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中的军衔制,军迷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军衔是指军队中对不同职务的军人授予的等级称号,用来区别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不同等级。
授予军衔以后,在日常、作训、作战时的制服上,是有明显的军衔标识的,让军中官兵一看,就知道是对方是什么军衔,以方便军队的作战和指挥。
某国在一段时间内,取消了军中的军衔制,军官与士兵的区别,就是军官上衣有4只口袋,士兵上衣则少了2只口袋。
由于军人的制服上没有任何军衔标志,士兵和军官是能区别开来的,主要是看制服上口袋的多寡;问题是同样有4只口袋的军官,一般只能从军官年龄大小、脸上的皱纹来判断其军中职务的高低。
某次战争时,部队行动一度受阻,被堵在一段狭窄的公路上,步兵、炮兵、坦克、运输等都争先恐后地想让所部先行通过,由于指挥和协调不力,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的场景,不知道该听哪位4只口袋军官的话好。
此过程有幸被随军的战地摄影记者记录了下来,战后军方高层在观看这段战地录像时,深感军官没有军衔标志,带来战场上的混乱状态,所以就有了在军中恢复军衔的打算,并最终付诸了行动。
现在,是和平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已经取消了军中的最高军衔-元帅,保留元帅军衔的国家并不多,一般军衔都设置为“将、校(佐)尉”三个等级,等级高低依次为上将、中将和少将;上校、中校和少校;上尉、中尉和少尉。
当然,个别国军的军队设置了大将、中将、少将三级,也有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的;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也有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的;此外,有个别国家还设置了准将、准尉军衔,但似乎未见准校军衔,这也算是一个军衔中的特殊案例了。
上将、中将、少将,将级军官等级中,是属于普遍的现象,但一般少将,都不会称“”下将”,仅从汉语语意上来考量,有上中下,三个不同的高度之说,因此,有上将、中将,那么有“下将”,其实也未尝不可。
汉语的运用,却非常讲究语境,也即使用语言的环境,“下”既是方位词,比如下游、山下、往下看等;同时也是等次的表达词,比如下级、下等、下策、下品等。
如果将少将,命名为“下将”,同理的将少校,命名为“下校”;同样将少尉;命名为“下尉”,让人听起来,感觉就非常不舒服;此外,在汉语语境的表达上,有低人一等的意味,“下”字是和“上”字对应的词汇。
因此,将校尉三个等级的军衔中,不称“下将”、“下校”和“下尉”,而是用“少将”、“少校”和“少尉”来命名。
其实,就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少”字汉语意为“数量少”,同时又是“年纪轻”的意思,“少爷”、“少保”等,这些称呼,就比较尊贵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5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厦门的“厦”字究竟有几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