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有人总结的非常好——人心尽散。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短短三个月内就攻入了北京城,简直就是摧枯拉朽。李自成大军每到一处,百姓们欣喜若狂,欢迎恐后,就连大多数官员们都认为明朝气数已尽,转而寄希望于大顺政权。
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城之后,估计只有崇祯皇帝及其亲信认为是大难临头,大多数官员们都是泰然处之,他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用人部门报名请求录用。据《明史》记载,少詹事项煜说: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给事中时敏声说:“天下将一统矣!”考功司郎中刘廷谏朝见时,大顺丞相牛金星说:“公老矣,须白了。”刘廷谏连忙分辩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这才勉强被录用。
后来,清军入关,都给事中龚鼎孳曾向多尔衮举报,内院大学士冯铨是明朝的阉党。冯铨反唇相讥,说龚鼎孳曾投靠大顺政权,还担任北城御史。多尔衮问龚鼎孳有没有这回事。龚鼎孳说:“有。岂止我一人,何人不曾归顺?魏征亦曾归顺唐太宗。”龚鼎孳急不择言,把自己比作魏征,把李自成比作唐太宗。虽龚鼎孳受到多尔衮的斥责,但这确实是大顺军入京后,绝大多数明朝官员的真实写照。
就连明朝关宁铁骑统帅吴三桂,在得知大顺军已经占领北京,明朝覆亡之时,就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归附大顺政权。后来因为李自成动了自己的利益,才“恸哭六军俱缟素”,为崇祯皇帝发丧,此时崇祯皇帝已经死了三个多月了。各位读者,试问明朝为何会如此人心尽散呢?
其实,明朝的官员将明亡顺兴看成是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纷纷归附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尽管其中有的人是争先投靠,希冀跻身于大顺政权功臣之列;有的人虽心怀疑惧,但为形势所迫而随大流。总之,在大顺军被清军击败以前,明朝的文官武将们都将投靠大顺政权视作唯一出路。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2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