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古罗马千年史》罗马共和国之后三头同盟3

麟剑的人类史 2023-09-17 17:14:26

罗马共和国之后三头同盟3

(3)“后三头”决战(公元前32年)

公元前42年,经过腓力比战役,喀西约和布鲁图被消灭之后,“三头”在罗马的统治得以确定。公元前40年,"三头"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安东尼(安敦尼)统治东部地区,雷必达统治非洲,屋大维统治意大利以西地区并坐镇意大利。

屋大维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与元老贵族和骑士富豪们取得彼此谅解,并消灭了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一带活动的小庞培势力,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元老院授予他终身保民官之职。不久,屋大维以雷必达的士兵叛变为借口,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其保留一个大教长的虚衔。接着,屋大维准备与安东尼决斗。

此时,安东尼正在东方,他梦想当亚历山大第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远征幼发拉底河上游,先后入侵安息、亚美尼亚,但都遭失败。后来,他迷恋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亦译作克娄巴特拉、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并与之结婚,声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给和她的孩子。由此招致罗马人的不满和元老院的不容,屋大维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32年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

安东尼此时的兵力为10万步兵和1.5万骑兵,还有500艘舰船,他们主要被部署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沿岸;屋大维则有8万兵力,舰船400艘,但屋大维挟持着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在人心向背上占有利地位。

公元前31年春,屋大维率领陆军、阿格里帕率领舰队分头行进。屋大维渡过爱奥尼亚海,在希腊阿卡那尼亚西海岸阿克兴(亚克兴、阿克图)以北约8公里的米卡里特齐高地修筑工事,挖掘堑壕,扎下营地;阿格里帕率一半舰队越过爱奥尼亚海,向伯罗奔尼撒西南岸的美多尼进军,迅速拔掉了安东尼在这里设立的保护其运输线的中继站;随后又攻占佩特雷和科林斯,切断希腊半岛与伯罗奔尼撒之间的联系。沉重打击了安东尼。如今,安东尼受到两面夹击,必须迅速与屋大维决战,否则会全军灭亡。

安东尼将队伍安排在离屋大维的营地南面约3公里的地方扎营;另用船只运送一部分骑兵到卢罗小河口登陆,企图以步兵从正面攻击,以骑兵从背面袭击对方,切断其水源。但屋大维迅速派骑兵迎战,使刚刚登陆的安东尼骑兵立足未隐便被击溃。安东尼只好撤回兵力,并使用运输人员从陆上运粮,解决补给问题。

安东尼的队伍正流行疫病,其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大批兵士逃亡的现象。有人建议他放弃舰队,率陆军撤至马其顿,再与屋大维较量。但安东尼最终仍同意了克娄巴特拉七世的意见,与屋大维进行海战。

根据希腊西海岸的气候与风向,安东尼把自己的实力最强的舰队安排在右翼,以便其利用转向的风力迂回到敌人的左翼,以其顺风和舰船的优势战胜屋大维。根据安东尼的命令,各船舰都携带了风帆。

不久,有一个逃兵将安东尼的作战计划报告了屋大维,屋大维据此作了相应的兵力部署,他将舰队以左、中、右三部分成一线展开于海面上,各由阿格里帕、阿伦提和屋大维指挥,等待安东尼的舰队驶出港湾。

9月2日晨,安东尼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港口,400艘战船上载有4万名重装步兵,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排成一线,分别由索苏斯、马尔卡斯、安东尼指挥,后面还有埃及女王率领的60艘战舰作为预备队。

两军相对而视。快到正午时,风向转变,海战开始。安东尼的右翼和阿格里帕的左翼同时行动,都向对方侧翼迂回。随即,安东尼的士兵向对方不断地投掷巨石、弩箭和标枪。阿格里帕则指挥自己的舰队避开对方的射击,而向敌舰猛烈撞击。一时间,海面上大小船只混杂在一起,不时发出船板破裂声。不一会儿,屋大维的“钳子”机械开始发挥作用。这是阿格里帕设计的一种铁制机械,它"安装在一块长达5腕尺的木头一端上,中间用铁环连结。木头是用铁皮包着,以防砍断。在这块木头的另一端上,也安装有铁环,上系着绳索,当用弩炮把'钳子'投射出去抓住敌人的舰船之后,就用机械的力量绞动绳索把'钳子'拉回来。它的作用同布匿战争中所使用的接舷小吊桥的抓钩类似,都是为了把敌舰拉过来后跑到敌舰的甲板上进行肉搏战。"屋大维的士兵把"钳子"投射出去之后,船上的士兵乘机跳到对方甲板上,用长矛和短剑击杀敌人,海战变成了陆战。

安东尼军的左翼和中央部分见胜利无望,忽然掉头向港内逃跑。埃及女王的后备队见此情景之后,转舵回身,举起船桨,向屋大维投降。安东尼见大势己知,忙通知克娄巴特拉准备逃跑。

女王的船舰接到安东尼的通知信号后,迅速挂起船帆,不顾一切地穿过众舰,向广阔的海面上逃去。仍在激战中的安东尼的其它舰船也纷纷放弃战斗,扯起风帆,将投射机械扔入海中,以便轻装撤离。

屋大维的士兵见此情景,士气高涨,与那些无法逃跑的敌舰继续战斗。他们撞击敌舰,或通过接舷跳板冲上敌舰与之搏斗。安东尼的部分士兵见逃跑无望,仍拼命抵抗,用船钩推开敌舰,用斧头砍杀冲过来的步兵,用重量的矢石击退靠近的敌舰,使屋大维的战舰受到很大损失。屋大维立即命令舰队迅速离开敌舰,改用火攻。不一会儿,一支支火箭、扎有火把的标枪和发射器将涂有柏油的木炭块射向敌舰。顿时,安东尼的船舰被浓烟和火焰包围,欲跑不能,因为" 钳子" 死死地钩住了它们。安东尼连忙爬上另一艘未被钩住的船舰,带着其它40艘残存的战舰逃走。没有逃走的舰队全部投降。安东尼的陆军也投降了。

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追至埃及,安东尼的残余兵力全部投降,安东尼自杀而死。不久,女王也以自杀了却一生。此后,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罗马的内战和分裂结束,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集国家一切大权于一身。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从“王政”到共和国,是罗马政体的第一次转型;从共和国到帝国是第二次转型。帝国的建立绝非偶然。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已经从一个局促一隅的狭隘城邦一跃而为囊括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的霸国。原先的共和制政体已不能适应意大利特别是各行省奴隶制经济广泛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新形势,不能广泛代表帝国各地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既不能镇压奴隶和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又不能有效防守辽阔的边疆。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五蠹》)形势变了,政体也要变,帝国的出现是形势使然。

罗马帝国存在四百余年,( 关于帝国开始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塔西佗在论及前代史家时写道:在阿克兴一役之后,“当和平的利益要求把全部权力集中到一人之手的时候,具有这种才能的大师就再也看不到了。”(塔西佗着,王以铸、崔妙因译《历史》)看来他认为帝国史始于公元前31年。当代一些学者谓阿克兴之战(公元前31年)标志着共和国的终结,帝国的开始。(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1,“奥古斯都”条)苏维托尼乌斯作《罗马十二帝王传》,把“朱里亚•凯撒传”列在首篇,显然认为这是第一位皇帝。较多的研究者把屋大维接受奥古斯都圣衔(公元前27年)作为帝国的开端。)可分为前期帝国(约公元前27年-公元283年)和后期帝国(284-476年),其间“公元3 世纪的危机”是从前期到后期帝国的过渡。前期帝国实行“元首政治”,共和机构依然存在,但个人权力急剧增长,强化了帝国的统治。对内残酷镇压奴隶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斗争,对外继续侵略扩张;在经济上,奴隶制经济在各行省和边远地区进一步发展,以致一度呈现经济繁荣的局面。前期罗马帝国的头两个世纪是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期,但全盛中仍然充满着各种矛盾和斗争,而且孕育着奴隶制社会的全面危机。后期帝国是废弃共和制形式的“君主政治”时期,也是罗马奴隶社会没落崩溃的时期。日趋腐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和新的封建制因素的发展。这种情形表现为官场腐败、军队“蛮族”化以及连绵不断的人民起义。与此同时,帝国境外的“蛮族”在“民族大迁徙”中开始大规模移住帝国境内,而后又大举袭击罗马帝国。公元395年,补苴破败的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则于公元454年至476年间灭亡。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1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