要按照不同的器物形象、用途,来决定花纹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施以不同的阳线、阴线和浮雕等手法。如此,制作一件青铜器,就需要多方面才能的工奴雕塑家来集体完成。它的制作目的和要求,虽然是受着奴隶主阶级思想的支配,但在多种多样的器形和花纹的设计制作中,也体现了身受压迫的工奴们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依照现在公认的历史断代,中国的奴隶社会,除夏代尚少发现遗物外,由商、西周到春秋,共历一千一百多年(公元前16世纪——前476年),其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意识,更因地区、风习、爱好的不同,审美观点各异。这反映在供奴隶主享用的青铜器上,包括盛酒器、饮酒器、煮食器、盛食器、盛水器、和取水器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制作,不论是器形或纹饰,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在器型类别上,商代最多见的是鼎(方形四足)、尊、爵、觚、觯、觥、偃、簋、彝、豆等,西周和春秋的青铜器,名目更加繁多,除部分袭用商器之外,常见的有鼎(圆形三足)、鬲、匜卣、瓿、壶、盘、盂、甑、钫、敦、鉴等。另外还有属于兵器的戈、矛,属于乐器的钟、铙、等。在纹饰方面,由早期多见的云雷纹、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蝉纹、蚕纹,到后期的蟠螭纹、环带纹等等。其组织结构形式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单独纹样多种。据统计,商、周青铜器花纹的种类名称,不下数十种之多。在造型风格上,早期的纹饰多奇幻谲诡,显得严肃神秘,随后则逐渐变为精巧,简练,手法细致,并且渐趋写实。这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和对于自然现象的不同理解。另外,夏代的青铜器虽未发现,但从殷商青铜艺术已经灿烂发展来说,在其前必有一个创始阶段,应是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
在青铜器中,四足或三足两耳的鼎是最多见的,其造型也有多样。如商鼎特别庄严,典重,具有一种端庄稳重、屹立不拔的气质,犹如一件坚实的雕像。西周、春秋以后,形制渐异,特别在诸侯称霸时期,地方特色显著,如安徽出土春秋时期的楚国鼎,只从形象上就能看出当时楚国国力强大,具有雄视一世的气魄。如以之与造型圆熟的战国鼎作一比较,更令人觉得它们虽属一件实用器物,但似乎又是赋有性格内容的人像雕塑作品。其它的青铜器,在不同时代的纹饰上,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如1970年在湖南宁乡出土的一件商代提梁卣,1966年在湖北京山出土的一件西周方形壶和1955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一件春秋时代的莲瓣纹圆壶,从繁缛的夔龙夔凤纹转变为细致精练的螭云纹。到春秋时代,纹饰变得细小,同时用立体的圆雕以作为装饰之风盛行,并且多用现实中的动物题材,在造型上和整体结构上,都显得形象生动而富有艺术手法。从以上三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也可以看出在时代变化上的一些特点。

青铜器从简单走向丰富的过程是怎样的?

除了禹铸九鼎之外,有关夏朝的史料上还有夏禹之子夏启炼铜的记载,说明夏朝中期,我国青铜器铸造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我国历史正式走进了青铜器时代。

通过对夏朝后期青铜器以及铸铜遗址的发现和类别形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夏代青铜器有几个特点。

首先,贵重的青铜器基本上都是出在形制较大、随葬品丰富的奴隶主贵族大墓之中,表明当时贵重的铜器手工业产品皆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当时的青铜铸造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夏代王都二里头遗址铸铜作坊应当是由王室官吏经营管理的。

其次,夏代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礼器和兵器,表明在奴隶制度下的夏代铸铜手工业生产主要是用来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在我国奴隶制国家里,奴隶主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目的是使奴隶主的利益通过祭祀得到祖先和神灵的保护,又通过战争来扩充土地,掠夺更多的财富,并用武力来镇压奴隶的反抗。

因此,在奴隶主控制下的铸铜手工业必然是用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主要生产奴隶主贵族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和打仗用的兵器。

再次,从铜器出土的数量、种类和器形看,夏代铜礼器的组合十分简单,主要是以铜爵为主,在发现铜礼器的11座墓中,就有9座有铜爵,而且有两座墓中发现铜爵各两件。

在墓中铜爵都是单独出现,只有一例是爵与斝相组合。另外也有单独一件斝或一件盉的,也见有一座为鼎、斝、觚3件相组合的。

另外,夏代青铜器造型一般比较简单,不少小件的生产工具和兵器,如扁体四棱的铜锥、短小扁薄的铜A、锥形和圆叶形的铜镞、上端无銎的铜凿、铜锛等,均应是仿制石骨蚌器而做成。

同时,夏代铜礼器的器壁极薄,其型制仍处于原始的雏形,如束腰平底爵、圆腹平底空心锥足鼎、束腰平底或圜底空心锥足斝等,均是同类铜器中昀早的形式。夏代铜器未见铭文,大多数都为素面,只见有部分铜器上有简单的纹饰。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夏代青铜器总计约有60多件。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礼器或容器、兵器、生产工具、乐器和装饰器5类。

从种类看,已较铜石并用时代有了极大的丰富。其中青铜礼器包括有鼎、斝、盉、爵4种。

遗址有青铜网格纹鼎一件,圆形,敛口,折沿,鼓腹,平底;环形立耳,3条四棱空心锥足。腹饰带状网纹。器壁较薄,壁内一处有铸残修补痕。口径15厘米,底径90厘米,壁厚0.15厘米。此鼎是我国昀早的铜鼎,对于研究青铜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有铜斝3件,均做敞口,束腰,鼓腹,侧附半环形耳,三空心锥足,口沿立两矮柱。根据底部的不同可分为两式:

一式为圜底斝,圆腹,圜底,口沿柱做齿状。口径14.5厘米至14.8厘米,腹径8.9厘米,高27厘米,壁厚0.2厘米;短颈,腹外撇,底部外凸,较细,口沿没小柱。腰部饰细凸线纹4周,并相间圆圈纹3周。

另一式为平底斝,体瘦高,腹外撇,宽平底,半圆形空心锥足,口沿两柱做三角形锥状。

从整体观察,斝的器鼓腹部分似乎归属于三足部分,3个锥形足与器腹相通,这是由于那时期铸造技术还没有解决内范悬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缺陷,但也成为育成期铜器特点之一。在口沿部分设置一对柱,柱为三棱形,整体似钉。内口沿有一圈范线,口沿也经过加厚。其鼓腹部位出现圆突的圆形装饰,这是火纹的滥觞。

遗址还有铜盉一件,肥头瘦足,头做圆顶平底,顶部有椭圆形口,口下有扁平带镂孔的半环形,对应一侧有管状流,下有3条三棱形空心锥足。此盉是铜盉中的昀早形式,时代属夏代晚期。另有铜爵11件,均做出了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侧有扁平形,下有棱形实足。器体较矮,流比尾略低,底腰呈椭圆形,三足规格不一,两足三棱形,一足四棱形。流尾长14厘米,高12厘米。还有一件流尾略上昂,足做较细的三棱锥形,微向内敛,上有镂孔。流尾长14厘米,高15厘米。

还有的流尾细长,略微向上,口沿处两柱作锥形,腹明显外撇,三足做细长的三棱锥状。腰侧扁平扳饰条形镂孔,腹部一面有两道宽凸线,中间排列5个乳钉。

还有两件流细长上昂,腹外鼓。上部有长形镂孔,腹部饰有镂孔4个,其四周隆起如兽眼。再来看看两件铜角,为带管状流的爵。一件发现于河南洛阳洛宁,凹弧形敞口,两尖尾上翘,体扁圆形,束腰平底,宽扁半环形和管状长流,底下有三棱形锥足。

另一件敞口呈凹弧形两端尖锐,口沿有加厚唇边,器身狭长呈扁形,底部有假腹,腰侧有扁形,腹上有一斜置的管状流,流上有钩形棱脊。假腹下设有3个三棱形锥足,其上有一周圆孔装饰,好似联珠纹。

爵和斝、盉构成了所谓夏代酒器组合,萌生期铜器器壁普遍较薄,这样可以节省贵重的青铜原料。

而有一件管流爵三足残缺,与一般铜爵不同,此器一侧斜置一流,流上有两个曲尺形装饰物,没有一般的狭流,敞口,两端呈翼形,靠近管流一侧略高。口沿略厚,防止使用时破裂。

这件铜爵器鋬特大,平底,设置了有一排圆孔的假腹。腹上饰有弦纹和乳钉纹,这时期的乳钉纹很特殊,为实心,区别于后期与此相似的空心连珠纹。管流口部水平线低于器口,这样液体会自主溢出。

从痕迹来看,管流前端断缺,可知管流应该更长。

夏朝青铜乐器只发现铃一种,装饰品有铜牌饰和圆形器两种。铜铃均做上大下小的筒形,平口,顶附半环钮,侧有竖扉棱。近口部有凸弦纹一周。

铜牌饰均做长圆形,中间做成一面略凸的镂孔,两侧各附两个半环钮,以不同的绿松石片镶嵌排列成精巧的兽面纹。中部束腰,近似鞋底形,兽面纹鼓目,卷云竖眉,圆鼻。有的做圆角梯形,兽面弯眉,圆眼,尖鼻,嘴长利齿,身饰鳞纹,形象威武凶猛。

铜圆形器做圆形,镶嵌绿松石。有的做圆泡形,周沿较平,中间隆起,沿上附对称的小圆孔,并镶嵌绿松石,隆起部分有草席痕。

有的做正圆形薄片,一面以长方形绿松石镶嵌形似钟表刻度的图案,中间两圈各12个“十”字形。

这些器物属于夏代晚期,都是用绿松石镶嵌装饰的铜牌饰,打磨非常精细,颜色较为统一,显然经过精心筛选。在粘贴时很可能采用动物胶,比较牢固,几千年来只有很少一部分脱落。

透过脱落的部分可以观察到,松石片非常薄,这要花费很大工夫才可以做到。绿松石装饰工艺一直沿用整个青铜时代,常见于形制较小或者礼仪用器之上,是异常精美的装饰。

铜牌饰都位于墓主胸口左侧,应是较为珍贵的装饰品。另外,铜铃则位于墓主腰部,个中是否有联系,尚待研究。

夏代的青铜兵器有戈、戚、镞3种。

其中一件铜戈援中有棱脊,锋成三角形,援面由脊向刃斜抹,近刃处有一道细沟,十分锋利。内较窄,与援直角相接,中部有一圆穿镶嵌绿松石的凸起云纹。

另一件铜戈呈窄条形,援内相连无明显分界,戈身从内向援逐渐变窄,向前聚成尖锋,援中起棱脊,援面从脊开始向两侧斜抹,近刃处有一道细沟。锋刃十分锋利。内较平,前部安柲,中部有一个方穿,穿后有4道凸起的竖线,线后有4个较长的横齿。

铜戚做长条形,横切面呈长椭圆形,刃部略外侈,形似长条窄身斧,内扁平,上有一方穿,内与身之间有向外伸出的齿形阑。

铜钺做长方形,一端略宽为平刃,另一端中间略微凸起,饰带状的网纹一周,其下有一圆穿孔,宽6.1厘米,刃宽7.6厘米,残长3.5厘米,厚0.5厘米。二里头的这件大钺援部接近正方形,有别于上下援部曲弧的形式。这样的大钺仅发现数例,大钺作为礼仪用器,仪仗用器,应该用柲穿束立起。

靠近内部之处设有两个长方形孔,用以拴系皮条,来捆绑长柲。如此重量的大钺想必其柲也是很粗大的。

夏遗址发现铜镞10余件,大致可分为:尖锥形镞,横切面呈梯形;圆叶形镞,铤做三角锥形;双翼镞,圆脊,翼后有倒锋,长圆铤。圆脊,翼无倒剌,铤圆形粗大,身做三角形,棱脊,两翼内凹,棱形铤。夏朝青铜生产工具数量多,有锛、凿、A、锯、钻和鱼钩6种。遗址发现铜锛两件,均做扁平长方形,一面刃。还有4件铜凿,均做长条形,一面刃。一件剖面呈梯形;一件通体呈方柱形,顶端有锤击痕。此外,遗址还有铜A9件,铜锯一件,扁平长方形,一端较窄,下侧带锯齿;铜钻一件做锥形,尖部锋锐;铜锥一件,体扁平,向一侧弯曲,四棱向聚成尖锋;铜鱼钩一件,由细圆锥的尖部弯曲而成,另一端凹下可以系线。

谈谈你对青铜文明的认识

如果要说起我国古代的文明,那么青铜器必是其中一项重要发明。青铜器是人类最早发明的金属器具,也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

我国大约于公元前2000多年进入青铜器时代,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古代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不过那时候,最多的青铜器是礼器,青铜礼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被统治者用来祭天祀祖、歌功颂德,待统治者死后还要与其同葬于墓中。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对于统治者来说,青铜礼器尤其是鼎之类的重器多被人们看作是社稷的象征、权威的体现。它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对于一当时的社会来说,青铜礼器已转换了角色,从器物变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青铜器既然如此重要,又是何时从人类的生活中没落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青铜文化。

一、青铜器的出现

青铜器指的是先秦时期质地以铜为主,加入少量锡、铅浇铸,表面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的器物。但其实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器具不是青铜器,而是红铜器。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习惯用孔雀石装饰自己,后来人们用孔雀石加木炭冶炼铸造出了红铜(因其颜色呈紫红色而得名)。

不过,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红铜的硬度低,不适合制作生产工具。那时候人们又是以农业为主,所以红铜器的作用不大。

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了锡矿石,进而冶炼出锡,人们又把红铜和锡一起熔炼成青铜合金,由此青铜器正式出现。相对于红铜,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由此迅速推广开来。

青铜不仅用来制作各种生产工具,还用来制作武器和生活用品。青铜的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就拿生产方面来说,由于青铜所制作的工具比石器锐利,因此劳动生产率大大增加,农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因此又带动了生产关系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变。总的来说,青铜的发明使人类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也正式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时代。

二、我国青铜器的特点

1、制作工艺精巧。

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合范法,也就是用陶质的复合范制作出青铜器。后来又发明了更简洁的失蜡法。这都体现了我国工匠技艺的高超。

而且,我国还注意青铜器的装饰,一般都用绿松石、玉、陨铁、红铜或者金银镶嵌在青铜器上,使青铜器更加美观大方。

青铜器上的铭文

2、铸有铭文(通常所说的金文)。

铭文是我国青铜器独有的,我国从商代中期开始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开始只有一两个字,到了后来逐渐增多,不过最多也只有48个字。而且青铜器上的铭文多少和朝代有很大的关系,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长且多,春秋逐渐减少,到战国已经罕见了。铭文不仅有利于研究青铜器的历史,更能为青铜器的断代及鉴别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我国青铜器的发展阶段

简单来说我国的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育成、高峰、转变、更新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主要存在于夏到战国这几个朝代内。

1、萌芽期

中国青铜文化起源于史前时期,也就是在黄帝、蚩尤时期就已经开始冶铸青铜器。这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红铜与青铜并存;日常工具和生活类用品占多数;青铜器还没有等级之分。

2、鼎盛期

鼎盛期指的是中国青铜时代,也就是从夏到战国早期。

夏代时期已经有了“器以藏礼”,也就是把不同形状、大小的青铜器通过搭配组合,来区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时期,青铜器不光是器物,也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商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器物种类有了一定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大力发展。

春秋时期,铁器出现,不过这时候青铜器反而的铸造技术反而有了新的发展。

项羽举鼎

3、转变期

战国末期到秦汉初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礼仪制度彻底瓦解,铁器得到了发展。

不过这个时期青铜器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一是因为这时期战争频繁,作为武器的青铜器的需求也增加了;二是这时期青铜货币和度量衡出现;三是铜镜、符节等日常用品更加精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不过,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告诉发展,青铜器还是开始逐渐退出了人类的生活舞台。可以说,随着奴隶制社会的消失,青铜器也失去了它的魅力。

四、青铜器的分类

1、工具类

主要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农业工具,如砍伐工具斧、斤;翻耕工具耒;锄草工具铲等。陕西省凤翔县的一个战国墓里就曾出现了了一整套修车用的工具,如铜钳、斧、凿等等。这都是当时生产和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工具。

2、兵器类

兵器是历代不可缺少的工具,不过兵器并不是只是作战武器,它还在其他场合使用,比如祭祀礼仪、捕获野兽等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青铜武器主要是以冷兵器为主,也就是戟、剑、矛等等。

3、容器类

这是青铜器里最重要的一个类项,也是最能体现当时工匠工艺设计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容器器皿包括,烹饪器鼎、鬲、锅等;盛食器盂、碗、钵等;酒器尊、觚、角、壶、盏等;水器盆、盘瓶、缸等。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鼎最开始作为烹煮的器皿,后来到了商周时期就变成了祭祀的礼器,最后甚至还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力和建国兴邦,例如“问鼎中原”、“一言九鼎”这些成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4、乐器

青铜乐器也是一个大的类项,较常见的有秦汉以前的青铜乐器,如礼仪用的铃、鼓、磬、铙、钲、傅、编钟、勾、于等;寺庙用的钟。而锣、钹、唢呐、喇叭、号等功能更是多样化,不仅用于梨园戏剧、迎亲送葬,还用于娱乐游戏、礼宾游行等各种场合。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