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在我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充满封建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故宫绝对是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存在。它静静地坐落在北京城里,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它看过了太多皇室纠葛,更是走过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
许多人对于这座古宫殿的了解大都停留在那些清宫剧里,可只有切身去其中瞻仰一番,才能感受到那来自时间的气息。1406年,紫禁城在明成祖朱棣的号令下拔地而起,历经14年的风雨终于竣工。在它600多年的历史里,一共经过了24位皇帝的一生,它就像那最安静的守望者,默默地看着京城一代代人的发展。
民间流传了太多关于故宫的传说,在明清时期的人们眼里,这就是那至高无上的地方。不仅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有一种声望的汇聚。然而,就在人们只看到了紫禁城的光环时却不知道,曾有一个地方曾与之齐名,差点就取代了这里。
故宫一直被人们视为极具代表性的皇家建筑,然而它的诞生确实建立在了一个蓝图之上的。时间还得回到明朝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朱元璋的时期。经过连番征战后,1368年明军灭元在应天府(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是在朱元璋的心里,应天府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据《明史》记载,他觉得这里不适合掌控全国,于是乎,这位君主决意进行一个新都城的建造。几经考究后,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安徽凤阳进行明中都的建造。
1369年,朱元璋委派丞相李善长亲自监工,用最高规格皇都形式来进行建造。据《考工记》阐述,明朝当时征调了超过100万的工匠和军民,在凤阳大兴土木。当时全国各地的资源都集中于此,势必要彰显出大明的威武之势。
仅仅6年时间,这座“明中都”就已经有了极其惊人的规模。当1375年朱元璋来此巡视的时候,都城已经占地超过了50平方公里,其中的皇宫城区足足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故宫还要大12万平方米,包含17座城门。同时还有无数金碧辉煌的装饰建筑,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了无尽的霸气。
倘若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如今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建筑应该是非它莫属了。可是,就在明中都已经颇具规模的时候,朱元璋下令停止了施工。而其中原因根据《凤阳新书》描述,明太祖认为这个工程已经给百姓造成了巨大负担,并且当时正值战后恢复时期,不宜给天下太多压力。于是在1375年底的时候,这个进行了6年的都城建造陷入了停滞。
在这之后,朱元璋也本着爱民之心一直没有再次启用它。到了明成祖时期,则是以明中都作为了蓝本,在迁都北京后打造了流传至今的紫禁城。而这一处遗址在后续的日子里也没有被人们忽视,清朝时期它曾多次被修缮,但在战乱时期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82年的时候,明中都已经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它背后隐藏着的都是明朝的辉煌。但很遗憾的是,这座华美的建筑始终没能绽放出自己完全体的光芒,而这也导致了它的坐落之地凤阳如今仅仅只是一个有“历史古都”名号的县城,而非京城那般辉煌无比了。不过毋庸置疑,在如此文化和底蕴的滋养下,凤阳在未来终将会成为一个丝毫不逊色北京的地方。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原创元代《故隐士汪君墓志铭》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