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参加平型关战役的115师走出的开国元帅、大将及上将有多少

历史明鉴 2023-09-17 03:34:22

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属中等规模战役。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伏击日军辎重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现将115师上将以上名单分享给大家,让我们牢记历史:

开国元帅林彪:时任115师师长

开国元帅聂荣臻:时任115师副师长

开国元帅罗荣桓:时任115师政训处主任

开国上将肖华:时任115师政训处副主任

大将徐海东:时任115师344旅旅长

大将黄克诚:时任115师344旅副旅长

上将李天佑:时任115师686团团长

上将杨勇:时任115师686团副团长

上将刘震:时任115师688团团长

上将杨得志:时任685团团长

上将邓华:时任115师685团政训处主任

上将杨成武:时任115师独立团团长

上将陈士渠:时任115师343旅参谋长

上将唐亮:时任115师343旅政训处主任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

八路军下辖3个主力师,哪个师出的开国将帅最多

1937年,因为国共结合抗战的需求,本来的工农赤军改成百姓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许多好友都晓得,八路军下辖3个主力师,即115师,120师,129师,这3个师往后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的主力,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奉献。

八路军115师由本来的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赤军第74师改编,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周昆任参谋长,肖华任政训处副主任,次要旅团级干部有徐海东、黄克诚、韩先楚、肖华等。115师战斗力非常刁悍,立下军功多数,次要有平型关大捷、青口战争、甲子山战争等。
所以林彪的115师出来的开国将帅最多,它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师,走出了新中国3个建国元帅,2个建国上将,还有11个建国上将,还有一大批建国中将和少将。

“十大元帅”中有李云龙吗?

只是少将。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林彪指挥的115师343旅686团2营,于平型关战役中曾中弹。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曾担任100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在部队改编为上海城防高炮第3师。1951年1月,所在部队再次改编为炮兵第63师,并于3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期间击落敌机数架。1965年因病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红军时期经历

1.1919年,李云龙出生在福建长汀县,是客家人,祖辈一直很重视文化。小手工业者出身的李家,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还是将李云龙送进私塾学习。长汀是福建的边远山区,但由于地处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在这一带建起了苏维埃政府。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少年李云龙萌发了参加红军的想法。1933年2月,14岁的李云龙来不及与亲人告别,就跟着红三军团走了。这一走就是20多年。

2.在红三军团里,李云龙曾担任过司号员。后来,因为他上过私塾,还写得一手好字,上级便安排他去当宣传员。1934年初冬,红军战略转移,离开中央苏区。李云龙也跟随红三军团北上。

3.长征途中,李云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

4.长子李冀闽记得,父亲生前曾跟他谈起过湘江战役,“说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说起鲜血染红的湘江,他那种凝重肃穆的表情我永远无法忘记。”

5.长征途中,李云龙跟随红三军团参加了遵义战役、土城战斗、会理战斗等许多重要战役。除了惨烈的战役和战斗,长征途中,李云龙还时刻要准备与病魔搏斗。部队进入四川以后,由于条件恶劣,再加上水土不服,李云龙全身溃烂,几乎失去了行动能力。但是,顽强的毅力一直支撑着李云龙。

6.1935年8月底,部队进入了环境险恶的草地,《第三军团史》中这样记载草地行军的情景,“天空不见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到处是一丛丛野草,一个个泥潭,一片片散发腐臭气味的黑色污水。时而骄阳似火,热浪袭人;时而浓雾弥漫,天昏地暗;时而狂风四起,大雨滂沱;时而漫天飞雪,冰雹骤降。红三军指战员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下,艰难地在草地上行进。稍一不慎,踩进泥潭,就很难拔出脚来,有的指战员甚至被泥潭吞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7.这种强度的行军,对于瘦小体弱的李云龙来说,更显得艰苦,时任十团政委的杨勇,就“命令”李云龙拉着他的马尾巴一步一步向前挪,终于挪出了草地。

8.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顺利结束,李云龙所在的红三军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为实现新的任务而战斗。

9.此时的李云龙,虽然年仅16岁,但战争和苦难已经将他锤打成一名优秀的军人。而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也化作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36年,也就是在到达陕北的第二年,李云龙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1937年8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115师,李云龙成为115师的一员,于1937年8月30日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

当时,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在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1937年9月25日零时开始,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拂晓前到达了指定地区,把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343旅的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的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

25日晨5时半左右,敌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等板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及汽车、大车300余辆进入伏击圈后,115师某团5连连长曾贤生率全连首先向敌冲杀,用手榴弹炸毁敌人最后一辆汽车。敌人拼命冲杀,反复争夺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激烈的战斗持续到27日白天,板垣师团21旅遭歼灭性打击。

平型关战役中,李云龙跟随115师343旅686团2营参战,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胸部中弹。战斗结束后,人们将李云龙送到后方医治。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就将纱布塞入他的胸腔消毒,如此反反复复,直到伤口最终愈合。

抗美援朝

解放战争中,李云龙曾担任100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100师师部与淞沪警备司令部高射炮指挥所合并改编为上海城防高炮第3师。1951年1月,以高炮第3师机关及直属队和华东高炮第12团为基础,补充其他单位和部队组建炮兵第63师。

1951年3月, 63师接到紧急入朝的命令,李云龙率领63师的战士们,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一路北上,到达朝鲜后便担任了保卫永柔机场的任务。4月7日夜里,部队刚刚进入阵地,就击落了一架美式B-26轰炸机。首战告捷,使全师上下士气大振。 4月8日,63师又击落敌机五架,击伤二架。

此后,为保卫我交通运输,上级下令将高炮63师调往中坪和阁岩一线执行防空任务。在这里,63师同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52年3月,63师转战“东线”,再次与敌人的“空中绞杀战”展开较量,一举击落敌机13架,击伤95架。1952年4月24日,配合20兵团参加“夏季战役”,击落敌炮兵校正机六架。63师在战斗中越打越硬,越打越强,取得了击落敌机233架的辉煌战绩。

2020年仅剩4位开国将军健在,他们分别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抗日战争,一篇无法抹去的历史,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我们之所以能够如今生活在阳光与春风之下,能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能够享吃上各种美食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全都是因为曾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1949年,天安门城门上的那一番讲话,昭示着中华儿女再度站了起来,向世界发出了我们的声音。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几十年的战乱使得神州大陆满目疮痍,如何安抚民众恢复民生才是第一要义。

因此直到1955年,经过几年紧锣密鼓的安排,老百姓们生活终于彻底稳定了下来,社会方方面面都走上了正轨,这个时候方才有时间授予那些开国将领们代表荣耀的军衔。

在1955年~1965年这段时间内,我国都在实行军衔制,这段时间一共授予以及晋升了10位开国元帅,10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以及1360名少将。可惜的是,到2020年10月为止,中将及以上级别的将领们全部逝世。


虽然在开国初期的10年间一共有1360名少将,但我们如今所说的开国将领一般还是特指1955年那次授予的军衔,如今也仅剩4位将军还健在了。这4位将军都是谁?如今情况怎样了?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黎光将军。


黎光将军是至今仍健在的4位开国少将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出生在1914年,是四川人。黎光年幼的遭遇很让人心疼,在他6岁那年爷爷奶奶、父亲妹妹,这些至亲的家人接连离他而去,以至于尚且年幼的他就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1932年,黎光跟上了来到家乡的红四方面军步伐,开启了征战生涯,并在1933年的时候正式被编入红31军91师。黎光打仗都是打的"硬仗",获得了"个性强、作战勇敢、决心硬"的评价。


这些经历过战火纷飞年代的老红军,受伤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黎光被日军击中,子弹直接从左肩打入下颚,最终从右耳根穿出,战友为了将伤重的他藏起来,最终只能藏到了厕所,结果受了这么重的伤他也没有静心修养,伤势刚好一点就又上了战场。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不愧是我们的开国将军。

詹大南将军。


詹大南将军比黎光将军小一岁,1915年出生在安徽,不过他参加红军的时间比较早,才16岁就加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当中。

詹大南并非一个只会听死命令的将领,而是会灵活应变,他曾打了两场大胜仗,有一场还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期间,带领一个营直接剿灭了140多位日军,还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而这两场大胜仗都是在没有上级命令调度的情况下完成的。


每每谈及自己的战斗经历,詹大南将军总是很激动:"那个年代,又没有手机,鬼子都到跟前了,那还不狠狠地打!"总是冲在最前线的詹大南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伤疤,他有一次伤重到身上十几个枪洞,受伤如此严重他还是撑了下来,最终在国际主义战士、印度医生柯棣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位院长)的帮助下才保住了这条命。

正是詹大南这种敢打敢冲的精神,使得他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同样获得了少将的荣耀。

邹衍将军。


邹衍将军跟詹大南将军一样,都是1915年出生的,乃是江西赣州人;他加入组织的时间更早,13岁就秘密加入农民协会,没多久就参加了儿童团,担任指导员。1930年,年仅15岁的邹衍正式加入了红军,在我们如今还是肆意在学校中嬉笑打闹的年龄,先辈们却已经扛着枪踏上了战场。


跟上面两位将军不太一样,邹衍将军主要是负责领导人们的安危,以及负责传递重要的情报,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都抓住了不少特务,其中还有很多美国来的特务,牢牢守住了我国情报机密的安全,因此也被授予了少将头衔。


杨永松将军。

杨永松将军是如今健在的4位开国少将当中最年轻的一位,1919年出生在广州;尽管是最年轻的那位,但至今已有101岁的高龄。杨永松加入革命的年龄更小,1930年,年仅11岁的杨永松就加入了共青团。


在之后的岁月中,跨雪山、过草地、渡长河,就算再苦就算再累,他也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的最为著名的战役就是平型关大捷了,并在1955年同样获得了少将的勋章。

1978年,59岁的杨永松因为早些年参与战争所留下来的暗伤,只能退居二线,但他依旧心系国家,继续担任北京军区的高级顾问,要把一身经验尽数奉献给国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2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