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平和安厚文祠:曾祀王阳明道业映儒林

漳州档案 2023-09-17 08:21:48

平和安厚文祠尚存的主体建筑

近日,笔者一行在平和县安厚镇白石村采访时看到一座年久失修、面阔三间、高两层的古建筑,连当地的年轻人都说不清它是祠还是庙。“眼前这座古建筑叫安厚文祠,也叫向文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多年致力探究阳明地域文化学者、平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山梁掷地有声给出答案。

据张山梁考证得知,清乾隆辛未进士何子祥少年时,与同乡赖承可、陈升夏等十余人在此结社读书,曾听闻先辈拟在安厚营下修建一座公益性书院,然而先辈们的宏愿始终未能实现。于是,大家彼此慷慨约定立誓:“他日得稍成立,当为前辈践此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余姚籍平和知县胡邦翰到安厚巡察。此时,时任南胜书院山长的何子祥,尚未得到朝廷的恩授官职,但已是进士及第,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更关键的是,他深知眼前这位父母官与王阳明同乡,是一位笃定的阳明心学的后学者,为官廉明果敢,何子祥便想应当携友践行诺言,修建书院,不负前盟。于是,何子祥便率领当地乡绅向知县胡邦翰请示:拟在石鼓村新建一座书院,既为乡里子弟读书提供场所之用,还将合祀朱熹王阳明二圣,春秋享奠,教化后人。胡邦翰听了乡绅们的书院修建规划后,亲自到实地踏勘,大为称赞,认为在此造建书院,远胜于漳州的芝山、丹霞书院。

得到知县的首肯,何子祥与赖升闻、吴步方、张恩授等乡绅一起筹资购地,于当年正月伐土动工,共花费白银二千余两,修筑一座主体三进、旁翼厢房十八间的书院文祠。祠中置大讲堂,祀朱子;登阶以达后进,祀阳明先生,次年竣工。整座书院文祠墙高宇峻,阁静轩明。

“文祠建成后,在漳浦家中的当朝大学士蔡新为之作序,勒石以刻;何子祥作《安厚文祠碑记》,镌石以记其事;胡邦翰为之题额:向文书院。所以,《平和县志》将文祠载为向文书院。”张山梁介绍说,文祠落成在当时是桩文化盛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八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杨廷璋为祠题匾“道映儒林”。从中可见,安厚文祠在当时名噪一方,且祠以人重,成为安厚一方名胜。所幸的是,这些碑刻题匾都幸存下来。

安厚文祠最具特色的是将祠祀先贤与书院教育合二为一,所以它分上下两层,不同于基本只有一层的普通祠或庙。它既让当地学子诸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读书求学,为乡里培育英才,更让他们自小就以圣贤为楷模,踏上立志成圣成贤之路。该文祠自建成之日起,就始终担负着“学堂”的角色。此外笔者发现,二楼还留有临时搭砌混泥土水池以及灶台,后墙上还留有“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等字样。据当地村民今年85岁的陈桂花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祠一度作为安厚中心小学使用。她本人就在这里念完小学。当时每个年段约有三个班级,每个班约有四五十个学生。“当时,文祠的主体三进中的底层作为教师办公场所,二层作为老师的宿舍生活区,十八间厢房当教室,很紧凑,也很热闹。”陈桂花介绍。

如今,文祠四周新屋林立,十八间厢房早已不见身影,但所幸文祠的主体建筑还在。张山梁介绍,在全省9座特祀、2座合祀阳明先生的遗址中,这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古祠,也是保留碑刻、匾额等文物最多的文化遗址。目前,平和相关部门正为该文祠申请保护修缮。

☉黄水成 李嘉琳 林娜君 文/图

原创:黄水成、李嘉琳、林娜君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2020/09/09 星期三 第04版:社会 “漳州档案”专栏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