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人们总会想到的便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八个王朝。因为它们军力强大、繁荣富庶。但是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并不止这八个,而是九个。只是这剩下的一个存在感太低,以致人们不自觉的忽略,这么这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大一统王朝叫什么名字呢?它就是晋朝。因为在它的统治期间,华夏文明遭受到最残酷的破坏和伤害,所以后世人便不自觉的将其进行了忽视。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由司马炎建立。它上承三国,结束了三国征战不休的局面,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百姓来说,它的建立是受欢迎的,百姓期待其实行大治,发展生产,使饱受战争蹂躏的华夏大地重新恢复过来。但是司马氏的做法却令百姓们失望不已,因为他们不仅没有带来安定,反而带来了无限的内乱和异族的入侵,差点使得中原汉人死伤殆尽,华夏为之不存,这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炎登基称帝后,开始还好还知道励精图治,但没过几年便开始不顾百姓疾苦,过上了自己穷奢极欲的小日子,他光后妃就达一万多人,开创了使用羊车选择留宿的方法,史称“羊车望幸”。由此可见司马炎当时的生活有多么荒淫,如果剔除他开国皇帝的身份,他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而且其形成的这种奢侈之风也影响到了整个晋朝贵族阶层,使晋朝的国力不断下降。但这还不是造成中原沉沦的主要原因,造成中原沉沦的主要原因还是司马炎的大肆分封诸王。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大封诸侯王,本来封诸侯王也没什么,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将封地的治权、军权和税权都交给诸侯王。他在位的时候当然没事,这些诸侯王都老老实实的,但是等到他的傻儿子即位后,便开始内乱不断,十几年间不断的损耗国力,最终还引发了动摇西晋国本的“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人的势力不断衰弱。要知道在三国时期光曹魏一家就可以将匈奴、乌桓、柔然等游牧民族打的抱头鼠窜。但是换成统一了天下的西晋呢?它却被这些异族亡国,最后偏安东南一隅,这可苦了中原地区的汉民了,在异族的统治下,苦不堪言,这段历史被称为“五胡乱华”。
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人成了胡人眼中待宰的羔羊,他们被肆意的屠戮和残杀。这屠戮达到什么程度呢?中原地区的汉人数量下降了90%,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少于胡人,使得汉人一度达到了亡国灭种的程度。而此时偏居东南的东晋,却迟迟不能组建有力的北伐军队收复中原,使得中原沦陷300年,华夏险些为之不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后世之人对晋朝这个朝代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厌恶感,从内心的不想提起它。这样慢慢的晋朝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忽视,其存在感自然也就越来越低。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才荟萃,有些历史人物积极推动着时代发展,如李时珍、徐光启等。
但也有很多历史大人物,却以对不起中国的面貌出现,让中华文明遭遇一次有一次的劫难。
或许,老天喜欢和中国开玩笑,每当中国封建时代发展到顶峰,面临本质蜕变的时候,总会被打断。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对不起中国的六个大人物,出来一个中国文明程度至少倒退200年,有的甚至耽误中国500年,看看你最痛恨哪一个!
第一个,司马炎(236—290)
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相信90%的人都不知道。
其实,这个人就是晋武帝司马炎。他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司马衷的父亲。司马炎执政期间,有四个问题。
一、给大家族分发特权,导致门阀控制中国近500年,直到唐朝晚期才消除。
二、生活奢侈。
三、滥用职权。
四、继位人找了个白痴司马衷,后来导致五胡乱华,让华夏黯然300年。
第二个,安禄山(703—757)
唐玄宗时代,大唐虽输掉怛罗斯之战,但损失并不大,随时可再挥兵进入中亚地区。
然而,身兼三个节度使,皇帝恩宠加身的安禄山,在755年年底叛乱了。从此,大唐就告别昔日辉煌,也开始衰败了。
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比如世界上最大城市长安和洛阳,变成一片废墟,“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即使皇都附近千里范围内,不满千户,可见凄惨;其他地方千里萧条,一片荒凉。
第三个,完颜晟(1075—1135)
金太宗完颜晟(shèng),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
最大的功绩是灭掉了北宋。汉人、女真,都是一家人,灭掉北宋不是罪,罪在北宋繁花似锦的社会,在他手上也一并给毁灭。
比如,北宋首都汴京上百万人,繁花似锦,可谓“不夜之城”,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有显示。
让金国统治之后,只余下10几万人,其中包括金兵和其家属,萧条至极。只破坏,不建设。
第四个,朱熹(1130—1200)
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在学术上,他是巨擘,深刻影响了明朝。
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程朱理学却也使得人变得死板,“存天理,灭人欲”,最终变成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统治者“以理杀人”的工具。
后来,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吃人的礼教”。
有人说,程朱理学也全面影响了清朝,其实没有。
因为程朱理学中,讲究“道统”高于皇权的“治统”,但清朝道统和治统,都被康熙一人抓在手里。清朝继承的程朱理学中多糟粕,舍弃了积极的一面。
第五个,铁木真(1162—1227)
铁木真是个枭雄,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但要说他的存在,对历史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那可能负面居多。毕竟,在他和他子孙的征服过程中,破坏太严重了。
退守江南后,南宋依然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庞大的经济体。
但在元朝一统中华之后,整个元朝拥有庞大的版图,但却不如被灭掉的南宋。
在明朝初期,很多宋朝城市都还是废墟,百年都没能缓过来。
第六个,乾隆(1711—1799)
清朝前几位皇帝都是人精,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将道统和治统史无前例的归一,这才是封建专制的顶峰)、雍正等。
自秦以后,国号超过三百年的只有"汉"和"宋",然而"汉"被王莽中间给一刀切了,东西两汉是两回事。唯有宋的319年是整体的,虽然北宋与南宋交替有些混乱且南宋偏安一隅,但还是一辈传一辈,没有中断。但是宋朝向金,辽称臣,算不上大一统王朝。
唐朝有289年历史,近300年,当时恰好是一个小型温暖期,再加上和汉朝一样的陆路地理大发现,大量外来作物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其后期衰落很大程度上是上述红利引发的后遗症,一是气候变化,二是移民压力,再加上前期的好运气养成的奢靡之风,崩的十分彻底。
宋朝以前是皇帝坐中间,文臣武将立两边。可是赵匡胤本身就是将军披龙袍成了皇帝,担心手下武将效仿,开始提升文官地位压制武将,结果宋朝成了历史上最软蛋的朝代。对于文官来说地位财富都很多,所以就把宋朝描写的繁荣昌盛,也由此埋下千年祸根。宋朝文人代表的文官集团待遇高的过分,文官集团地位过高导致权力失衡,结果是文官把手伸到了武官集团的势力范围,顺便想把武官的活也干了,结果大部分连赵括都比不了,除了岳飞,其他对外战争没有过辉煌大胜。
宋朝扬文抑武达到变态地步,对武将和有军功者极度压制,宋朝奉行不谙军事的文官引领军事活动,外行领导内行,失败是注定的。无论宋朝GDP如何冠绝全球,但是最多是周边国家欺榨的肥羊而已,为了保住士大夫集团统治地位和利益,盘剥压制其他阶级生存空间显而易见,作为知识分子一份子的宋朝公知,鼓吹宋朝辉煌,如同维护自身利益相同。
封建社会特指西周开始的封邦建国制度,自秦始皇开始了长达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封建社会长达800年,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思想创新都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不超过300年,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社会乱之本是官僚贪腐,私欲纵横役使民力。大汉朝从建国之初仅有三条法律,看看后来有多少。
自晋朝始氏族势力抬头,隋文帝开始科举取士,宋太祖开创文治,自古学风清廉端正,新文化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民族文化沦陷,自然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短短几十年氏族门阀纵横,寒门再难出贵子。
300年一轮回的历史周期律更多的是由土地和人口之间矛盾决定的。王朝初期由于长期战乱和饥荒导致人口锐减,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之后人口繁衍增多,但可耕地的土地总数却是不变。到了王朝末期又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人口与土他的矛盾空前激化,封建社会又是重农轻商,富余人口无法为商业吸收分流,而且中国古代并不提倡对外殖民扩张,往往一场饥荒灾难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王朝更替。
每一代王朝在结束土地分裂统一天下之后,又造成了阶级分裂。刚开始阶级的分裂线还较小,随着时间流逝,阶级分裂变成阶级对立。于是产生了内部矛盾。结果旧的一个朝代结束,诸侯割据,土地分裂,经过一段时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一个最终铲除各地方王一统天下,一个新的朝代来临,历史如此反复。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统一,不仅仅限于土地上的统一,还要有人心的统一,保证阶级的统一。土地上的统一,就是古人说的打江山。阶级上的统一,就是古人说的守江山。要想做到一统万年,打下江山后必须随时调整政策,注重民生。如此,必不至于阶级分裂。若是一个人心所向的中央,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算地方想推翻中央也没有民心基础。而地方官又是频繁调动的,深得民心的地方官要么掉入中央,要么继续待在地方。
封建统治者均为世袭制长此以往会导致统治阶级严重固化,使立国之初打破阶级推行的政策越来越没有约束力,同时土地被地方统治者私有化严重导致底层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由于世袭制帝王的生活日趋优越在王宫里信息闭塞容易被有心之人做手脚使帝王无法得知真正的社会现状,被营造出来的和平景象会导致人失去忧患意识。中央集权被削弱国库日渐空虚老百姓日子过不好,外族入侵恰好是因为此时看到中央掌控力下降宦官佞臣当道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同时还因为外族所栖息之地多不如中原物产丰富适宜人类生存,为了生存外族觊觎中原找准时机通过战争让自己的种族得以生存。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目光不够长远,一旦上位总是给自己民族的人诸多利益,从一开始就明显的不公平,老百姓肯定会找各种时机反抗统治阶层,所以少数民族统治时间比较短。
但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文化并不排斥,甚至越来越被同化在民族文化融合方面做的比较好所以清朝统治的时间相比辽、西夏、金、元更长些。300年是一个阶级固化达到的最大值,底层阶级通过正当的方式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去到另一个阶级所以需要革命战争来打破阶级固化重新洗牌。
总之,一、思维固化,不愿接受新的东西;二、思想僵化,不愿改革与时俱进;三、自私自利,当权者眼里只有自己的荣华富贵,没有百姓的苦痛;四、礼教束缚,列祖列宗定的规矩等不敢违背,否则就是不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害死人。以上四种是自秦以来各王朝国祚不过三百年的原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2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