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不要被演义给骗了,换你也会选择投降

历史控 2023-09-17 10:17:41

说起古代历史上着名的昏君,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禅首当其冲算作是一个,然而对比于晋惠帝,隋炀帝,刘禅干了些什么坏事呢?关于他的黑历史,包括宠幸宦官黄皓,开城投降,以及“乐不思蜀”成语的由来。

但是你很难找到刘禅陷害忠良,错杀好人,又或者是横征暴敛,导致百姓生灵涂炭的一面,而这,又让他和其他的亡国之君有些不一样。

那么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不要被演义骗了,当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换你其实也会选择投降。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去世,而刘禅即位,而他,也是根据刘备遗志,将大权交给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且一交就是11年,一直到诸葛亮去世,这可是古代君臣当中,十分罕见的,毕竟作为君主,想要完全信赖一个大臣,甚至发动战争,这是达不到的,因此刘备和诸葛亮是一段君臣佳话,而阿斗和丞相,同样也是如此。

不说别人,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逐渐掌握了大权,除去黄皓之外,他启用的大臣,包括蒋琬、费祎还有姜维,都算得上是十分有能力的人,然而这并不能抹除蜀国和魏国的差距。

我们大可以看一组实力对比表,景耀六年,蜀国灭亡的时候,王隐在《蜀记》当中记载,蜀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相比之下,魏国人口443万,兵员60万,显然和蜀国不是一个数量级,就算有吴国牵制,也要高于两国之上。

蜀国之所以能够和魏国相抗衡,一来是刘备和诸葛亮实在是太优秀了,二来因为蜀国地理险峻,三来诸葛亮主动出击,消耗魏国的有生力量。

然而北伐中原,能减小两国差距,对于蜀国而言,却也是一种沉重负担,他们每次进攻,都要起倾国之兵,而诸葛亮5次北伐,有两次都是因为粮草出现了问题,而被迫退兵。

那么到了刘禅的手中又如何呢?姜维在238年到262年,竟然先后进行了11次北伐,比诸葛亮的幅度还要频繁,因此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廖化才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希望姜维“强欲行难为之事”,事实上,除去姜维本人之外,其他大臣,同样反对北伐,但是蜀国依然在这种状态下起兵,至于最终得到结果,就是弄得国力疲惫,人无战心。

而到了263年,魏国起大兵讨伐蜀国,结果刘禅听信黄皓谗言,认为魏军不会到来,这就是他的最大失误,而姜维则将魏国10万主力挡在了剑阁,由此可见,当时姜维率领的部队,也应该是蜀国的主力大军,而成都后方,明显空虚。

刘禅并非没有抵抗,而是让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结果最终战死锦竹,导致邓艾兵临城下。

此时不少大臣,比如谯周在内,都极力主张投降,刘禅不投降的结果是什么呢?第一种便是坚守不出,等到姜维大军回援,然而钟会同样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大军如果乘胜追击,蜀国可能还是免不了灭亡的局面,而第二点,则是城破人亡,司马昭自然不是什么善类,阿斗的存在,也威胁到了蜀中地区的统治,如果他肯投降,说不定要受到灭门之祸。而诸葛瞻当时也算是十分有威望的一名武将,他的去世,对于蜀国人而言,同样是十分巨大的一个打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刘禅选择打开城门,其实也符合了大部分普通人的想法,至少对于城中百姓个人而言,这是最愿意看到不过的事情。

都说刘禅扶不起来,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有那么愚蠢吗?

我个人觉得如果有人真的认为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是一代昏君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洗洗睡了,这种思想绝对是错误的。翻开史书三国志我们可以发现刘禅,无论是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还是在用人的能力上,或者是在自保的能力上,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到了天下无敌的份上。

人们只知道刘禅接过老爹的权利,然后让蜀国最后被大魏国灭掉,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蜀国其实根本不具备跟魏国掰手腕的能力。但刘禅依然能够让这个国家与魏国对抗几十年,最后竟然也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家族的性命,这是怎样的一种能力?这绝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如果刘禅真的像三国演义小说中说的那样不堪的话,那么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蜀国没有出现大的那一段,也没有被魏国直接干掉,而是。辛辛苦苦支撑了那么多年单从这一点上就能够证明一件事情刘禅对于整个国家的把控能力。其实已经是做到了心中有数,并且也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人,退一万步说就算刘禅真的糊涂,诸葛亮给他留下的出师表其实已经是一个说明书刘禅照着这个说明书做。也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啊!

而且刘禅这辈子最厉害的一件事就是乐不思蜀这件事情,国破家亡,依然能够让自己完好无缺,活了这么多年,这就是本事,别人问他你是在蜀国快乐还是在魏国快乐刘禅马上。回答当然是在这里快乐舒服,我不想回到蜀国这是什么?这不是脑筋急转弯,这是一道要他命的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刘禅这样回答是错误的,是丢了汉家天子的脸面,但是我想说的是人在最危急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保住性命。怎样可以麻痹敌人,他的这个回答可以让自己活下去,他的这个回答可以让蜀国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人这辈子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的失败而刘禅,恰恰有这样的能力能够面对自己的失败,并且知道在失败的时候我该怎样做,才能够不让敌人把我彻底的消灭。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你能说他是个笨蛋,他是个愚蠢之人,大家不要被三国演义骗了,刘禅之所以会丢个天下,那就是因为国家的实力不行与他的能力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就是一个普通人,非中兴之主。论残暴,刘禅比不上东吴的孙皓,论谋略,他比不上魏主曹丕、曹睿。可是他命好啊,能遇到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这样忠诚又有才能的人辅佐,但现在人们一提起刘禅,把演义当历史,说他是大智若愚,最后还笑死了司马昭。实际上刘禅是怎样的人至少可以从他给赵云追封谥号和国破后他对出生入死的将士和宫中妇人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二。

赵云一生忠肝义胆追随刘备,也曾经救过刘禅的命,刘备和诸葛亮对赵云的能力和德行评价都非常高。而刘禅直到261年才在姜维等人的建议下将赵云追封为“顺平候”,并且是在关羽、张飞、马超、庞统和黄忠之后追封的,(以上5人在260年九月被追封)极有可能当初是忘了赵云,后来经群臣提醒才想起来的。而后来的陈祗既没有什么功绩,仅凭借一些技艺和旁门左道就得到了刘禅的赏识,并和宦官黄皓相互勾结,权势一度压过姜维。史书记载他在258年去世后刘禅悲痛不已,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最后竟然追谥陈祗为“忠候”,而且在赵云追谥之前。

一个是在万军阵中救过他的命,一个是对他阿谀奉承,而刘禅对于二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至少是一个赏信不明的人。

后来邓艾攻破成都后,刘禅率众投降,后人评价: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刘禅对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毫无愧疚之情,倒是对被分发给魏国将士的蜀宫女很是愧疚,而且当时刘禅也没组织像样的抵抗就束手就擒了,这难道不是庸弱昏聩吗?

所以不要再说刘禅是什么大智若愚,是哪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了,他倒可以算那个时代最命好的人,当皇帝的时候有忠贤之臣辅佐,投降后也没有受过什么屈辱。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