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正史中曹操最想得到的四个人:没有关羽和赵云,也没有大乔和小乔

趣谈历史 2023-09-17 08:04:17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实力最强大的曹操虽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但是他对人才的渴求始终如一,从他推行“唯才是举”的策略大略可以看出曹操颇有点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想法;曹操一生也错过不少他想得而没得到的人才,正史中曹操最想得到的有四个人:没有关羽和赵云,也没有大乔和小乔,其中一人还成为他一生的对手。

第一个人:刘备

曹操很看重刘备,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想把刘备收入囊中的想法,要不然他也不会出兵帮刘备对付吕布,也不会杀了吕布之后把刘备带到许都(这是曹操一生中比较大的失误之一,正是在许都刘备得到了对他日后不无裨益的左将军和大汉皇叔两大金字招牌);更不会在郭嘉程昱要他及早对刘备下手时还犹豫不决,比如程昱劝他:“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郭嘉也劝他:“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曹操看人很准,《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自己也说过:“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三国志-先主传》也记载:“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不是不清楚刘备必不会久居人下,但他在刘备寄人篱下之际却始终没对刘备下手,未尝不是存有收服刘备之心,只是曹操难得的一次犹豫却为自己换来了一生的对手。

第二个人:沮授

曹操和袁绍两人是发小,关系一直不错,在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之后袁绍对实力远不如自己的老朋友曹操其实颇为照顾,比如曹操征讨徐州陶谦时袁绍还派朱灵带兵去帮助他,只是在曹操迎奉天子到许都之后两人才彻底变成对手。曹操虽然打心眼里看不起袁绍比如曹操曾说过:“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但是河北多名士,曹操对袁绍手下的大将和幕僚却是比较看重:不说袁氏败亡后曹操从袁氏手中得到了相当多的人才比如张郃崔琰等人,光说袁绍麾下的首席谋士沮授曹操就一直想得到手,官渡之战后沮授被俘,曹操亲自劝降,《三国志》记载:“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太祖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当时曹操麾下谋臣众多,但是曹操依然以未能得到沮授而抱憾!

第三个人:法正

自庞统死后,刘备军事上真正倚重的幕僚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刘备能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都是出自于法正的谋略,这一点连曹操也大为感慨,据《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记载:“曹公为魏王,王西征,闻法正策,曰:“固知玄德不辨此。”又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曹操已经很久没说过类似的话,也很久没有这样赞赏过一位敌方的谋臣了,可见曹操对不能得到法正心中有多遗憾!

第四个人:太史慈

曹操很有些名将情结,太史慈自归顺孙策后威名远播,以至于曹操闻其名都特意招揽他,《三国志》记载“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意思就是曹操写了封信给太史慈以箧封之,内无多物只是放了少量当归,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要招揽和得到太史慈这员虎将。

至于说关羽和赵云也是曹操最想得到的猛将,这个只是演义中的说法,正史中并没有相关记载,《关羽传》只是说“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一笔带过,赵云压根就没提;至于说曹操想得到大乔和小乔也是演义中杜撰的,诸葛亮为说服周瑜说了这么两句话“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成功的激怒了周瑜,却让曹操平白的担上了好色的坏名声,正史中压根没有这一桥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8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