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玄武区长江路123号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位于总统府西南角,步行就能到达
引子:
南京玄武区长江路上的总统府,西南方有座江宁织造博物馆;这里曾是大清江宁织造署所在地。305年前,曹雪芹在这里出生。
“江宁织造”,清代专门生产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机构,存在长达260余年;
康熙到乾隆时期,江宁织造署逐渐成为皇帝南巡的行宫,规模空前。
康熙年间,身为皇家包衣(家奴)的曹家,飞黄腾达到江宁(南京)第一王族
曹家,金陵第一家族康熙爷曾六下江南,这事儿众所周知;但其中五次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来接待和安排的。要知道:江宁织造郎中只是个五品官,却全权负责皇帝的行程安排;两江总督,从一品大员只能一边干看着。可想而知,当年的曹寅在康熙帝心目中的位置。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里贾家最尊贵的一幕
类似的情节,《红楼梦》中自然有所提及:脂砚斋在第十六回的批注上就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红楼梦》中“元春省亲”,就在暗喻康熙皇帝的南巡。
其实暗喻着康熙皇帝6次南巡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5次接驾
曹家是在江宁织造的位子上发的家,并成为当时金陵第一豪门。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立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太监当道,这个位子由提督织造太监坐着。清朝初年,也由宦官主管。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上任。衔名为“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康熙从北京派遣到南京,成为首任江宁织造郎中。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跟父亲、爷爷归顺大清,又是康熙派遣到南京的首任江宁织造郎中
曹雪芹之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三代四人世袭此职,前后65年。曹雪芹在江宁织造府出生,并在此生活到17岁。直到雍正六年,曹雪芹的堂叔曹頫爆出了“骚扰驿站”案,加之经济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抄家,富甲一方的曹家从此一败涂地。
江宁织造博物馆中,康熙爷南巡入住江宁织造署的场面
围绕曹雪芹重建江宁织造博物馆着名红学家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中写道:“康熙于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三次南巡时,曾亲自接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
博物馆中,部分恢复了当时的建筑,这是“勤政堂”
当时官僚兼文人冯景撰有《御书萱瑞堂记》,写道: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止跸于江宁织造臣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赍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老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见冯景:卷四叶一。”
这是康熙第三次南巡,为当年的保姆孙氏,题写的:萱瑞堂
这个萱瑞堂重建后,就在2013年5月1日开放的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曹府戏苑里。
江宁织造署早先的建筑在太平天国时期已经化为灰烬。博物馆本着还原史实的思路,将江宁织造府的历史,织
造府所辖之织造局的云锦生产历史,以及与织造府有密切关联的历史巨着《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及曹氏家族的兴衰史重现在游客面前。
曹家当年是驻扎沈阳附近的一个世袭的将领,努尔哈赤攻打沈阳时归顺了大清,后成为上三旗的包衣
由于当年的历史遗存已经很少,故而博物馆以文字、图片、视觉、重建的方式,再现当年江宁织造衙署、《红楼梦》的相关背景,以及搜集来的200多件云锦珍品。
该馆距离总统府咫尺之遥,将它作为南京总统府的一个补偿,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江宁织造博物馆,是现代与古代风格融合的建筑
康熙时期嚣张的曹家金陵曹家辉煌了多长时间?看看康熙当政的时间就足够了。康熙在位61年,曹家辉煌了60年:
1、 曾祖父曹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曹雪芹曾祖父曹玺就任第一任江宁织造郎中;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既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
博物馆中,很多康熙留下的墨宝,这是康熙为曹玺题写的“敬慎”
甚至,曹玺的名字都是康熙改的:曹玺原名曹尔玉,因康熙把“尔玉”连写做玺,改名为曹玺。
2、 曹玺的媳妇儿孙氏:曾是宫女,又因是前三旗包衣的媳妇儿,被选进宫,成为康熙的保母;后授予一品诰命夫人;
《红楼梦》中的贾母的原型,是曹雪芹的曾祖父媳妇儿孙氏
3、 祖父曹寅:早年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十六岁时又入宫作为康熙銮仪卫,深得康熙赏识。康熙二十九年,派他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嗣子曹頫连任江宁织造近40年。
到了曹雪芹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的时间,是曹家最辉煌的时候
4、 康熙43年(1704),曹寅在担任织造的同时,又被派去兼任了两淮巡盐监察御使一职。盐政也是个肥差,自从曹寅兼任了盐政,他从盐政上挪用大量资金去补贴织造。当然,曹寅也没少从中为自己渔利。
曹寅一生两任织造,任内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当年的荣耀傲视江宁。同时,也由于超大的花销,为自己和后人埋下了巨大的雷。
曹寅,是《红楼梦》中贾政的角色原型
5、 父亲曹颙、堂叔曹頫: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患风寒病去世。曹雪芹的父亲接任的曹颙接任江宁织造郎中一职;两年后曹颙也病逝。康熙爷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给曹寅家,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一直对于曹寅手脚不干净的做法姑息懈怠的康熙,最终害了曹家
雍正六年被革职抄家“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 “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
雍正皇帝的“谕旨”中继续要求:“将曹頫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着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绥赫德到彼之后办理。”
雍正皇帝当政之后,对于这种贪赃舞弊的形为下以重手
雍正上台对金陵曹家革职抄家,不外乎两个原因:
1、一是站错了队;由于康熙帝一直没有明确:哪个皇子继承帝位?太子胤礽也是几立几废。之后成为雍正皇帝的四阿哥胤禛党、和八阿哥胤禩一派争皇位的斗得不亦乐乎。由于曹頫与九阿哥胤禟有来往,而胤禟属于八阿哥一党。因此雍正帝即位后,对曾经支持八阿哥的曹家心有嫌隙。
曹家站错了队,一直跟着八阿哥一派,最终被雍正嫌弃
2、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其中包括与曹家患难与共的曹寅的大舅哥苏州织造李煦,就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頫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
被康熙亲自立为曹寅嗣子的曹頫,被同族密告私自转移家产,引得雍正皇帝大怒
雍正五年底(1727)因“骚扰驿站”案受审之时,曹家旁支密报曹頫转移家财,以此致“龙颜大怒”,下令抄家。
雍正六年(1728年),曹寅嗣子曹頫终因经济亏空、转移财产等罪革职抄家入狱。曹家一家老小两手空空迁回北京老宅。13岁的曹雪芹入官学读书。
最终曹家被革职抄家,曹頫入狱;13岁的曹雪芹跟着回到北京
乾隆三年,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后被剥夺亲王爵位。曹雪芹家又一次被牵累。曹家子孙流散,“曹雪芹不得志,遂放浪形骸,杂优伶中,时演剧为乐”。两年后,曹雪芹开始创作《石头记》。
又经历了乾隆朝的一次抄家,失去希望的曹雪芹开始撰写《石头记》
曹家到底有多“豪”?据说,康熙年间,曹家每年都要拿出一千两银子养伶人戏子;换句话说:曹家每年在戏班子上的开销相当于40万人民币。
皇帝的老师过世,曹寅在吊唁时竟拿出二百四十两银子的份子钱,换算成人民币将近10万。
大手大脚的曹寅简直是花钱如流水
太子胤礽曾两度找曹寅借钱。曹寅十分大方,借给太子四万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1600万。
曹家被查抄之前,在京城共有两套大宅。在南京、扬州、苏州等地还有十一套大院,共计十三套房产。除房屋外,还有近2000亩良田。
江宁织造署,也因为康熙的数次南巡,而修建的极为豪华
康熙曾下旨:“先是总督噶礼奏,欲参曹寅、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朕姑止之。查伊亏欠课银之处,不至三百万两,其缺一百八十馀万两是真。”
即便像康熙所说,亏欠180万两,也是7.2个亿。
这是位于南师大随园校区南边的乌龙潭公园内,曹雪芹博物馆的造像
曾经的“大观园”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有个很古旧的书屋,但却有个很响亮的名字“随园书店”。
一转头,你会发现书屋外右边的石壁上靠着一块“随园”的石碑;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在一块残破的墙壁上,难道是当年曹雪芹时的遗迹吗?
这个残垣断壁上的中国画,是否反映了曹家当年的风格
这里就是清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雍正六年,曹雪芹堂叔曹頫因“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经营亏空”等罪名被革职抄家,该园也被朝廷没收并划拨给继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所用。隋将其取名为“隋园”。
不久,隋赫德也因贪污被抄家,隋园由此逐渐衰败。
随缘书店的位置超好,在南京师大百年老学堂的旁边
后来,清代着名文人袁枚在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买下此园,更名之为“随园”。
没错,就是那个写出《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的清朝文化大仙儿袁枚。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清朝大文豪袁枚,是随园最后一人的主人,也是他将此园命名为:随园
曹家因为康熙皇帝而变得兴盛,他曾说过保证曹氏家族繁华,所以曹家人是始终站在康熙帝一边。但他们不是雍正帝可以信任的人。因此,当康熙皇帝离世后,曹氏家族注定要灭亡,而且曹家做了皇帝不能容忍的事。
在九龙夺嫡争夺官职的战斗中,曹家没有和胤禛四阿哥在一个队列,而是与八爷有关联。这是雍正帝上任后绝不能包容的事情。曹雪芹父亲曹頫被发现为雍正的政治对手塞思黑藏了一对“连底座在内五尺六寸”金狮。允禟显然已经失去了权力,私下铸造的金狮子显然是夺权野心的标志,曹頫竟然敢为他私藏起来。
曹家三代人在江宁织造任职58年,期间得到了很多好处。康熙帝活着时,江宁织造亏空已经出现,但由于康熙帝的庇护,什么也没发生。康熙死后,雍正帝迫切需要钱来打仗,需要钱和粮食,弥补不足。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雍正帝很容易就发现了曹家的亏空大洞,于是他大发雷霆,以编造亏空和转移财物为由,将曹家的主人开除入狱。由于曹家没有钱来弥补这个大亏空,雍正帝把曹家人遣返回家。其次,雍正当时对于官员严格管理,查处腐败。雍正继位后,朝廷看起来繁荣,实际上国库空虚。于是雍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任命怡亲王、隆科多大臣等官员负责检查大臣们是否有腐败行为。他还说自己一定会派大臣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康熙去世后雍正抄了曹家的原因。
1728年曹雪芹家族因为贪污被雍正皇帝下令抄家了,总共被抄的家产分别为住房合计483间,土地19顷多,人口114,债权现金3.2万两,当票58张。
当时,估计雍正心凉了半天。自1663年曹玺开始担任江宁织造,传到曹寅,再到曹顒,最后是败家子曹頫1728年被第一次抄家,曹家连续担任江宁织造65年,早就已经亏空完了。
要知道,康熙为了关照曹家早点还完自己用的那些空亏钱,让李煦带曹頫轮流兼任两淮盐政赚钱弥补。到康熙52年,曹家已经基本填上54.9万(南巡)亏空,多的三万两还被康熙赏了曹頫。康熙54年查出曹寅生前亏空37.3万,康熙令李煦代还,康熙56年结案。
盐一直是国家财政重要税金,两淮盐政其实是五品官,监督两淮盐运使及盐商们是否偷税偷盐的监察御史,历来号称明清时期的天下第一肥缺,曹頫担任3年就捞取了接近60万两:所以,雍正以为自康熙52年后,曹家又干了肥缺15年,该有不少钱。结果等雍正看到清单,简直要疯了。
第二,曹頫虽胆小,没跟随李煦站队九阿哥胤禟,也因为亏损而四处找关系洒钱试图掩盖。雍正批示不要到处找关系,该怎么清理欠款就怎么做。可曹頫怕啊,这笔32万两欠款可不少。
第三,作为皇帝奴才,很多贵族托曹家办事,这里面就有很多花费无法报账,可又不能不给办。
第四,曹頫为了补亏空,出售了一些家产却让雍正以为在转移财产。而集中出售财产难免就会有亏损。
事实上,因为曹顒的关系——雍正抄家后专门优待曹顒的寡妻马氏,将其嫁妆单独剔除作为马氏养老用。雍正当初与户部办差的曹顒关系很好,否则,冷酷的雍正完全不用理会马氏。
李纨的原型基本是马氏,只是在书中被压低了一个辈分:或者也可以说,如果曹顒不死,曹家就不会被抄。也许,这就是曹寅分散进行政治投资的选择吧?
还不知道:雍正抄家的读者,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打天下,雍正治天下。
唯独“治天下”最难,但雍正皇帝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一直以务实精神治天下。他从继位后开始,便以铁腕之势针对朝堂的 *** 之风展开了惩治与清理。正是因为他的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朝堂上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得到改善,才有了后来的乾隆盛世。
雍正抄曹雪芹的家,与当时的曹雪芹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针对曹家其祖、父辈,曹家自从被抄家以后,官二代公子哥曹雪芹从此开始贫苦日子,极度贫寒中的曹雪芹靠着一盏灯,一间茅屋才创作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红楼梦》。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继位后曾先后两次对曹家进行抄家,基本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点就是政治原因,到了雍正时代自然要更新换代;第二点就是曹家 *** 严重。
话说曹雪芹的祖上也就是《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原型。曾任江宁织造,其曾祖母孙氏做过幼年康熙的保姆加奶妈,祖父曹寅也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曹家人也算上是“皇亲国戚”。
在康熙统治的六十多年间,曾经先后六次南下江南巡查,其中四次就由曹家人接待,并负责康熙的日常起居,可以说是无上荣耀,曹家也在康熙的庇护下,官场仕途一马平川。
但是到了康熙末年后,“九王夺嫡”事件发生,曹家作为康熙的宠臣,也为了以后家族可以继续享受皇家恩宠,在政治立场上选择了站在雍正的对立面,结果雍正皇帝继位后秋后算账对曹家展开报复。
再有就是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康熙朝所有的官员管事进行拉网式的整治,江宁织造作为皇家纳贡的首选部门,因进贡的织物不合格受到雍正训斥,后来监察御史汇报曹家人监管不力,任由属下胡作非为,自己不理政事,再加上亏空银两严重,而且在其管辖下解送织物上京,屡次骚扰沿途百姓,勒索钱物,被各地巡抚参奏,雍正接到举报后数罪并罚,将曹家所有人下入大牢,对曹家进行抄家以及查抄所有的产业。
正是因为雍正先后两次的抄家,曹家所有产业全部没收充公,那时候才十几岁的曹雪芹一度穷困潦倒没有片瓦遮风挡雨,只能寄居在别人的屋檐下。
也正是因为见证家族盛极而衰的过程,曹雪芹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在体验过绝望和悲凉的生活之后,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因为当时大清王朝国库亏空严重,急需要实施措施进行填补,而这巨大的亏空有部分就是因为曹家接驾康熙过于铺张浪费造成的。最重要的是因为在最初的九子夺嫡时,曹家一直拥立的都是八皇子,而八皇子与雍正是敌对关系。所以种种原因的交织下,雍正将曹家抄家。
(一)虽然曹家与康熙由于各种原因关系密切,甚至四次接驾,但是每次接驾帝王时,其力度过于夸大,过于铺张浪费,这也是造成国库亏空、官员腐败风气的一部分。曹寅的生母孙氏曾经是康熙的乳母,而且还在康熙得天花时悉心照料,所以后来南巡时,四次被曹家接驾。而曹家为了把握住讨好康熙的机会,就将大量的钱财都用到接驾上面。曹家在当时是名满一方,家财万贯,但却因为这样的风气逐渐亏空。
江南亏空后来的演变愈烈,而终究这其中的原因离不开康熙的默认,而且有了曹家的先例,其他的官员的腐败风气越来越严重。甚至为了接驾康熙的南巡,私底下挪用国库,而且不加收敛,导致后来曹家衰败,根本没有能力去填补这一漏洞。
(二)曹家之所以有被抄家的命运,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在九子夺嫡时曹家站错了立场,选择了八皇子。雍正上位后,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彻查江南亏空。为了纠正这种腐败的不良风气,雍正就打算从大头出发,一举将江南的李煦,而这李煦与曹家一命相连。曹家当时拥立八皇子,而这八皇子与雍正是劲敌,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所以雍正成功即位后定然要清算八皇子的人。
综上所述,正是这两大原因的存在,曹家才被雍正抄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4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