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你知道东新市说的是奉贤哪儿吗 快来看看吧~

上海奉贤 2023-09-17 06:45:04

东新市

东新市建于明代。明嘉靖年间,进士宋贤,官至御史。隆庆年间(1567—1572年),其因去城远,艰于贸易,便拓旧居隙地,设店集商,相通有无,乡民称便,呼为新市,后为有别于新寺镇而易今名。

1909年地图中的东新市周边地区

自明代以来,向为宋姓聚居之地。民国《奉贤乡土志》称其“饶于财富甲东乡”。镇上多宋贤时遗物,“迎恩桥”为其接“圣旨”所建,石牌楼上镌有“金榜题名”字迹。周边地区有南宋村、北宋村,都为宋贤的后羿。《宋氏族谱》(残本) 系头桥东新市明代御史宋贤一族谱牒,仅留卷二十一等部分世系表,重修年代不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宋氏后人重修过《宋氏家谱》。解放后,宋氏墓葬曾出土犀牛角杯、古扇、酒器等,惜散失民间。貤封坊,是明嘉靖间御史宋贤立,现在还在。

东新市旧影

宋贤,字及甫,号定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举,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授新昌县知县。宋贤到任后,为官廉明方正,不尚虚华,踏踏实实、非常仔细地治理地方政事,做到公堂之上没有滞留下来的讼案,人都佩服他断事精明。新昌地方旱涝不均,百姓深以为苦。宋贤筑堰堵东溪之水,以防雨水过多时溪水淹没庄稼;又疏浚西溪,以备大旱之年。这样一来,解决了为患多年的旱涝之灾,庄稼常常获得丰收。新昌县田赋很重。当地一些地主勾结衙门中的胥吏,将自家的田地和赋税化整为零,记到贫户、逃亡户甚至无地农民名下,自己则逃避赋税。宋贤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决心要纠正过来。他先是教老百姓丈量土地的方法,自己抽空也上山下坡,亲身量地。一个月之后,量地之事完成,又将“履亩度田”的资料编为《经纬》两册书,山丘属谁、田块属谁,书中画得清清楚楚,查阅起来很方便。奸滑之徒逃避赋税、无田少地的百姓多缴税的弊病从此被杜绝,百姓称快。因为把新昌县治理得好,所以朝廷擢升他为广西道监察御史。宋贤离开新昌后,百姓感念他廉洁为民,在县城西面一里处建宋公祠,塑宋贤肖像,每年春秋致祭。

任监察御史不久,宋贤先后出任陕西、四川等地的按察使。在巡行四川时,当地有人送给他钱财托他办事,被他坚决拒绝了。

宋贤目睹家乡“濒海斥卤,潮汐不通,沟渠蟠曲,旱无所蓄,涝无所泻……禾稻十不得一,岁收不逮熟区之三四。……而每岁漕米与上乡一体征收,毫无区别。小民远籴,以应输将,力绌不支,将田售卖富户,亦苦地瘠粮均莫肯出,一亩之价,不过一金”之苦,而100 多年来从未有人为民陈情,慨然上疏祈请“折漕”(将不产稻米地区的漕粮改折银两征收),得到朝廷准许。此法一直沿续到清代,利于奉贤县东乡盐碱地区的垦殖。

今日东新市旧迹

明隆庆元年(1567年),宋贤见家乡距城远,乡民买卖不易,便辟宅边空地设店集商,逐渐成市,即东新市。宋贤热心地方公益,在家乡建造新市、近恩、凝云、飞云等13座石桥,以利行旅。飞云桥遗址至今尚存,被列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与朝阳村、新市村、新北村合并成立东新市村,奉城镇辖行政村。位于奉城镇北部。东至奉城镇北宋村,南至三桥港,西至新奉公路,北至浦东新区新场镇。面积4.28平方千米,居民10238人。村委会驻蔡建路51号。现在建有东新市公园,农民不出村,也能散步健身,修心养性。1949年前,设东新市镇。

资料;图溯上海

编辑:何语馨

奉城镇的人文历史

据元代徐硕《至元嘉禾志》等记载,该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来犯时,墩上举火为号,因此得名。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地设青墩盐场,后绿树成荫,改称青林。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筑里护塘后,盐民、渔民群居,渐成村落,青林遂改名青村。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青村城堡御倭,置守御千户青村所。明正德年间,改称守御青村中前千户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时,县署初居南桥,雍正九年迁青村所城,从此奉贤县城一名代替青村所城。民国元年(1912年)县署复迁南桥后,该地为城厢、城市建制,设有县司法署。后设区、镇公所和奉城坊等行政机构,辖区广至今头桥、分水墩、东新市、蔡桥、梁典、周家弄和塘外一部分。
古城筑有城墙。明正德《松江府志》载:“青村城在金山城东一百里,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池广二十有四丈,深七尺余。城门四,上各有楼,外各有月城楼四,敌台十有一,箭楼二十八”。清光绪《重修奉贤县志》载:“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雉堞一千七百六十六。旱门四:东曰朝阳,西曰阜城,南曰镇海,北曰拱辰,其上各有丽谯。入城皆陆地,故无水门;外有月城四座,窝铺一百三十座”,县署,清雍正十年(1732年)起建,有照墙、仪门、大堂、二堂、燕室及牢狱等。文庙,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有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东附建学署等。言子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有头门、道南学舍及附惜字局等。肇文书院,清嘉庆十年(1805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讲堂及文昌阁等建筑。城隍庙,明洪武十九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歌台、大堂、二堂、寝宫等。万佛阁,明化建,有大殿、楼阁等建筑,环垣踞堞,戍楼屏前。此外,还有魁星阁、同善堂、先农坛、武庙等明清古典建筑。
奉城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子游曾到此,故名。
民国26年(1937年)11月,奉城遭日军炮轰,古建筑精品县署、文庙、学署、书院及部分城垣毁于一旦。
奉城是该县早期共产党地下活动中心。土地革命期问,中共党员刘晓、李主一等在潘公祠内创办曙光中学,建有中共曙光中学中心支部、中共浦东县委和共青团组织,民国17年(1928年)被当局查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6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