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隋唐小故事//父子俩都死在口舌之上

隋唐史学会 2023-09-17 13:49:23

北周保定五年(即公元565年)十月,北周大将贺若敦(贺若是复姓,名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赐自尽,临死前,贺若敦对其子贺若弼留下遗言:“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并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这遗言有两个内容,第一,告诉儿子,他生前愿望是平定江南(陈朝),但没有机会了,贺若弼要继承遗志,告慰乃翁;第二告诉儿子,自己因言获罪,将来一定要慎言。

起初,贺若弼牢记父亲遗言,谨言慎行。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沉默不言。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引用了一句着名的话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则避免了杀身之祸。

隋开皇八年(即公元588年)冬十一月,隋军大举伐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主攻建康(今南京)。率军自瓜州(今江苏扬州西南瓜洲镇)偷渡,攻拔京口(在今江苏镇江),进军直抵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一路苦战,击溃陈军主力,生擒大将萧摩诃。以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

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时,曾经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杨广又问然则大将谁也?贺若弼说:“唯殿下所择”。言下之意,自诩为大将。

开皇十二年(即公元592年)贺若弼自以功高,应该官至宰相,自有不平之鸣,为言官劾,被免官,年余复官,不复重用。开皇十九年(599年)隋文帝于仁寿宫赐宴王公,贺若弼为五言诗,诗中词意愤怨。隋炀帝杨广即位,更加被疏远。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从隋炀帝至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杨广命人制一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蓬,招待突厥启民可汗,贺若弼与高颎等议论炀帝奢侈无度,为人告发,二十九日(607年8月27日)以“诽谤朝政罪”与高颎、宇文弼一同被处死。时年六十四,他的妻儿为官奴婢,群从徙边。一代名臣,终究还是死于口舌。

回过头来,我们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其中的道理不只是在封建社会,在今天我们职场生涯之中,也不能说是全无意义的。

主办单位:隋唐史学会

审稿:王恺

编辑:零零

管理:刘端

(ID:隋唐史学会)

欲知隋唐事 ,走进隋唐史!

交流河洛文化,传承隋唐历史!

欢迎您关注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7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