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曹操在“十八路诸侯”里的地位是什么样,为什么没人待见他

历史战争 2023-09-17 10:02:03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回的故事。这一回主要讲的是曹操发动了十七路诸侯联军共同讨伐董卓的事情。小说里曹操以一己之力策动十七路联军,如此大的号召力在当时的确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不过在历史上,曹操当时的号召力却没有这么大。“十八路诸侯”也并非是由他号召而起的,甚至在“十八路诸侯里”曹操连个号都排不上。

“十八路诸侯”是谁发起的

既然“十八路诸侯”不是曹操号召起的,那么真正发起讨伐董卓的人是谁呢?首先我们纠正一下小说里的错误,当时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并没有十八位。按照《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的记载,参加讨伐董卓的只有十位州郡长官,他们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虽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但以他当时的级别还算不上一路诸侯。当时曹操在联军中担任的是行奋武将军,意思就是曹操担任临时的奋武将军。曹操只是一个杂号将军,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军事实力都远不如上述的十位诸侯。

上面我们分析了曹操在董卓之乱时人微言轻,以他的能耐不可能振臂一呼各路诸侯就积极响应。而真正发起这场讨伐军事行动的却是另有其人,这个人便是陈留太守张邈。《三国志 魏书 张邈传 》记载: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先起兵讨伐董卓的是曹操和张邈。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曹操当时是在陈留募兵讨伐董卓的,而陈留当时正是张邈的势力范围。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曹操其实是附属于张邈的一股独立势力。在诸侯联军里,曹操也是陈留义军的代表。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能促成十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除了张邈以外还有一人功不可没,这个人便是张邈弟弟广陵太守张超的部下臧洪。事实上十路诸侯联军就是臧洪借助张邈、张超的力量促成的。

当时臧洪在张超账下担任功曹一职。臧洪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却深得张超的信任。张超甚至把郡里的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了臧洪来处理。董卓乱政时,臧洪曾劝说张超在广陵郡率先起兵讨伐董卓。张超毕竟势单力薄,于是便带着臧洪前去陈留找张邈商议。张邈早就有讨伐董卓的想法,双方见面后一拍即合。当时张邈和张超在酸枣合兵,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得知后也积极响应。显然这两个州牧级别的大佬都是看着张邈的面子来的,后来张邈将臧洪引荐给了诸位诸侯。

臧洪这个人一身正气,各路诸侯对他都很客气。后来诸侯们盟誓时,甚至共同推举臧洪上台致辞。臧洪在台上慷慨激昂,他凭借着出色的演讲能力激起了诸侯联军为朝廷报效的热情,虽然这个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洪说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致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三国志 魏书 臧洪传》

曹操在联军里的真实情况

如果说曹操在联军里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那么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人微言轻”。上面我们说过曹操当时只是一个奋武将军,而这个官职还是个临时的。曹操是在陈留起兵的,按照当时的势力划分,甚至可以说他是隶属于陈留太守张邈的。

曹操当时的实力并不强,所以诸侯们没有几个待见他的。当时讨伐诸侯的联军有十多万人,但这些诸侯们只会虚张声势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军事行动。董卓为了避其锋芒烧了洛阳,带着天子迁都到了长安。曹操这个时候建议联军趁机追击董卓必能一战定乾坤,但却没有一个诸侯站出来支持曹操。只有张邈派了部将卫兹带兵随曹操前去追击董卓,张邈这样做可能是碍于曹操是陈留义军势力多少也要表示支援一下。而且张邈这个时候和曹操的私交也不错,他派兵帮助曹操也有和曹操交情方面的考虑。不过显然,张邈这次并没有出力,他赞助曹操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

曹操的这支孤军前去截击董卓,其结果是很明显的。曹操遭到了董卓部将徐荣的伏击,如果没有曹洪相救,曹操可能就命丧战场了。曹操败退回到了诸侯联军大营,而当时的诸侯们却在置酒高会。之后曹操狠狠地数落了一番诸位诸侯,但却没有一位诸侯买曹操的账。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论出身,曹操是宦官之后。他没有像袁绍、袁术那样“四世三公”的背景。论官职,曹操也仅仅是一个杂号将军,和张邈这样的地方州郡长官又没有可比性。人微言轻的曹操在诸侯受不到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从根本上来看当时的诸侯联军各怀鬼胎,他们虽然是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聚在一起的,但却没有什么凝聚力。这支联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后来曹操得知联军指望不上,便独自去扬州募兵此后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霸业之路。

曹操为何在华雄斩杀了十八路诸侯多个大将的时候无动于衷?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一个尔虞我诈的三国历史搬上了历史舞台,也塑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这部小说中,既有着英雄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也有着千军万马的大交战,谋士、武将在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运筹帷幄之间取得战争胜利,也诞生了很多经典故事。比如发生在小说第五回的?温酒斩华雄?,就是最精彩的一个。

当时袁绍、曹操等共同组成了一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队伍,谁知却被镇守汜水关的董卓大将华雄击败,甚至还接连损失了几员猛将。直到还是无名小卒的关羽主动请缨,在酒水尚温之时,用片刻功夫就取回了华雄的首级,才让此次讨伐之战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关羽的毛遂自荐,没有曹操的鼎力举荐,这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怕是要重新改写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华雄登场以后,接连斩杀了几名大将,让诸侯们皆束手无策,甚至只能一言不发。

只有当时的诸侯盟主袁绍吹嘘了一番自己手下良将如若在,必定不会让华雄如此猖獗的豪言,只可惜仍然无人请战。尤其是曹操作为这次讨伐之战的真正发起人,也从未想过要派出自己手下的武将上场,这又是为何呢?

第一点:曹操不满袁绍抢了自己的盟主之位。当时这十八路诸侯,都是他动用人脉资源聚集在一起的,按理说他本应该名正言顺的坐上这支队伍的领导职位。

谁知道身份高他一等的袁绍,在到来之后完全抢了他的风头。袁绍此人在曹操的眼中完全是一个目光短浅,毫无领导风范的人。

尤其是在孙坚大败以后,这些诸侯也开始心怀鬼胎,只顾算计自己的利益,既然盟主之位已经拱手让给袁绍,曹操自然想看一看他的笑柄。

第二点:曹操认识到这支队伍,其实只是一帮毫无能力的乌合之众。虽说当时曹操麾下并无关羽、张飞那样勇冠三军的武将,但如夏侯惇、夏侯渊等实力超群的武将并不在少数。

然而,当他看清局势以后,心中自然也会有所顾虑,他并不清楚以自己武将的实力,是否真的能够在华雄手中取得胜算,毕竟其他诸侯已经折损了不少大将。

如若他贸然派自己的武将出击,一旦打败了华雄,就会暴露他自己的实力;可是如若战败,反而会折损了他的颜面,又丢失了原有的将才。远不如?坐山观虎斗?,也乐得自己清闲。

关羽

第三点:作者的小心计,只为展现关羽过人实力。英雄想要出名,势必要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关羽能够顺利登场,与这场战役分不开关系。

如若读过《三国志》的读者一定知道,温酒斩华雄其实是作者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强加了一段?历史?。

正史中的华雄,早在与孙坚一战中被击败了,华雄之死其实与关羽毫无关系。所以如果单纯就正史而论,曹操也完全没有机会派出他的手下武将与华雄一战。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谁的官职大?为什么?

十八路诸侯官职最大的是袁术,袁术的官职是后将军。

01、十八路诸侯有哪些人。董卓入京祸乱朝廷,曹操首倡义兵,诸侯们纷纷响应,最后组成十八路诸侯。十八路诸侯由骁骑校尉曹操、渤海太守袁绍、长沙太守孙坚、上党太守张杨、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北海太守孔融、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陈留太守张邈。

河内郡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冀州牧韩馥、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其实十八路诸侯有个十八镇的说法,我前面这个排序就是十八镇的倒序。从这份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十八路诸侯主要的官职是太守、刺史、州牧、骁骑校尉、后将军。这几个官职最小的是就是骁骑校尉了,但曹操是发起人,在十八路诸侯还是有点地位的。

02、袁术是十八路诸侯中官职最大的。太守基本上是属于一地的长官,太守在十八路诸侯算是比较多的,他们都是召集当地兵马前去讨伐董卓,但官职不是很大,相当于现在一个市的一把手。然后就是刺史,刺史的官职要比太守要大,在东汉时期,相当于一个州的二把手,它主要的主要就是朝廷派来监督州牧的。所以在很多时候刺史的权力还比州牧要大一点。

州牧是名义上一个州的一把手,虽然被刺史监督,但掌握权力还是靠个人的手段。最后我们说说袁术,袁术的官职是汝南太守,这官职并不高,但他在朝廷还有个官职那就是后将军,后将军这个职位相当于九卿,也是十八路诸侯官职最大的。但十八路诸侯说白了不是特别讲究官职,反而讲究名望,当时袁绍名望最高,所以他成为了盟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