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为什么调不动李鸿章等人北上勤王

杨角风发作 2023-09-17 13:35:27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49期: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女无洁意,男不嫌,鬼孩不是人所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随着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京畿地区的形势越来越乱,各国领事馆纷纷向自己的国家求助。就这样,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首的联军开始往北京进发,由于人数较少,仅有2000余人,行进到廊坊时被清军和义和团围困,不能动弹。

随后,列强的舰队开始增援西摩尔,炮轰大沽口,几个小时后,大沽口就陷落了。在联军舰队进攻大沽口之前,清廷已经获得消息,开始给李鸿章等重臣发电报,要求速速进京。

那么面对着慈禧太后的诏令,以及随后的“战争动员令”,各地大员们为什么大都选择拒不奉诏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49期:庚子国变,慈禧下诏对十一国开战,各地大员为什么多数拒不奉诏?

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究一下,慈禧太后究竟有没有调地方大员入京?

通过史料记载,可以明确的是慈禧太后确实调过李鸿章入京,但其他地方大员。比如权势最大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并没有收到明确要求其入京的诏书。

实际上,慈禧太后给他们的诏书并不是要求他们进京勤王,而更多的是让地方督抚,竭尽全力筹集军饷,以及调派援军。

比如在1900年6月17日,在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的前几天,她就下达了一道谕令:

“着各直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就地方兵力饷力,酌派得力将弁统带数营星夜赴京师听候调用。” 而关于这道命令,其实张之洞组织了两湖勤王军,象征性地派出了两拨人,差不多共5000人,还提供了枪支弹药。由湖南布政使锡良率领,也是这支部队挡住了法军往山西进军。

而两江总督刘坤一呢,其实不久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由于反对慈禧太后立大阿哥。也惹了一些挺慈禧的顽固派大臣的弹劾,由于朝廷要撤他职务,其底下的将领不干了,以武力相逼,让他进京勤王(救光绪帝):

“湘军统领多人密见岘帅,告奋勇请举义旗勤王,时岘帅已交印,不敢举非常之事,婉谢之,但痛哭而已。” 后来朝廷继续让刘坤一留任,但矛盾却是埋下了,倒不是刘坤一跟慈禧有矛盾,而是底下的人,一旦进了京,很可能会徒生变故。

二、

那么作为地方上最有权势的刘坤一,在八国联军即将进京之前,都做了些什么呢?

实际上在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之前,刘坤一诱激了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的进京。

但,在这之前刘坤一就已经在联络张之洞和李鸿章等大臣,搞东南互保了。李秉衡当时也是支持东南互保的,但随着京城的诏令越来越多,他开始请求刘坤一出兵北上。

刘坤一无奈,又不敢明着反对李秉衡,于是答应他随后就会出兵,让他先行一步。于是拨给他一些人马,凑够了500人,也有史料说只有200人。

李秉衡是6月20日奉诏进京,带领着这500名卫队,足足走了一个月,从南京跑到了北京。他也成了慈禧太后宣布向十一国宣战后,地方上前来支援的品级最大的官员,让慈禧太后异常高兴:

“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在紫禁城内、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 紧接着慈禧太后就将京城军队总指挥权也交到了他手上,让他率军抗敌,他也意气风发,弄成了义和团大师兄的装扮出了城,找联军作战。

结果一战就被打的找不到北了,逃到通州后服毒自杀,死时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军队数万充塞道途,闻敌辄溃,实未一战。所过村镇则焚掠一空,以至臣军采买无物,人马饥困。臣自少至老屡经兵火,实所未见!兵将如此,岂旦夕之故哉。” 李秉衡死时已经70岁高龄了,这位老人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大清曾经支援冯子材跟法国人打仗,曾经在威海卫带兵跟日本人打仗,这次又在北京郊区跟八国联军干仗,可惜可惜。

三、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了,如果说6月份之前,京城的局势还没有那么紧张,可是6月21日,慈禧太后已经发布了宣战诏书:

“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向美利坚开战……向日本国开战!” 总而言之一句话,洋人欺人太甚,尤其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老娘决定跟他们拼了,大清国所有人员,不管男女老少,大家一起上战场杀洋鬼子。

这一下子,本来还在犹犹豫豫不愿意出兵出力的各方大员们,一听慈禧太后这是疯了,纷纷宣布不奉诏:

李鸿章最干脆: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跟慈禧太后的关系相当好,也是不敢奉诏,理由是保住东南:

“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刘坤一同样:

“矫诏、乱命、拒不奉诏。” 有些地方大员,甚至都没收到这份诏书,因为当时的邮政大臣盛宣怀就没打算把这份诏书向全国颁布,只告知了几个地方督抚。

连慈禧太后一再催促的李鸿章也磨磨蹭蹭不肯动身,三个月时间才从广州走到了上海,然后就不再动弹了。

四、

这些督抚基本都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的,此时慈禧太后仍然掌权,为什么却调不动这些地方大员了呢?

首先,各地方大员再怎么愚忠,也不可能愚到看不清自己,看不清敌人,大清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谁给的勇气向十一国开战呢?

其次,就算是能打一仗,可是由谁打,跟谁打,怎么打,谁来指挥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

难道就是纯粹杀洋人,围攻领事馆吗?

三是,当时的大员们不想背锅了,这场仗本就打不赢,就算是带兵进了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战败自尽。因为就算在战场上活下来,到头来也会被清廷拉出来抵罪。

这种事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了,不仅丁汝昌背负着罪名自杀,连李鸿章都差点保不住命。硬是靠着慈禧太后的信任,才仅仅是罢了官职,充当大清国的吉祥物游历各国,直到不久前才刚刚出任两广总督。

实际上这场庚子之变,听从慈禧太后命令要跟洋人“一决雌雄”的大员们,有几个落得好下场了呢?

前面提到的李秉衡,可谓是千里迢迢赴京救驾,结果死了后,还被八国联军定为罪魁祸首,清廷以他已死为由,下令追夺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前面提到过的山西巡抚毓贤,同样也是带兵前来救驾了,仍然是被问了罪,先是充军新疆,结果走到兰州就被赐死了。

甚至连皇室成员,比如庄亲王载勋,又能怎么样,还不是革职夺爵号,随后赐自缢身亡。

端郡王载漪还有他的儿子,曾被立为大阿哥的溥儁,同样是被夺了爵号,发配新疆。

总理衙门大臣赵舒翘,他比窦娥还冤呢,他本来是坚决反对起用义和团的,还说“拳匪不可恃”,可惜最后还是迫于权势妥协了,先是被判斩立决,后来慈禧太后发了善心,赐他自尽。

五、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显而易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才是各地督抚不肯奉诏的根本原因: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已经开始清醒,很多人对国家的概念不再仅仅是皇上,是民族,而是文化。

这一点在当年曾国藩身上表现地很显着,按理说,洪秀全是汉人,是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人,曾国藩本该响应才对。而且当时的八旗兵根本不是太平军,或者是湘军或淮军的对手,他们为什么不合作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洪秀全是拜上帝教,是玩的洋人的玩意,这是一直尊奉“三纲五常”的曾国藩所不能认可。

一旦太平天国得了天下,中华文化将毁于一旦,至于满清为什么能统治中华,就在于他们认同中国文化,尊奉“三纲五常”,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

当然,中华文化也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止步不前,实际上它一直在进化的,即使是轰轰烈烈地洋务运动,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义和团在干嘛?

在毁掉这些东西,这些洋务派大臣辛苦半辈子换来的成果,让这些拳民一朝之间全毁了,他们怎么可能会跟义和团并肩作战呢?

义和团动不动就天神下凡,就神功护体,跟太平天国有类似的地方,他们之间本身就是死敌。

而且,此时的地方督抚已经是集军政于一身的大臣啦,有钱,有兵,有权,虽然造反暂时不敢造反,但一旦朝局变动,他们完全可以另立新主。当时他们就已经商议好了,一旦慈禧和皇上被杀,那么他们就立李鸿章就任大总统。

而一旦跟列强们拼了,大清就真的四分五裂了,即使没有亡国,那民国军阀混乱也将会提前发生。

毕竟此时大家认同的国家,可不是你慈禧或者光绪帝的国家啊,慈禧死了,还有千万个慈禧等着上位,而国家要是亡了,可就真的没有了。

我想,逃到西安的慈禧,被八国联军问罪的时候,还是会庆幸,幸亏当初这些人没有奉诏,要是真奉诏了,还真麻烦了!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这段沉重的历史,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49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6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