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位优秀大将,1964年7月太平天国被攻克,李秀成撇下了自己的妻儿父母陪同幼王突围,结果自己被曾国荃俘虏。当时城中可以继续作战的士兵仅有不到四千人,并且城中粮食短缺,根本坚持不下去,李秀成知道继续守下去不是个办法,因此只得背水一战,在突围时,李秀成为了保护幼主洪天贵福,把自己的战马给了他,这匹战马跑的非常快,洪天贵福骑上战马之后很快就甩开了敌军,而李秀成骑的是一匹普通的马,虽然也躲过了追赶,但却与大部队走散了。之后李秀成流落方山,被当地的百姓给发现了,百姓本想将李秀成藏起来,但清军在到处寻找李秀成,此时将他藏起来谈何容易。李秀成被一个比较坏的村民发现了,这个村民偷偷告密,然后清军就找上门来,李秀成也被抓了。
曾国荃看到李秀成之后相当气愤,就是因为李秀成死守天京,所以曾国荃才损失了那么多的兄弟,就连自己的亲兄弟曾国华也是在之前与李秀成的作战中被打死的,李秀成被抓之后遭受了曾国荃非人的对待,曾国荃对李秀成使了很多酷刑,但他依旧不动声色,这时曾国荃决定亲自上手,他手拿着锥子刺向李秀成,李秀成全身血流不止差点当场死亡,屁股上的肉也被一点点的割掉了。曾国藩得知李秀成被俘后,立刻赶往天京,在对李秀成进行了一番询问之后,李秀成写了很多供词!
在李秀成被关的10天中,他所写的供词不少于6万字,但是曾国藩上报给朝廷的供词却只有3万多字,李秀成供词被删减了一半,并且在李秀成供词完成之后,曾国藩就立刻杀了他。曾国藩的反应未免有些太大,毕竟他在对李秀成进行询问时,丝毫没有表现出想杀了他的想法。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肯定知道太平天国的宝库在哪儿,太平天国已经被攻占了,所以李秀成的供词中很有可能提到了这件事。若把李秀成的供词交给清廷,那么这些钱财自然也要被清廷给收去。没有一个人是不贪财的,就算曾国藩没有私吞宝库的想法,曾国荃也会动心,湘军大大小小的将领看到宝库也会眼红。
湘军从1862年5月就围住了天京,里面的财宝根本没有时间转移,如今湘军已经进入了天京,宝贝说不定也早已被士兵和将军们瓜分,曾国藩没有办法向朝廷交代,因此只得删减供词并将李秀成杀掉。递给清廷的供词里面说太平天国非常穷,里面根本没有财宝,朝廷根本不相信,所以派人把天王府给翻了个遍,最终连一分钱都没有找到,可见这些钱财一定是在清廷派人来之前就被转移了,否则不可能干干净净,当真一贫如洗。
李秀成虽然很有军事才华,但他没读过什么书,被俘之后他就有了投降的想法,否则也不会写出那么多的供词,他每天至少需要写六七千个字,若李秀成没有活下去的想法,他大可不必如此。李秀成的供词从洪秀全的出生开始写起,大大小小的事情写了很多,包括他自己的身世和参加太平军的各种战绩,供词最后写了太平天国最后几年是如何颓败的,甚至分析了颓败的原因。这份供词虽然写的很完美,但是里面透露着很多不该说出来的秘密,曾国藩看到供词内心顿感不安,若将供词完整的上交朝廷,甚至会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这份供词中了很多内容与自己上报朝廷所说的话都有所不同。
就拿李秀成被捕的这件事情来说吧,曾国藩向清廷交代的是,李秀成藏在农民家中被搜出来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如若不是有村民告密,李秀成肯定不会被那么轻易的抓住。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在湘军攻占天津后,曾国藩发的捷报是他杀掉了10万太平军,而事实确实是城中所有太平军和百姓加起来都不足10万,所以他如何能杀得掉10万太平军。若曾国藩将这份供词交给朝廷,那可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曾国藩就算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也绝不会这么做,反而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杀人灭口。
李秀成以为自己将所有的事情毫无保留的说出之后就可以逃过一劫,哪曾想,恰恰就是因为他的一吐为快使他丢了生命。李秀成为了保命,还极有可能还在供词说了清王朝的腐败,并且分析清王朝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甚至会说曾国藩可能称帝。这些话有可能会使曾国藩开心,也有可能会使曾国藩胆战心惊。曾国藩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而且他心思缜密,他在看到这些话之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也不得不将李秀成杀掉。
1864年可以说是太平军最为惨烈的一年,不仅战事节节败退,首都天京被清军包围了,就连天王洪秀全也在这一年病逝了,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势已去了。
但后太平天国时代太平军的中流砥柱李秀成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在办完洪秀全丧事之后,立马扶持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即位,即便是天京城中只剩下老弱病残,粮食也断绝了,李秀成仍旧要和清军碰一碰。
但面对气势如虹的清军,身为忠王的李秀成终究还是没能够创造奇迹,在天京城彻底沦陷那一刻,他带着小天王撤退,后来在保护小天王撤退的过程中力竭不幸被俘。而在被俘虏之后,李秀成并没有被送往北京城,而是还没到一个月就被曾国藩给处死了,年仅42岁。
有资料称,当年李秀成被抓之后给曾国藩写了5万多字的供词,但最后曾国藩删减的只剩不到三万五千字的时候才交给了朝廷,其中有1万多字的东西被删除了。
有人认为李秀成的原稿被曾国藩的后人所收藏,也有人说被焚毁了,不过目前曾国藩的后人在1963年中公示的那份李秀成供罪书里面也只有33000多字。而在这33000多字的原稿中有很多的修改痕迹,最终交给朝廷的肯定是修改后的版本。
从目前所存在的原稿文件中,我们可以十分直观的看出来有很多修改的痕迹,而且这修改后的版本显然是更能彰显出曾国藩自己的功劳。
??比如李秀成交代自己被俘的原因是因为?心有私忌,两家并争,因此我而藏不住,是以被两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这段话交代出李秀成是被两个老百姓在山洞之中发现,抓获之后为了邀功领赏而交给曾国藩军队的。
而曾国藩在抓获李秀成之后给朝廷写了一个奏折,奏折中所写的内容为?忠王一犯,城破受伤,匿于山内民房,十九夜萧孚泗亲自搜出。?
奏折中所讲则是说官兵奋力破城之后,李秀成受伤藏在了民房家中,然后被一个叫做萧孚泗亲自搜寻并且抓获了,奏折和李秀成的供词有着明显的出入。在曾国藩的奏折里是为了彰显这个叫做萧孚泗的功劳,但李秀成的供词却否定了这一点。
由于曾国藩前期攻打天京的时候损伤惨重久攻不下,曾国藩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就在奏折中表示:?太平天国是集结了所有的军队守着天京,号称有数十万之众;天京城被攻破之,曾国藩的军队一共击杀了10万太平军。?
但是在李秀成的供词里面则交代的是,当时在天京城里面的军民一共不过3万人,真正的士兵不到1万人,除去一些老弱病残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不到5000人,但曾国藩攻破天京所出现的伤亡远超这个数字。
如果要是将李秀成的供词原版交给朝廷,曾国藩的奏折自然就有几分欺君的嫌疑,尽管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很有功劳,但是还是不敢背上这个罪名的。
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秀成的供词并不利于曾国藩向慈禧太后邀功,不仅功劳要大降,还有可能会让自己背上某些欺君之罪,这显然是曾国藩很不愿意见到的。
再者,在李秀成的原稿公示中有这样一句:?罪将谢中堂大人不杀厚恩,愿招集大江南北数十万旧部归中堂统率,为光复我汉家河山效力?。
若李秀成不说最后一句,李秀成还不会被杀死。因为在清朝朝廷还是挺避讳汉人掌权的,不论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还是乾隆皇帝的文字狱,其目的就是为了打消汉人推翻满清统治的念头。
而李秀成的这句话则是直接挑明了自己愿意带领着之前数十万的太平军跟随着曾国藩恢复汉人的天下,这明显就有一些要反清复明的味道,如果曾国藩有了这个想法这其实比欺君之罪还要严重的多。
??更何况当时以曾国藩的实力也确实有这个可能,毕竟自己在大败太平军之后已经算的上能够割据南方半壁江山的军阀了。
而满清朝廷也的确有些对其有所提防。倘若李秀成还活着,哪一天他向其他人突然抖出这样的一句话,即便不是真的,也相当于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曾国藩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立马杀了李秀成。
而李秀成所说的?某些话?自然也让曾国藩不敢完整的上交给朝廷。
1864年七月,湘军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同年7月23日,李秀成在南京被捕,仅仅过了16天,8月7日李秀成就被杀害。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罪犯是要上交到朝廷处置的,但是曾国藩却直接杀了李秀成。而且,李秀成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份五万余字的供词,但是供词只有曾国藩看过,而且曾国藩看了供词之后,进行了删减,五万字的供词,只剩下了三万多字。有人说是被焚毁了,也有人说是被曾国藩交给儿子收藏了。但是李秀成的死,应该是和这份供词是分不开的。
一、供词中揭露了湘军的罪行。李秀成在供词中,也揭露了湘军占领南京城之后的行为。其实湘军是曾国藩一手操练的,对于自己一手操练的湘军,曾国藩是有点护着的,他们进入天京之后,就开启了掠夺模式,中饱私囊。但是曾国藩却听之任之,这种行为传到朝廷那里,自然对曾国藩是不利的。
二、李秀成在供词中鼓动曾国藩谋反。李秀成不仅仅揭露了湘军的罪行,同时也看到了湘军的强大,所以就鼓动曾国藩谋反。因为以曾国藩的能力,是不在话下的。但是曾国藩是一个忠臣,他自己是没有这个想法的。但是如果这份供词到了清政府那里,他一个人是解释不清的,所以一定要除掉李秀成,省的他乱说话,给自己扣帽子。
三、李秀成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李秀成虽然在供词中列举了太平天国建立以来的种种事迹,但是也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种种原因。
?天朝之根已去,能收复此等之人众齐来,免大清心腹之患再生,中堂及中承(丞)大人名成利就,早日完功收复,众匪发何防?。 李秀成既然是要投降,为什么会用大量的篇幅总结原因,所以李秀成非死不可。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十七,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吉字营合围。四月十九日,天王洪秀全死去,在天京城主持大局的忠王李秀成扶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嗣位,是为幼天王。
湘军吉字营为一举攻陷天京城,在此后的一个月里疯狂挖掘了几十处地道,想以此延伸到城墙底下,用炸药一举轰开攻城缺口,但李秀成指挥天京城守兵,一连破掉了湘军的几十处地道。
但誓要拿下天京城的曾国荃没有气馁,五月二十一日,湘军以猛烈炮火作掩护,终于将一条地道挖掘到太平门底下,六月初六日,湘军引爆了这条地道里的巨量炸药,城垣被轰陷,吉字营敢死队蜂拥而入。
天京城陷落之际,忠王李秀成为保护幼天王出逃,将自己的战马让了出去,自己另骑了一匹不得力的马。幼王天一行,假扮湘军,从太平门缺口冲出去后,李秀成转而又率一百余人拦截湘军,为幼天王出逃争取时间。
之后,因为马乏人孤,李秀成与大队人马走散,流落方山,最终被村民擒住,献给了吉字营将领萧孚泗。
吉字营统帅曾国荃痛恨李秀成死守天京,令他久攻不下,死伤了无数兄弟,因此见到被俘的李秀成时,曾国荃甚为愤怒凶残,他先是?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后又?叱勇割其臂股?,而李秀成在如此酷刑下?殊不动?,恼羞成怒的曾国荃于是亲自动手,?短衣握锥,独身走出,遍刺以锥,血流如注?,几乎就要对李秀成进行凌迟了。
湘军统帅曾国藩赶到金陵(天京)后,为了彻底降服、利用李秀成,使出了老奸巨猾的伪君子手段,一方面在审讯时颇为尊重李秀成,另一方面又向李秀成承诺,只要他劝告金陵城外的大小太平军残余势力放下刀枪,不再抵抗,朝廷将放过李秀成全家以及放下刀枪的太平军兵士。
曾国藩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李秀成乖乖招供,二是借李秀成的威望肃清太平军残余势力。
忠王李秀成军事才华一流,但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多少城府,在曾国藩伪善的攻势下,为了保全剩下的那十几万太平军兄弟,他在心态上动摇了,产生了俯首称臣,回家做朝廷良民的念头。
正是因为产生了这样的念头,随后李秀成以每天七千字的速度撰写了一份长达三万字左右的自述供状。
李秀成的自述供状,从天王洪秀全出生写起,创办拜上帝会,金田起义,一路打到永安、长沙、南昌,最后打下金陵,建都立国;而后写了自己的身世,如何参加太平军以及这些年来的战绩;再写了六次解天京之围的经过和经营苏州、常州的政绩;最后写了太平天国最后几年国势颓败及其原因,等等。
然而,当曾国藩看到李秀成自述供状中的几个细节时,先是顿感不安,接着便起了杀心。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