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北方黄酒生僻字——卣(you):盛酒器具皿,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因酒遇见你 2023-09-17 12:47:07

有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流行歌曲异常火爆,除了这些生僻字被重新认识得到了汉字推广,也让读识者小有标新立异的优越自豪感外,也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说明越来越多国人认识到我们汉字的魅力、我们传统文化和其相关产品的魅力。

黄酒或北方黄酒,这一伴随我国历史文明数千年的酒类,在历史上一样也因它诞生了不少今天少见的生僻字:鬯、斝、觚、觯、兕觥、卣、盉等等,这些字有的是酒,有些是酒具或者食具,因为它离我们甚为久远了,所以他曾辉煌的历史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陌生的感觉就像北方黄酒一样也有很多人认为是新品类的创新酒,实则北方黄酒更是现代饮用的绝大多数创新酒的前身酒,是最古老的酒。

我们从与北方黄酒、与黄酒、与酒相关的生僻字的酒和酒具食具的名称谈谈关于历史上的黄酒或者说北方黄酒的故事,让我们从历史中再去探寻北方黄酒的辉煌过去,以更科学客观的角度去探寻北方黄酒的发展轨迹和有趣的历史故事,使我们今天的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北方黄酒。

卣,(读作you“有”)是一种盛酒器具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口椭圆形,底部有脚,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陕西宝鸡,在石鼓山提取的爵、卣、尊。)

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 (ju chang音巨唱)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 鸱鸮(chi xiao 音吃消,猫头鹰一类的鸟)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

我们认识一下几个着名的卣

古代卣的形制有不少,我们说几个重点的与酒和酒具的的流转先关的卣,以说明黄酒在当时贵族中的普遍性和他们专属享用的特殊阶级属性,以及北方黄酒在北方中原黄河文明时代的辉煌。

1)圉卣(yǔ yǒu),西周时期的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此卣盖内及器内底铸有相同的铭文"王于成周,王赐圉贝,用作宝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周成王在洛阳执政分封的情况。

(圉卣,西周早期文物,现于首都博物馆)

2)陕西宝鸡石鼓山单父丁卣。2012年,陕西的考古工作者又在宝鸡石鼓山商周贵族墓中发现了酒的踪影。一件青铜卣,在提取时发出了液体晃动的声音。由于卣本身就是一种酒器,而当时的人又有在陪葬酒器里灌满美酒的习惯,所以考古专家初步判定,卣内装酒的可能性极大。

(考古人员晃动青铜卣,里面有水声)

单父丁卣,高39厘米,口横15.5厘米,口纵12.4厘米;石鼓山西周墓地四号墓三号壁龛出土,卣盖两侧有犄角状翘起的装饰物。这两个宽厚的犄角与盖、器上的扁平形棱脊,为此卣平添了豪华感。花蕾形盖钮上饰蝉纹;盖面外圈、器颈和圈足上饰长尾凤纹,盖沿、器腹饰垂尾凤纹,凤冠均为多齿花冠;提梁两端各置一个圆雕兽首,提梁外侧饰两头龙纹,内侧饰变体龙纹;犄角外饰蝉纹,这些纹饰均以细密、规则的雷纹铺地;盖面内圈、腹部上端为直棱纹,圈足内设置四个加强筋,器内底铭文三字“单父丁”。出土时腹内置有一件铜斗。

(单父丁卣)

(单父丁卣内置铜斗)

3)春秋动物纹提梁卣

该提梁卣碧绿如玉,通体装饰,通高50厘米,口径24.4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足径31.8厘米,胎厚0.2厘米。

直口,椭圆体垂腹,高圈足;弧形盖,尖顶方柱抓钮,龙首龙身提梁。通体以云雷纹、“∽”纹和几何纹为地纹,腹部以凸起的蛇纹和蛙纹辅以窃曲纹和双肩钺纹为主纹;上腹两边各施一蛇纹卷曲向下,中间缀一浮雕蛙纹,下腹中部双蛇逆行向上,与上腹蛇纹相呼应,直指蛙纹,形成四蛇戏蛙的图案,与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蛇蛙纹铜尊的主纹二蛇斗蛙如出一辙。卣口沿饰三角云纹,圈足上近腹部处施一周窃曲纹。器盖以抓钮为中心,四面各施一镂空扉棱,将器盖等分为四个小区。每个小区内二蛇卷曲相向,间以蜥、蛙、龟、蛇、鸟纹。龙身提梁上施三角纹,三角内施鳞纹。

动物纹提梁卣为古越人青铜文化经典之作。其造型与此时期的北方中原同类器相类似,系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但胎薄质脆,器形轻巧秀丽,全无同时期中原青铜器雄浑凝重之感。从纹饰看,无论主纹、地纹均具越文化特色,且繁缛的地纹与简洁洗练的主纹有机地结合,对称中又极具灵活性,蛇、龟、蜥、鸟、蛙等随意点缀,似无法度,却浑然天成;即使是主纹中对称的蛇纹和窃曲纹,其造型亦生动自然,富于变化。整个器物的装饰运用浮雕、圆雕、镂空、线刻等多种手法,构思精巧自然,于规整华丽中透出盎然生机,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

当时最先进的北方中原文明是最发的状态存在,其他各地纷纷学习和渐进,此提梁铜卣出土于湖南湘江流域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它的形制与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铜卣相似,但盖上和腹部装饰的蛇纹、蛙纹等,不见于中原商周同类器物。加之形制、纹饰相近的铜卣湖南湘潭还有出土。因此,这件铜卣应是湘江流域越人仿制中原西周铜卣的作品。

越人在先秦两汉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秦汉以后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与今天的壮族、侗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卣铸造精良,可知春秋时湘江流域的越人已有比较发达的铸铜水平。

4)猛虎食人卣

年代:商晚期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猛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件之一(另一件为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通高35.7厘米,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有比这件更奇异复杂的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205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