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巾帼英雄鼓舞盛世,喜庆丰收。(王建安 摄影)
吕村集的一位老人经过这面直径3米的超大战鼓。(王建安 摄影)
安阳县吕村镇吕村集的巾帼英雄。(王建安 摄影)
彩绘陶乐舞俑,东汉(公元25——220年),洛阳博物馆收藏。(王建安 摄影)
这面直径3米的超大战鼓采用一头牛的完整牛皮蒙制。(王建安 摄影)
昨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也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在吕村镇招宝农旅小镇举办了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来自安阳县吕村镇吕村集的一群巾帼英雄擂响吕村战鼓,鼓舞盛世,喜庆丰收。一面直径3米的超大战鼓吸引了现场观众的好奇目光,鼓皮上标写着“吕村战鼓,中国河南”。这面特大战鼓由洛阳市的一家公司制造,售价3万余元。据介绍,这面直径3米的超大战鼓采用一头牛的完整牛皮蒙制,如果平铺在地上,鼓面上可以站下20多个成年人。
吕村战鼓,源起于安阳县吕村镇吕村集,探其渊源,最早用于古代战争中鼓舞士气及各类神祇的祭祀活动。因其村中寺庙林立,祭祀中均有擂鼓拜神的习俗,从而使战鼓代代相传。
吕村战鼓起源于何时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在吕村却流传着许多关于战鼓的传说。相传,武王伐纣时与哼哈二将遭遇,连败数阵,九天玄女便示意姜子牙用鼓来破二将邪法。武王连夜做大鼓99面,擂鼓助阵,大败哼哈二将,因此有了“击鼓震天将”的传说。此外,还有 “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三教堂竣工典礼时,战鼓擂响饭菜随之而来”等传说流传至今。
鼓产生于什么年代?在敦煌壁画、云岗石窟等历史保留下的多种伎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腰鼓乐伎击鼓奏乐的姿态。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据我国汉代《礼记•明堂位》中就有“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的记载,“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伊耆氏,古帝号。一说是神农,另一说是帝尧。
在古代,鼓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军队所用的物品。汉朝初期,守卫边疆的军队常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以壮军威,叫“鼓吹”;军中报时或发号施令的,叫“鼓角”,出战时擂鼓助威,叫“鼓噪”。隋唐以后,随着腰鼓类乐器由西域的传入,“羯鼓”被唐玄宗视为八音之首。我国古代将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即所谓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革即是鼓类乐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农村地区的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吕村集的农村妇女开始擂响了吕村战鼓。现在,吕村战鼓舞团的成员基本上以女性为主,她们经常赴武汉、南京、郑州、开封、邯郸、濮阳等地演出,年收益100多万元。2009年6月,吕村战鼓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全国传统舞蹈展演”大赛银奖,2010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3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