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雍正王朝:胤礽想兵变,却没有李世民的命,康熙也不是唐高祖

秋媚读史 2023-09-17 07:30:55

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数皇子皇孙为之折腰。因为坐上这个位置,就是以后的法定继承人。即便当不了太子,也要向其靠拢,只为日后飞黄腾达。

但是,太子之位也并非常人所能坐,坐在这个位置,就等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一来,觊觎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取而代之,各种明枪暗箭会朝着太子。对手也会拿着“显微镜”观察太子,任何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一旦太子失德或无法服众,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二来,太子如果表现得过于优秀,老皇帝就会疑神疑鬼,说不定会走马换将;如果表现得过于窝囊,老皇帝就会看不上,担心非人君之选,大臣也会看不上。因此,要做一位合格的太子,就要特别注重火候与分寸。

《雍正王朝》中,胤礽是一位不合格的太子,他借了不该借的钱,偷了不该偷的人,最后被废纯属咎由自取。后来,胤礽被康熙复立,但他不仅没有改过自新,反而愈演愈烈,竟然想玩一出“玄武门之变”。他的这出“兵变戏”,究竟是顺势而为还是被迫无奈呢?

七分是迫于无奈,害怕再次被废康熙复立胤礽,本就是缓兵之计,只是为了把他当做挡箭牌,以保护真正的继位人。然而,胤礽同学不争气,既不能上体圣心,也不能下顺民意。他一复位,就给了众人一个下马威,几乎得罪所有人,彻底将自己变成孤家寡人。

正路走不通,胤礽就想着走歪路,在下面人的怂恿下,他打起了《百官行述》的主意,企图通过别人的“小辫子”,牢牢控制百官。这个想法虽好,可下面的人执行力不行,硬生生将事情给办砸了。更要命的是,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信,被胤禛拿到。这胤禛真不是什么好鸟,他借助老八的手,将那封信转发给康熙。康熙拿到信,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可是铁证如山,于是,他又将信发送给胤礽。

胤礽拿到信,瞬间就懵逼了,知道自己会再次被废。古往今来,废太子的下场,往往都不好。胤礽一旦再次被废,将会永世不得翻身。

兔子被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胤礽知道自己的下场,束手就擒是被废,举兵造反也是被废,反正结果都是一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行之。万一成功了,就是另外一番景色。

捉急的不仅仅是胤礽,还有他下面的一帮小兄弟。太子再怎么说,也是康熙的亲儿子,即便被废了,最多也就是关小黑屋。但托合齐、耿索图等人就不同了,他们是胤礽的党羽,会被直接清理,甚至人头落地,因此,他们比胤礽更急,也更迫切地铤而走险。只要兵变成功,他们不仅没事,反而可以更上一层楼。所以,这帮马仔,知道胤礽即将被废后,一个劲地撺掇胤礽造反。

此外,以胤礽为首的团队,也确实有一定的实力,客观上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首先,太子只要没有明确被废,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就可以行使监国的权力;其次,他的几位小兄弟,都在关键岗位任职,提出的方案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胤礽面对康熙的威胁和下面人的怂恿,也就只能走上不归路,即便这条路只有理论上成功的可能。

三分主动而为之当太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帝王,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心里盼望老皇帝早日归西。胤礽当了几十年的太子,既要被兄弟们挤兑,也要被康熙打压,心里的憋屈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说盼望康熙万岁,那纯粹就是自欺欺人的几句客套话而已。“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才是胤礽内心的真实想法。

胤礽要当皇帝,指望康熙主动交出权利是不可能的,留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通过非常手段,将康熙奉为太上皇,然后抢走康熙的权力。可惜,姜毕竟是老的辣,胤礽机关算尽,还是被康熙轻松化解。

秋媚说:胤礽没有李世民的命,就别学李世民“兵谏”,何况康熙也不是李渊。太子之位虽可爽一时,但能不能爽到底,还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